“中华民族”入宪:概念由来、规范释义与重大意义

来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ER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民族概念,业已得到全体中华儿女的广泛接受与认同。2018年3月11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正式确立为一个重要的宪法范畴而载入其中。值此重大宪法时刻,以宪法与民族法学的研究视野和分析方法,阐发"中华民族"入宪的三个重要议题。就"中华民族"概念的由来而言,民族主义作为现代国家的重要支柱,创造了民族与民族国家的新秩序,这是"中华民族"概念提出的现实背景。顺应这一时代变化,"中华民族"概念的提出在促进民族解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确立振兴中华民族目标等方面奠定了宪法基础;就"中华民族"概念的规范释义而言,"中华民族"入宪后的整体民族观可具体阐释为中国各民族共同组成了更高层次的国家民族,即"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概念并不遮蔽各民族的本体性,其中,"中华民族"的宪法地位可定性为中国的"国家民族";就"中华民族"入宪的重大意义而言,"中华民族"入宪在实现执政党的历史使命与国家的目标任务的高度契合、形成最为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宪法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脑梗死诊断中应用同型半胱氨酸(Hcy)、载脂蛋白(APOA、APOB)、纤维蛋白原(FIB)联合检测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
在老家县城,有一位年轻英俊的清洁工,他每天早晨拉着垃圾车经过我家楼下时,都会晃动他手上的摇铃.当我提着垃圾袋走向他时,他总是微笑着,在垃圾车旁,优雅地做个"请"的姿势,就
期刊
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原始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阶段以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社会文化情况。档案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蕴涵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和重要文化价值,是人类传承和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其他文献不可替代的作用。档案文化是人类文化财富的记录和反映,同时在人类文化财富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文化事业飞速发展,档案文化的建设却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