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nm激光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trackfor19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激光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7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20例行810 nm激光治疗ROP早产儿的相关临床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有20例患儿(40只眼)行激光治疗.Ⅰ区病变18只眼,Ⅱ区病变22只眼.平均出生体重1 433.25 g,平均胎龄30.05周,治疗时矫正胎龄31~43周,平均矫正胎龄37.25周.一次激光治愈38只眼,治愈率为95% (38/40).病变部位与统计的各临床因素(孕次、产次、胎龄、出生体重、矫正胎龄、激光治疗年龄、新生儿低血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肺炎、败血症、新生儿窒息等11个临床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810 nm激光光凝治疗ROP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与患儿临床因素关系不大,与治疗时机的选择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共聚焦显微镜在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1)收集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在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就诊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54例,入院时即行共聚焦显微镜及角膜刮片检查.(2)在对共聚焦显微镜确诊病例的治疗过程中,分别在第1、2、3、4周再对这些病例进行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监测角膜病灶变化.结果 54例患者中共聚焦显微镜检出52例,诊断率为96.3%,角膜刮片检出49例,诊断率
目的 探讨儿童眼内炎玻璃体切割(玻切)术后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预后,为临床防治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114例儿童眼内炎患者行玻切术后视网膜脱离33例33只眼的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眼内炎玻切术式不同分为4组,Ⅰ组(巩膜外环扎+玻切+曲安奈德注射+眼内光凝+硅油填充)19只眼,Ⅱ组(巩膜外环扎+玻切+眼内光凝+硅油填充)23只眼,Ⅲ组(巩膜外环扎
患者 男性 42岁 因"反复鼻部大出血1周"于2007年11月5日收住我院神经外科.入院当天急诊行经右侧股动脉穿刺双侧颈动脉、椎动脉造影术,术中见右侧面动脉鼻翼部分支末端异常血管团并予以栓塞.11月6日晨6时患者左侧鼻孔大出血,伴血压下降,并诉右眼视物不见。
期刊
王×× 男 54岁.主因双眼视物模糊3个月,右眼加重20d于2007年6月21日入院.发现糖尿病1年半;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史;否认手术、外伤、既往眼病及药物过敏史。
期刊
例1 男,43岁.于2013年4月22日熬夜后自觉右眼红痛,在镇医院就诊拟“右眼结膜炎”予氧氟沙星眼液及阿昔洛韦眼液治疗后无明显好转.3d后右眼红痛加剧,伴同侧面部麻木疼痛感来我院眼科门诊.检查:右眼睑无红肿,角膜清,结膜充血.查右侧前额、面部皮肤感觉迟钝,时有灼痛感,但未见疱疹,同侧头皮处可见一处皮损(解释说自己抓伤),考虑带状疱疹可能,请皮肤科会诊,诊断为眼部带状疱疹,予阿昔洛韦0.5 g加入
期刊
目的 找出美多丽P滴眼液、罗米滴眼液最大睫状肌麻痹时间,对比美多丽P滴眼液、罗米滴眼液、1%阿托品眼膏最大睫状肌麻痹时的剩余调节力,并分析3种药物对屈光不正检测的影响.为眼科临床上合理应用睫状肌麻痹剂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 对4~16岁儿童75例、147只眼进行检查,均未曾配戴眼镜,未曾屈光治疗,其裸眼或矫正视力均可达1.0,并除外其他眼病及影响调节的全身病.按3种药物分3组,对其睫状肌麻痹前后
患者 男 40岁 不明原因左眼视力下降2月余,伴有眼前圆形黑影.经查:右眼视力5.0,左眼视力光感.左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晶状体透明,前房常深光反射(+)KP:(-),瞳孔药物性散瞳约7mm×7mm,玻璃体腔内鼻下方可见一透明灰白色球形囊体,珍珠样色泽,金箔样反光环,囊壁光滑,大小约5.0PD,伴阵阵蠕动.在近囊体中心处可见一灰白色圆形斑点,囊尾蚴头节。
期刊
戴×× 女 18岁 因右眼球缺如18年于2007年10月入院.患者系头胎,足月剖腹产.父母身体健康,非近亲结婚.其母妊娠期间服用感冒药病史(孕周及药物具体不祥)。
期刊
目的 采用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评价其对虹膜新生血管(NVI)消退和眼压控制的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对22例(22只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行玻璃体腔内注射贝伐单抗(IVB) 2.5 mg/0.1 ml.对伴有虹膜前粘连的NVG患者,除了进行IVB,同时还进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进行上述操作后的患眼,都尽可能早地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术(PRP).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随
目的 观察睫状体冷冻联合睫状血管冷冻治疗重症绝对期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至2011年行睫状体冷冻联合睫状血管冷冻治疗的重症绝对期青光眼患者48例(48只眼),术中采用联合冷冻的方式,观察术后眼压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经过6个月的随访观察,术前眼压39~66 mm Hg,平均(53.94±6.79) mm Hg,术后眼压4~31 mm Hg,平均(16.63±5.83) mm 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