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件浇口去除的力学分析与自动化工装设计

来源 :工具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um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某型号较高精度的塑件零件为载体,分析了塑件的浇口形式.针对浇口残余凝料的结构特点,采用钻削加工工艺去除浇口凝料,对浇口凝料的钻削工艺进行了力学分析,优化了工装的结构设计方案,保证了塑件的精度,实现了较高精度塑件模具与工装的配合生产,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MATLAB软件对铰刀进行了数字化建模,对周刃和端刃两部分进行分析,提出了刀具数学建模的通用步骤.重点说明了确定砂轮初始磨削位姿的关键步骤,并对铰刀的螺旋槽、周刃后角、锥倒角及其两后角进行了推算,得出了三者的数学模型,利用UG软件完成铰刀的建模.通过对比UG软件所得模型和NUMROTO仿真模型,验证了铰刀建模的精确性.
针对复合材料/铝合金叠层扩孔中出现的铝合金切屑刮伤孔壁和复材劈裂等问题,本文从改进扩孔刀具刃型结构出发,利用AdvantEdge金属切削仿真软件建立了硬质合金扩孔钻加工7050-T7451铝合金的有限元模型.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分别讨论扩孔钻槽前角和刃倾角对切屑形态、扭矩和切削力等方面影响,为复合材料/铝合金叠层扩孔刀具的刃型选择提供参考,减少企业的研发和生产成本.
以螺旋立铣刀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铣削过程的理论分析,建立实验测量值与瞬时铣削力之间的几何关系,并通过全铣削过程简化模型,得出最终瞬时铣削力模型.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实验测得的平均铣削力对铣削力模型进行逆向求解,求出了四种纤维方向下的铣削力系数,根据铣削力预测模型对铣削力进行预测,并与实际测量值进行比较,最大误差为9.18%,模型预测结果较准确.
分析了过定位刀柄提高使用刚度的原理,研究了过定位刀柄使用过程中刀柄端面与主轴端面间隙对使用效果的影响,提出了实现刀柄过定位的方法及相关应用理论基础及方法.
为了降低真实加载试验的风险和复杂程度,根据实际材料特征和属性参数,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比选择了5mm×5mm×2.5mm六面体单元,并进行不锈钢材料模型网格划分及动静力学节点处应力应变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加载50N和60N静态载荷观察到模型最大应力应变位置集中区域靠近约束处,最大应力分别为66.6167MPa和79.9400MPa,最大应变分别为0.412E-03、0.494E-03;加载5min、10min,大小为1~30N的随机载荷进行瞬态分析发现,外部载荷加载时间会影响模型节点处的最大应力应变值.仿
利用YBG202涂层刀具对0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工件材料进行干切削试验.采用高精度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分析刀具前刀面、后刀面和切削刃等磨损形态,结合能谱仪(EDS)扫描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YBG202涂层刀具加工0Cr18Ni9奥氏体时,刀具的主要磨损形式为后刀面磨损、边界磨损和刀尖破损;刀具主要磨损机理为扩散磨损和粘接磨损.
燃油喷嘴是实现发动机制动的必要部件,其喷雾性能对火焰燃烧效率有较大影响,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并影响飞行器飞行动力的输出.本文运用数学和流体力学相关知识,设计了合理的喷嘴结构,并用Solidworks三维建模软件对航空发动机的燃油喷嘴进行建模,借助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中的Fluent板块对所建立的三维模型进行流场分析,并对喷嘴性能做出判断.经实验验证和对本型号的喷嘴进行性能测试,判断每个喷嘴是否合格及产品合格率.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喷嘴结构合理,能够达到飞行器工作所需性能要求.
随着超高硬度钢在航空航天产品上的广泛应用,零件的螺纹孔加工成为难点.目前采用螺纹铣刀铣削加工螺纹,但现有螺纹铣刀在加工中存在容易崩断、耐磨度较差和刀具费用高等缺点.为了提高刀具耐用度、降低加工风险和刀具费用,从而降低零件加工成本,通过分析现有螺纹铣刀在加工中存在的缺点,优化螺纹铣刀结构和材质,实现国产化定制.经过试验验证,改进后的螺纹铣刀较原有螺纹铣刀耐磨度提高100%,单个螺纹孔加工费用较原有加工费用降低80%.
在风电壳体精加工中,由于刀具寿命低,加工装配面与孔轴精加工不能一次性完成,导致风电壳体零件在加工后出现装配面与轴垂直度超差问题(被加工面粗糙度大于Ra1.6).本文分析探讨了精加工切削风电壳体时刀具刃口微处理对刀具使用寿命的影响.
介绍了高速钢真空热处理时常见的几种物理现象,包括高速钢真空热处理时产生的混晶现象、真空油淬时在金属表面产生的白亮层和真空淬火时金属表面的元素蒸发现象.分析了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对高速钢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