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基于祁连山区及其周边气象台站的日照时数数据,利用M-K突变检验法、滑动t检验法、Morlet小波分析方法与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对祁连山东段、中段与西段1960—2014年期间的日照
【机 构】
:
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6100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40430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祁连山区及其周边气象台站的日照时数数据,利用M-K突变检验法、滑动t检验法、Morlet小波分析方法与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对祁连山东段、中段与西段1960—2014年期间的日照时数时空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祁连山区的多年平均日照时数整体上表现出下降态势,其中东段下降最快;日照时数年内变化5月出现最大值,这与该月的天气多晴天有关;夏季与冬季的日照时数突变在四季中表现得最明显,突变开始的年份分别为2000年与1983年;日照时数振荡周期可能为28年。祁连山区年日照时数整体上呈现东南低西北高的分布规律;夏季与冬季各区段的日照时数均为下降态势;祁连山区日照时数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水汽压、云量、年降水量以及相对湿度。
其他文献
在一定的条件下,空中力量能决定战争的胜负,而歼击轰炸机又是一支非常重要的空中力量.本文结合我国实际,论述了高技术空军作战对歼击轰炸机赋予的战术要求,阐述了中国第一个
等离子体隐身是一种极为重要的隐身技术,美、俄都在进行深入研究并已进入应用阶段,受到国内广泛关注。从隐身机理、试验验证和应用状况三方面论述了等离子体隐身的可行性,指出了
贺兰山是一条重要的草原与荒漠的自然地理分界线,也是我国西北地区一道重要的生态屏障。灌木是贺兰山最主要的植被组成,但对贺兰山灌木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却很少有
在中亚地区水资源匮乏、水资源安全问题突出背景下,进一步了解该区水文变化有利于科学制定水资源调配政策.基于塔吉克斯坦贡特河(Guntriver)霍罗格水文站数据和霍罗格气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