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教学更有效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tob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先学后教”,顾名思义,就是先让学生自学(或预习),在此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组组互动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一、先学后教,发挥学生自学潜能。
  
   1、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学生字更有趣。
   课文中的生字,如果是生硬地搬到课堂上,单纯按照“这个字是什么结构,什么偏旁”来记,很多字是非常容易搞错的,遇到一些形近字,老师可以放一放手,让学生通过预习,自由找出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再集思广益,通过推荐,让全班的学生都能较为深刻地记住这些生字,从“音、形、义”三个方面,使学生对这个字有整体的认识。
   【案例一】
   课文中出现了“寒”字,小朋友很容易少写或多写横,还会和“赛”混淆。我在布置预习作业时,让小朋友多关注这个生字,希望有好办法来记忆。第二天上课的时候,一位学生教给了我们一个有趣的识字方法:“天气很寒冷的时候,妈妈总是要叫我们头上戴帽子?这就是宝盖儿,脖子里还要围上围巾,但是我还是冷得流下了鼻涕,这就是下面的两点。”小朋友听到这里,都哈哈大笑,纷纷揉着鼻子说,感冒流鼻涕了,这个字的字形也深深地在学生心里扎下了根。孩子的想象力超出了我的预设,“先学”是学生对新知的自组织,是主动的、自主的建构;“后教”是学生的自我质疑、主动探究,无论是问题的设置,还是解决方法的探寻,都是学生自主尝试与研究的过程。
   2、学生依托课文内容,自学生字更深刻。
   学生在随文识字的过程中,对生字的记忆往往不够深刻。老师可以联系上下文,把一些字形比较复杂的生字与课文内容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学,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学习不再是简单的知识输入与累积过程,而是问题的产生与解决过程,是自我尝试与小组合作研究相结合的过程,是问题意识、质疑能力、交流与沟通等综合素养不断提升的过程。也就是说,学习充满了探究性,与研究结果相比,问题的形成及解决的过程更为重要。
   【案例二】
   如:在教学《台湾的蝴蝶谷》这篇课文时,课文中有一个“撒”字,它出现在这样一句课文中。“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上下翻飞,五彩缤纷,就象谁在空中撒了一把把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在学习描写蝴蝶谷美丽景象的段落时,老师先请小朋友把自己手里蝴蝶的图片贴到黑板上,让小朋友感受到蝴蝶谷里的蝴蝶色彩缤纷,非常美丽。接着,老师拿出一盒花瓣,撒在空中,那五颜六色的花瓣在空中散开的瞬间,小朋友真切地感受到蝴蝶似彩云般绚丽。接着,老师在屏幕上显示出了“撒”这个字,小朋友异口同声地读出“撒”。“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记住的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我们再来评选一个最好的方法。”学生们联系课文内容,很快有了答案。一个学生举手回答:“撒的左边是个提手旁,表示用手把东西撒出去,撒的右边是个“散”表示花瓣在空中散开来。”学生纷纷鼓掌表示同意,在“先学后教”过程中,学生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能得到应有的调动与发挥,学生们的主体性能得以彰显。这将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3、学生解析文字特点,自学生字更灵活。
   “先学”,用什么办法让学生学得有效;“后教”怎么样一点到位,让学生一学就会;尤其是“后教”这个环节,是一堂课最能体现教师个人素质和功底的环节,也是最难的环节。学生不学,教师便不教;学生学了以后,教师通过检测、更正的过程了解学情,再根据学情来确定自己下一步教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教,这才叫“先学后教”。“先学后教”意味着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进行二次备课,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前备好课,往往会因为学情发生变化而必须随之改变,要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才可以节省时间,才能有效和高效。
   【案例三】
   师:小朋友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萝”字?
   生1:草字头加个个四再加半个多就是萝卜的萝。
   师:你是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的,不错。
   生2:老师它是一个形声字,草字头表示意思,萝卜的叶子跟草差不多的,下面的罗表示它的读音。
   师:你能知道这是个形声字真是太了不起了!
   生3:老师我是用组词语的方法来记忆的,萝卜、菠萝……
   生4:老师我在超市买萝卜干是看到过这个字,我认识它。
   新课标指出:“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与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识字的多样话。”学生在每堂识字课上,许多生字都能对同一个字找出两三种识记的方法。
  
   二、以学定教,筑牢学生自学意识。
  
   “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结构一般呈现形式是:预习?质疑——展示?研究——检测?反馈。课前预测学情,教师根据已掌握的学生的知识经验、学习习惯、心理规律等共性、静态的学情,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一个预先推测。课中关注学情,及时调控学情;课后了解反馈学情,深入研究学情,合理反思,改进教学方法,形成比较有效的针对性的教学。
   1、采取有效措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被一些动态的或色彩艳丽的事物所吸引。当某一课中出现一些难教的生字时,我常常会把它们的笔顺做成动画,这样先让学生一笔一笔跟着电脑老师写,然后再看老师在田字格中范写,效果会很不错。对于要重点突出的那一个笔画,我会把它做成闪动的红色效果,同时配以“叮叮”的声响,这样强调过后,学生就不会写错这一笔了。
   2、不断改进教学方式。通过观察实物、直观演示或者媒体辅助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牢固的记忆。为了让学生不混淆“寇”“冠”两字的部首,我特意找来了两幅图,一幅上面是头戴钢盔凶神恶煞的日本兵,另一幅上是手持鲜花自信微笑的奥运冠军。学生一看,原来“日寇”戴帽子而“冠军”不戴帽子,以后他们写到这两个字时,就不会再张冠李戴了。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能让学生们学得轻松,记得深刻,并学会灵活运用。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能逐渐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进而喜欢学习汉字,丰富语言的积累。
   【作者单位:苏州市相城区黄桥实验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采用ANSYS非线性模块,同时考虑工作过程中大变形、接触等多种非线性因素,对新老混凝土粘结试件和整体试件的复合受力进行数值模拟.从应力分析角度研究在复合应力下,新老混凝土粘
设计意图:2012秋国际大型车展在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的会展中心举行,很多家长就带着孩子一起去看车展,他们看到了许多国际名车和国内名车,还有我们开发区悦达二厂生产的,很多人们耳熟能详的品牌车。孩子们参观后的一段时间内,每天都在议论着看到的车,在图书角找自己喜爱的车,在美工区或画或剪喜爱的车,甚至在角色游戏区,把自己喜爱的车标画好贴在脑门上来扮演司机,一会儿加油、一会儿修车、一会儿洗车,玩的不亦乐
“真正的教育是为生命奠基。”朱永新先生在谈素质教育改革话题时说,“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培养美好的人性。美好人性的培养有两个重要途径:一个是阅读,一个是游戏和活动。”由此可见,阅读是多么重要。开展阅读活动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喜欢阅读,掌握自主阅读、自能阅读的方法技巧,形成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行为。据资料显示,70%的阅读应该在课外进行。如何让阅读变成悦读,这里浅谈一下笔者运用现代教学媒体,与中年级段学生一起读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唤醒写作兴趣呢?  一、指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1、走向大自然,索取习作素材。  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课堂,更是我们习作的源泉。每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到野外观赏景物、动植物等。学生投身于大自然,在拥抱大自然时对那些平时并不留心的事物,必定会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产生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出现了大量诸如“描述”、“表达”、“说明”、“解释”等词语。这足见在小学数学新课程实施中,加强学生的“说话”训练,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已引起教育专家和广大教育同仁的高度重视。“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语言的内涵,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小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表达和交流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而思维的发展又能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由此可见,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思维能力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小学美术老师要善于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思考教学,并运用巧妙的教学艺术融于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的同时,个性得到发展,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本文通过在教学中的实际方法供同行指正:     一、淡化传统教学观念,课程文化创新     传统课程观念突出地表现为以知识为中心、以学科为中心。美术课程是以美术学科知识与技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