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数学教育的成果与反思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s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华人在一些国际性的教育评价项目,如TIMSS、PISA等的表现逐渐引起世人的关注,回顾和审视华人数学教育学术研究的发展历程,对其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与反思,对华人数学教育领域研究的问题给予关注与探讨,这是所有数学教育工作者关心的主要内容之一。为此,美国特拉华大学蔡金法教授、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佘伟忠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鲍建生教授、天津师范大学王光明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张维忠教授等和众多的数学教育工作者就华人数学教育的成果与反思进行深度对话,以期凝聚华人数学教育的力量,分享华人数学教育的成果,并对当前华人数学教育的发展情况进行反思。 全文查看链接   此外,贵州师范大学吕传汉教授根据其对我国课堂教学有关问题的研讨与反思提出了“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创新型的数学人才。吕教授指出,在这一数学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质疑提问、自主合作探索为主,教师导学的方法有启发诱导、矫正解惑讲授等,主要存在设置教学情境(观察、分析)、提出数学问题(探究、猜想)、解决数学问题(求解、反馈)、注重数学应用(学做、学用)等环节,核心是将质疑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其中模式中各要素的内在联系是创设数学情境的前提,核心是提出数学问题,目标是解决数学问题,归宿是应用数学问题。也就是说,“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教学模式是以数学情境为基础、以数学问题为纽带的启发式教学。同时,吕教授还指出,在采用这一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操作时,要把握一些关键点,即创设与使用数学情境、发现与提出数学问题、分析与解决数学问题、注重数学应用、灵活运用基本的教学理念。所谓数学情境,就是指从事数学活动的环境,我们不能“为情境而设置情境”,数学情境的创设不要脱离课堂教学目标,同时要恰当地处理“情景导学”与“弃情境”回归数学的关系,注重“虚拟情境”中的数学信息探析。常用的提出数学问题的方法有归纳类比法、比较分析法、因果联想法、变化条件结合法、扩大成果法以及特殊化方法等,教师要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提出问题,也要注意自身角色的转变,引导教学,鼓励学生提出质疑与进行批判,培养学生的质疑提问能力。此外,吕教授认为要注重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性数学情境,加强对应用情境的因素与结构的分析,重视提取应用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强调数学应用的多样化及在数学应用的基础上创设新的应用性数学情境。但他同时也指出,数学课本中的一些知识背景远离农村,按照这些知识背景创设数学情境对偏远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会成为他们认知活动不可逾越的障碍,所以如何发掘民族地区的民族数学文化,用之形成地方数学教材,补充国家统编教材的不足,应成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研究的一个特色话题,既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又能拓展应用空间。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新书的气味主要是由混合的一堆挥发性化学成分产生,它们来自子粘合胶剂、油墨以及制作书时纸张的处理方式。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摘要: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在解题中快乐成长,体会数学解题快感。   关键词:解题;成长;困惑;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1-0118   一、由例题引出问题   例:一组正方形边长成等差,a1=1,d=1,求前10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和。   解:∵这一组正方形边长成等差,且a1=1,d=1   ∴an=a
摘要:讲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定理在生活中的应用,阐述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硬道理。  关键词:线段求和;对称;数学;生活  素质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更好地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学生积极思维。那么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呢?那首先得提高学习兴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单纯的讲这一定理会让课堂枯燥乏味,若我们能很好的把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懂得适时课堂小结更是一门艺术。课堂小结是在完成一个教学内容或活动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系统概念,便于理解和记忆,从而巩固和掌握所学内容,为下阶段或今后的学习做好准备。良好的课堂小结设计可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产生画龙点睛、余味无穷、启迪智慧的效果。进行恰当的课堂小结,并充分发挥小结的作用,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下面谈谈笔者从教学实践中得到的一些课
摘要:要打破高三物理复习课中沉闷气氛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自主学习的时间和学习活动的空间权利还给学生,教师要做到少教精讲,而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达到多学的效果。本文以一节高三总复习“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专题公开课为例,来说明少教多学在高三总复习中可启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物理 ;少教多学; 高三总复习 ;复合场  高三的复习课该如何上?时下较为提倡的教学理念
摘 要:根据对中职学校英语学业评价现状的分析,提出对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进行动态、全面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以激发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建立自信,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职英语 多元智力理论 形成性评 终结性评价  一、英语学业评价现状  目前,中职学校英语教师惯用的学业评价在操作上显露出几大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一
软件需求分析是软件工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过程,也是软件估计最为重要的依据。根据权威机构统计,在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有被检测出来的错误,半数以上是在编码和单元测试阶段以后才被发现的,这些错误约有80%是在需求和设计阶段发生的,而编程阶段的错误只占约20%。另外,对IBM等知名公司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需求阶段检查和修改一个错误所需的费用只有编码阶段的1/5到1/10,而维护阶段做同样的工作却要花费相当
自《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布以来,促成了人教版教材的与时俱进。笔者了解到2011年版“数学广角”中的“鸡兔同笼”问题从原来的六年级上册被安排到了四年级下册。这一变动意味着什么?那么鸡兔同笼问题在六年级的目标定位与四年级的目标定位是否一致?如何从四年级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特点上把握教学目标?如何基于不同年级学生的基础实施不同的策略教学?年级的变化告诉了我们什么?数学广角的教学核心价值该如何把握
摘要:本文以《英语课程标准》为指导,围绕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为中心,阐述了如何提高农村中学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通过分析农村中学的写作教学现状,尝试着寻找提高农村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新课标;提高写作能力;训练方法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新课程目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承担着培养学生的基本英语素养以及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即听、说、
一、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主要讲述三部分内容: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复杂的气候,从内容选择看本节与本章前一节内容是并列关系,是独立内容。从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来看,是前一节内容的延伸。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这一章是2012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的第一章内容,这一章在初中地理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将七年级上册所学习过的地球与地图、陆地和海洋、天气与气候、居民与聚落等内容具体落实到亚洲,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