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乡土倚山织布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309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俊和楊成兰在废弃宅基地上晒土布

向往的生活


  车辆在山谷里穿行,越过山脊后,出现一个小村庄。这是个普通的侗寨,蜿蜒的小溪穿村而过。清一色的灰色木楼临水而建。过往的车辆都会放慢速度看上一眼这田园景象,但却鲜有车辆会停留——他们大多是去这侗寨几公里远另一个名为宰荡的村庄听侗族大歌。
  侗寨里,李树下,父亲用剪刀给儿子剪头发,母亲和女儿蹲在旁边看。“还自己剪头发呢,为啥不去理发店呢?”风起,他们旁边的空地晾晒着的土布也随风起伏。这时。几米远的木屋里传出劈啪劈啪的敲击声,小女孩孩“唰”地起声,边跑边喊:“走喏,看阿姨打布啰!”我们也跟着她循声而去,迎头碰见一位抱着一盆子布出来晾晒的女她就是返乡青年杨成兰。
  不远处是她先生,方俊。只见他走过来端起地上盛满土布的盆,和杨成兰一起向晾布场走去。晾布场建在一处废弃的宅基地上.十几根细线上晾满了蓝布,这都是夫妻俩今天劳动~午染布的成果。
  小夫妻在废弃宅基地上晒完土布时。李树下的父亲也正好用剪刀给儿子完剪头发。两家人进屋后,整个寨子户外就见不到一个人影,自在的鸡鸭和放养的猪和树上的鸟成为村寨的主人。

老土布,新风潮


  土布在很多进化论者眼中是已经被淘汰的物种。但在杨成兰跟中,山居手工制土布,代表的是另一种生活:就像父亲给儿子剪头发。母亲与女儿在旁边看的这种有温情的感觉。
  闲暇时,方俊和杨成兰夫妻俩会坐在二楼阳台的沙发上来段二重奏:他弹吉他,那是上大学时的“标配动作”现在回到村里终于可以静下心来弹拨;她弹的是侗族琵琶。小时学过侗族琵琶歌是传统,走出大山上大学后就断了,现在返乡,感觉氛围又回来了。
土布虽然产量低,但每织出的匹布都是纯天然且独一无二,加上染布时所有的染料都是来自天然的草木和矿物——看着土,但是在年轻群体内很受欢迎。

  最近几年,不少大城市都出来了各式各样的草木染体验馆。做草木染慢慢开始成为时尚。但在村里开一家染坊,就很写实了,意味也不一样。人家追求的是情调,而方俊夫妻要的,是情怀。
  夫妻俩返乡是因为一次很偶然的经历:3年前,杨成兰回到老家,看到家里人织的土布都被扔在一边。从小在妈妈织机前长大的杨成兰很清楚织一匹布要付出多少艰辛。于是萌生了帮家人把多织的土布卖出去的想法。没想到只发了几条朋友圈,就把全村多余的土布都卖空。这时,杨成兰才发现,大家在被工业化、机械化生产的整齐划一的商品洗礼之后,这些原汁原汁土气的东西已经成为了时尚。
  村里的土布受到都市年轻人的追捧,也让杨成兰开始重新审视侗布。所有的侗布,都是村民们用自种的棉花自己纺线,再用传统织机手工织布。虽然产量低,但每织出的匹布都是纯天然且独一无二,加上染布时所有的染料都是来自天然的草木和矿物——看着土,但是很本色、很真。在那些追求个性和健康的年轻人眼中,土布成了时尚的代名。夫妻俩于是决定回到杨成兰的故乡丰登村,他们想的是,自己回归自由简单的乡村生活,用村里传承的手艺把钱挣了。如果有可能,那就顺便带动村里人脱贫。
  杨成兰没地,没楼,于是租来哥哥的房子,让作坊和家融为一体。侗家的木楼,一般都是二三层住人,一层堆杂物关鸡鸭。为了更好地利用空间,夫妻俩必须把一楼整理出来,变成织布车间。打扫工程是巨大的,房子空置了多时,夫妻俩用高压水枪里里外外来回足足洗刷了一个月,才能入住。
  夫妻俩有明确的分工:杨成兰负责织染,方俊则负责销售。夫妻俩把木楼的一个阳台改建成了一个狭小的工作室,网络已经成为他们和这个世界的纽带。
  她最喜欢去侗寨里的鼓楼。千百年来,鼓楼一直是寨子里的公共空间。这里留下了她太多的童年回忆。但如今年轻人都外出务工,鼓楼里一直都空荡荡。她希望自己能接下更多的土布订货单,这样村民们就不用再外出务工。寨子里又会热闹起来,鼓楼又会变成寨子的核心。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村民开始搬出去,很多民宅空置久了就倒塌了。夫妻俩晒布的地方,原本是一栋木楼,后来拆掉了空出一片地,杨成兰就临时租用来做晒布场。很快,这狭小的晒布场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夫妻俩不得不寻找其它废弃的宅基地做新的晒布场。看着自己新做出的土布在废弃的宅基地上亮相,杨成兰有时觉得五味杂陈——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

织布帅的人多了


  夫妻俩很快就打开局面,手工织染土布供不应求。夫妻俩决定把订单分发给村民,他们的想法很简单:村里以前家家都织布,有很好的群众基础,而且订单分发给大家来做,村民们就不用外出打工了。
  但有些村民们却对这手工织布的活儿不感冒,宁可每天闲聊也不接活儿。这让他们夫妻想不通,“不都是贫困户么?自己织布染衣就脱贫了啊!”方俊算了一下,他给织娘开的工资每天七八十元,但如果按自己的订单量,“最起码可以让几十户村民脱贫。”
  夫妻俩想扩大生产,想流转用村里两亩地,邻居们又都不同意:“我们以后都要自己染布卖的,怎么能把地方转给你!”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啪啪打了他们的脸。两人细想之下。理由也很简单:在小夫妻返乡时,就发现村里妇女已经不织布染衣很多年。杨成兰夫妇返乡靠织布创业成功,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但同样开始心理不平衡。消极抵抗,继续保持贫困状态,是这些村民的选择。   方俊叹了一口气,“毕竟好生活,是要靠自己争取的!”
  所以,有一段时间夫妻俩只能把接到的活儿,发给其他的侗寨代工,“如果一直没场地扩大生产,我们只能离开故乡,去其他的县发展。”说起来奇怪,土布在家乡不被待见,但邻近的县,却很稀罕。
  尽管如此,方俊夫妻俩还是认为,如果走了,那返乡就没有任何意义。土布离开了故土,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刚回乡的杨成兰,与乡亲们还有些陌生,经过两年相处,夫妻俩终于和村里人打成一片。还好,夫妻俩的坚持最终迎来了柳暗花明:当夫妻俩面临没地方扩大生产时,当地政府在当地建了一座土布传承基地,免费提供给他们使用。杨成兰和她的土布作坊,也成为了县里指定的手工艺扶贫示范户——虽然过程曲折,但慢慢开始有本村村民拾起放下多年的织布技艺,加入杨成兰的土布作坊。
1.他们用自种的棉花自己纺线,再用传统织机手工织布。
2他们用自种的棉花自己纺线,再用传统织机手工织布。
3方俊和杨成兰,两年过去,杨成兰和她的土布作坊,也成为了县里指定的手工艺扶贫示范户。
4晾布的地方原本是一栋木楼,后来拆掉了空出一片地,他们就租下来用。
5身穿用土布制成侗族服装的杨成兰。

  有时订单太多,村民们忙不过来,方俊也必须亲自出马。“以前刚上织机,会觉得自己特别娘,后来说我织布帅的人多了,我也就真的认为自己帅了!”
  作坊保持着侗家手工纺线的传统。很多来参观的人都觉得这太原始。但杨成兰却很享受这种原始带来的附加收益:手工纺线必须长时间保持专注,这让自己从手机奴役中挣脱出来。
  夫妻俩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每天下午发货时间。他们平时足不出户,但通过网店这扇窗口,很多人知道了他们的存在。淘宝店名为“倚山人”,两年的营业,但在土布爱好者中有了很高的知名度。杨成兰给自己的定位,是给设计师提供原汁原味的侗布原材料:“虽然设计赚钱,但术业有专攻,我们住在寨子里,離原料近,安心把原料做好就行了!”
  忙碌了一下午,终于赶好一捧棉线:货发走才十几块钱。赚不到钱,但意味不一样。如果连万能的淘宝上都淘不到手工侗布棉线,那么侗家土布爱好者,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有一位来这里体验生活的90后成都姑娘,她本职是位教师,兴趣是做衣服。听朋友说杨成兰夫妇手工织布,又草木染衣。于是她买了土布,还觉得不过瘾,就请假和朋友跑到山里做了一个月义工。一个月后,朋友返回城市生活,她却辞了职,直接在寨子住下了。
  一问之下,才知道她已经在乡村住了快有一年,问她有没有想过未来、怎么赚钱。姑娘说,为什么要赚钱,村里又不要花钱。这是我喜欢的生活,过得很开心就好。
  村里没有快递点,还好村村通公路已经修通。每天下午,方俊都会开着车到县城发货。每天在路边目送丈夫远去,成为了杨成兰的必修课。
  这天天气好,目送了方俊发怏递后,杨成兰就背上腰篓,扛上锄头,开始上山挖草药。住在村里就是方便。所有的原材料都可以在山里直接找到。方俊夫妇返乡之初,打算流转的两亩土地,就是希望能种下一些草木染原料。这样他们就能扩大规模,给村民们发出更多的订单。没想到这最终的情况出乎他们的意料:政府出资购买了大量蓝靛苗,作为扶贫工程免费发放给村民种植,生产出蓝靛后卖给夫妻俩做产业配套……
  而困扰夫妻俩的房子问题也终于解决:夫妻俩在村庄最高处购得两块宅基地后,又在邻村买下两栋拆迁的木楼木料,组装成两栋木楼。两栋小楼比邻而建,倚山临水,一座用来居住,一座用来做土布工坊——最终,夫妻俩在线上做了两年的“倚山人”后,终于重新把家安在故乡。
其他文献
金九银十,手机市场里迎来了一波新产品,“浴霸”、“滚筒”、“奥利奥”纷纷上阵,向用户秀出自己的肌肉。不过用户一向是贪心的,光有肌肉不行,能和性价比挂上钩的“香”才是购机的动力。这其中,Apple首次主动调低定价的iPhone 11,一向坚持5%净利润率的小米新品——小米9Pro 5G,都赚足了眼球,成为“真香”的表率。  足够努力的配角Apple iphone 11  从去年开始,Apple的颠覆
十一长假,同胞们要不是在旅游中,就是在网上谈论旅游。中国的旅游区难游度“每况愈上”,旅游直接变成“累游”。有人循例归咎于体制,我倒不太赞同。中国以外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只去过越南,那是在2007年,我花了20天坐灰狗巴士和火车绕越南全国周游了一圈,发现没有一个公路边的厕所里面有脚印(因为进去要换拖鞋),15美元一晚的民宿一尘不染,一路吃路边摊肚子从来没痛过。那20天还是雨季,但四处洁净,寺庙和水乡尤
《微型计算机》今年4月下的《玩转无线网络秘笈——无线路由器常见问题集锦》一文通过问题集的形式为笔者这样经常被无线WLAN问题搞得焦头烂额的用户带来了不少启发。不过,在阅读过程中笔者也发现该文在一些技术要点或解决问题的思路上存在描述不准确或不正确的地方,所以有必要抛砖引玉,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希望能为大家解决无线网络问题带来帮助。
珠海横琴金融岛  从珠海市区一路南开,驶过横琴大桥,便进入了横琴岛。  每当上下班高峰期,横琴大桥上往来的车辆媲美珠海市中心的拥堵程度,这里是潜力之地,也曾被称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地。10年过去了,“蕉林绿野,农庄寥落”的横琴从未停歇,仍在开垦。  横琴口岸建设工程无疑是最忙的地方。即将在澳门回归20周年当天投入运营的口岸旅检大楼已经基本完成工程进度,大楼外的交通枢纽还在施工当中。  每天下午,工
对于很多从事设计、影视行业的朋友来说,一个显示器似乎显得捉襟见肘,有些不够用。所以就选择了将两个显示器进行拼接,让工作效率以及游戏体验更强。不过普通拼接的显示器由于两个显示器间的边框原因,而导致中间出现较大的黑框,影响体验。就算是超窄边框也同样有此类问题,并且由于是两个单独的显示器所拼接而成的,需要整体移动调节时会很麻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厂商推出了21:9显示器,不过,我们还有另外一种方案,比如
今年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个兴奋点:公共租赁房获得了前所未见的政策性鼓励,多个城市都发布了“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市场”的规划;北京、上海、武汉、沈阳、南京、杭州、合肥、厦门、郑州、广州、佛山、肇庆、成都等13个城市,启动集体用地建设租赁房试点;杭州、安庆、长春、成都等城市都将推出“只租不售”的保障性住房。    新租房時代已经拉开序幕。你准备好了吗?
【摘要】微课以其短、小、精、趣的特点,成为了网络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兴教学形式。如何通过导入微课而提高课堂效率是许多高校日语教师思考的共同问题。本文中,笔者以《日本概况》的课程为例,浅析日语教学中的微课设计。  【关键词】微课 日语教学 《日本概况》  一、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智能手机的普及,教学中的变与不变在高校日语的教学中存在很大的难点。传统的日语教育方式在学习资源的类型、知识获取的
北京-资深媒体创意人李孟夏。  青岛-网络红人作业本。  合肥-学生李琴啸。  西安-京剧化妆师。  广州-服装设计师。  重庆-汽车销售员和女友。
张坤儒每天晚上和室友都有一场噼里啪啦的比赛。前不久他刚输了一局,所以趁室友睡下后,他奋起直追,排名蹭蹭上扬。  这可不是在微信上打飞机,他们是在用一款叫“开心词场”的APP较量词汇量。在APP里引入了通关功能和竞争机制,让记单词变得像一场游戏。  “开心词场”是沪江网推出的一款免费记单词软件,受到很多大学生和白领的追捧。作为一家外语教育网络公司,诸如SNS社区、B2C电子商务、新媒体资讯、动漫、游
某天清晨,我在广州的某个岛上醒来,发现朋友圈里都在刷两件事,一是关于冥王星的探索,人类的探测器在浩渺的太空飞了近10年,大概晃荡了50亿公里,第一次接近了冥王星,二是关于生命的探索,一对狗男女在服装店的试衣间里飞了1分钟多,在革命的道路上晃悠了10多厘米,当然不到10厘米也未定,第N次达到了大和谐的境界。  毫无疑问,在中国,关心双子星的人远多于关心冥王星的人,而在这个星球上,关心冥王星的人一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