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课堂为出发点,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初步探索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模式,提出了转变教师的角色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课堂的基础,制定有效教学策略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的核心,树立学生对终身体育的意识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课堂的延伸三个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学为中心教学策略终身体育
“学为中心”,简单地说,包括二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第二层含义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其中“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是基础和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是归宿和目的。新时代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以改革传统的课堂模式为突破口,与时俱进,坚持以生为本。 因此,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初步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一、转变教师的角色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课堂的基础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以学生为发展中心,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体验。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不仅是体育知识的传授者、训练者,更是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引导者和执行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课堂就成了师生之间平等交往,互动的场所。课堂教学的时间更多的还给学生后,学生的奇思妙想就会有新见解,新建议,甚至可能对教师的指导性建议提出疑问,这时教师就应该放下知识的权威,勇于承认知识的不足或技术的短缺,尽力保护学生主动参与教改的热情,并要大力鼓励学生提问题,生疑、质疑,从而使主体性体育教学顺利实施。 二、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课堂的核心
1.鼓励学生合作互助学习
合作学习,能激发每一位同学的学习兴趣,可以人人参与,相互激励与分享知识,能使同学们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取长补短,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知识。同时,在开展合作学习中也要注意组织好小组间的交流,处理好小组成员间优等生与后进生的关系,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发言。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得集体意识和行为规范,提高自我教育的水平,同时也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充分发展。
【片段一】笔者在教学立定跳远时,我把学生分成了八组,每组安排水平较高的学生任组长,而且要求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通过尝试性练习——讨论——练习,一定要发挥小组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练习,效果确实不同,气氛很热烈,有许多原来成绩较差的学生最后都能有8—15cm不同层次的提高。而且,技术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
2.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
现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学习是自主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必须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大致可分为六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启发思考、学生讨论问题、教师点拨问题、学生分层练习、师生教学评价。因此无论在学生提出问题阶段,还是学生讨论阶段、学生分层练习阶段和师生教学评价阶段,都必须鼓勵学生积极参与。
【片段二】维果斯基认为:“只有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最好的教学。”根据维果斯基这一理论,在每次新授结束后,教师都必须布置明确的预习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上课时,教师先让学生根据上节课布置预习提纲向教师提出经自学未能明白的问题,在教学活动结束前,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自我评价,如本节课掌握了哪些内容,怎样理解的,是否达到了理解掌握的要求,是否能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教师布置的课堂练习做对了多少等等。
允许学生从事试验、探究,对学生的偶然失误持宽容态度;当学生见解出现错误偏颇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热情鼓励学生质疑问题、提问和辩论,勇于发表不同意见,使学生有心理安全感。
3.注意个别差异,实现因材施教
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不同的知识背景和不同的思维方式,教师要尽可能发现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发展潜能,尽力捕捉他们身上表现出的或潜在的优势。不追求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平均发展,而是让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个性。
三、树立学生对终身体育的意识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课堂的延伸
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注意身体练习的同时加强理论的传授,可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懂得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锻炼,明白为什么要锻炼身体和怎样锻炼身体,克服盲目性,变消极为积极主动,懂得怎样遵循人体生理的基本规律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合理的安排好运动量,以求得最佳效果。
体育课堂既要教会学生体育中考项目中基本的篮球的基本技能动作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排球中的自垫自传,足球中的脚背颠球等等,更要教会他们获取成功的体验,比如篮球中距离投篮、排球扣球、足球射门等等,有了这种体会,我相信在他们以后的人生路上会更有兴趣去参与到这些运动当中去。还有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我国传统养生术,如体育保健活动,既有利于青少年学生防病,强健功能,又能陶冶性情,涵养道德,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学习潜能。
综上所述,“以学生为中心”课堂的创设不是取决于预设的规则和神奇的秘诀,而是要求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体和中心。教师需帮助学生进行“内省”,将自身的一些观念从无意识状态唤醒到有意识状态,进行自我指导学习;教师需充当班组的领导者,调动班组活力,挖掘学生的潜力,营造积极的课堂情感氛围;教师需发展和训练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创造出适合其自己的最有效的自主学习的方法,最终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的。值得注意的是体育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灵活,恰当地使用各种科学的教学法,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适度、适合的步伐里进行,从而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体育教学展望.钟启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刘叶;注意规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江西教育;1987年10期
【关键词】学为中心教学策略终身体育
“学为中心”,简单地说,包括二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第二层含义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其中“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是基础和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是归宿和目的。新时代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以改革传统的课堂模式为突破口,与时俱进,坚持以生为本。 因此,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初步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一、转变教师的角色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课堂的基础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以学生为发展中心,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体验。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不仅是体育知识的传授者、训练者,更是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引导者和执行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课堂就成了师生之间平等交往,互动的场所。课堂教学的时间更多的还给学生后,学生的奇思妙想就会有新见解,新建议,甚至可能对教师的指导性建议提出疑问,这时教师就应该放下知识的权威,勇于承认知识的不足或技术的短缺,尽力保护学生主动参与教改的热情,并要大力鼓励学生提问题,生疑、质疑,从而使主体性体育教学顺利实施。 二、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课堂的核心
1.鼓励学生合作互助学习
合作学习,能激发每一位同学的学习兴趣,可以人人参与,相互激励与分享知识,能使同学们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取长补短,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知识。同时,在开展合作学习中也要注意组织好小组间的交流,处理好小组成员间优等生与后进生的关系,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发言。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得集体意识和行为规范,提高自我教育的水平,同时也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充分发展。
【片段一】笔者在教学立定跳远时,我把学生分成了八组,每组安排水平较高的学生任组长,而且要求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通过尝试性练习——讨论——练习,一定要发挥小组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练习,效果确实不同,气氛很热烈,有许多原来成绩较差的学生最后都能有8—15cm不同层次的提高。而且,技术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
2.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
现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学习是自主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必须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大致可分为六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启发思考、学生讨论问题、教师点拨问题、学生分层练习、师生教学评价。因此无论在学生提出问题阶段,还是学生讨论阶段、学生分层练习阶段和师生教学评价阶段,都必须鼓勵学生积极参与。
【片段二】维果斯基认为:“只有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最好的教学。”根据维果斯基这一理论,在每次新授结束后,教师都必须布置明确的预习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上课时,教师先让学生根据上节课布置预习提纲向教师提出经自学未能明白的问题,在教学活动结束前,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自我评价,如本节课掌握了哪些内容,怎样理解的,是否达到了理解掌握的要求,是否能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教师布置的课堂练习做对了多少等等。
允许学生从事试验、探究,对学生的偶然失误持宽容态度;当学生见解出现错误偏颇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热情鼓励学生质疑问题、提问和辩论,勇于发表不同意见,使学生有心理安全感。
3.注意个别差异,实现因材施教
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不同的知识背景和不同的思维方式,教师要尽可能发现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发展潜能,尽力捕捉他们身上表现出的或潜在的优势。不追求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平均发展,而是让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个性。
三、树立学生对终身体育的意识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课堂的延伸
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注意身体练习的同时加强理论的传授,可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懂得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锻炼,明白为什么要锻炼身体和怎样锻炼身体,克服盲目性,变消极为积极主动,懂得怎样遵循人体生理的基本规律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合理的安排好运动量,以求得最佳效果。
体育课堂既要教会学生体育中考项目中基本的篮球的基本技能动作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排球中的自垫自传,足球中的脚背颠球等等,更要教会他们获取成功的体验,比如篮球中距离投篮、排球扣球、足球射门等等,有了这种体会,我相信在他们以后的人生路上会更有兴趣去参与到这些运动当中去。还有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我国传统养生术,如体育保健活动,既有利于青少年学生防病,强健功能,又能陶冶性情,涵养道德,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学习潜能。
综上所述,“以学生为中心”课堂的创设不是取决于预设的规则和神奇的秘诀,而是要求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体和中心。教师需帮助学生进行“内省”,将自身的一些观念从无意识状态唤醒到有意识状态,进行自我指导学习;教师需充当班组的领导者,调动班组活力,挖掘学生的潜力,营造积极的课堂情感氛围;教师需发展和训练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创造出适合其自己的最有效的自主学习的方法,最终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的。值得注意的是体育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灵活,恰当地使用各种科学的教学法,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适度、适合的步伐里进行,从而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体育教学展望.钟启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刘叶;注意规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江西教育;198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