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族“摩苏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孟淑珍访谈录

来源 :文化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l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承人简介:孟淑珍,女,鄂伦春族,1951年7月2日生,黑河市逊克县人.她醉心于文学创作,奉献于鄂伦春族“摩苏昆”的调查、传承与研究工作,一干就是几十年.1956年,孟淑珍随同家人搬迁至黑河市逊克县新鄂鄂伦春民族乡,她在鄂伦春族聚居地受到了民族文化的浸染与熏陶.1979年至1986年,她在田野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搜集并命名了鄂伦春族“摩苏昆”,并用50多盘磁带录制了几十篇“摩苏昆”作品,相关文本已陆续出版.2018年5月,孟淑珍被认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9年1月,《摩苏昆集成》(国际音标版)一书已公开出版发行.2017年,孟淑珍改编了鄂伦春族“摩苏昆”原生态舞台音乐剧《艾么汗与乌娜吉的亲事》,在剧本的排练及鄂伦春民歌的录制活动中,她发现并培养了24名年轻的鄂伦春族歌手,延续了鄂伦春族文化的生命.
其他文献
为了有效提高液氨罐区的安全性,以玉门某工业园区内拟建的液氨罐区项目为例,将液氨静态存储与动态运输的事故状况中大气扩散危害范围作为依据,对液氨罐区的安全选址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液氨罐区与运输槽罐车进行风险识别,确定最大可信事故;其次使用SLAB模型分别预测液氨储罐与运输槽罐车最大可信事故在最不利气象条件下的大气扩散危害范围;最后根据预测结果结合园区建设规划决策给出液氨罐区的选址意见.研究表明:液氨罐区的选址区域应位于剔除掉以环境敏感点为圆心,1100.7 m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外的园区仓储物流区域内.
针对入侵检测中异常点误报率较高的问题,提出了改进KNN与异常点检测算法相结合来处理数据的方法,以降低入侵检测误报率.该方法首先采用卡方特征选择方法进行数据特征选择,其次采用孤立森林、距离、局部异常因子(IDL)结合查找出异常点,然后使用SMOTE平衡数据,使得所有的样本达到一个类平衡状态,再采用KNN分类.最后采用公开数据集NSL-KDD进行对于改进KNN异常点检测方法的有效性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KNN分类异常点检测方法进行检测,降低了误报率.
近年来政府出台多项政策以减少物料转运过程中的无组织排放,管状带式输送机(以下简称管带机)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但是随着管带机运量增大、输送距离加长,常规的人工巡检方式日益不能满足实际生产运维的需求.根据巡检的任务特性,分析了采用机器人进行管带机巡检的功能需求.确定了挂轨式行走机构配置,采用STM32主控芯片+人工智能芯片+上位机的机器人控制方案,以及Web人机交互界面等总体方案,并预估了安装工程量.为进行机器人的详细设计指明了方向.
利用基于[1,2,3]三唑并[4,5-f]异吲哚-5,7(2H,6H)-二酮(TzBI)共轭聚合物PTzBI-Cl为给体,非富勒烯小分子Y6DT为受体,制备基于倒装结构的有机本体异质结光探测器.基于高分子量聚合物PTzBI-Cl-H制备的器件比低分子量材料制备的器件具有更低的暗电流和更高的光探测性能.通过对PTzBI-Cl∶Y6DT进行薄膜厚度调控,在保持较高的外量子效率的同时显著地降低了暗电流密度,提高了器件探测率.活性层厚度为330 nm时,光探测器在-0.1 V偏压下的暗电流为2.3×10-10 A
虚拟仿真技术因其强大的功能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热电偶传感器作为常见测温装置,在传感器课程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设计基于LabVIEW软件设计了热电偶传感器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完成了仿真数据的实时观测、采集、分析及处理,分析演示了冷端温度的变化对于实验结果的影响.系统界面简单易操作,可根据需求更改部分功能,方便数据观察和实时处理.
目前全球范围内,每年因内部软组织缺陷开展的重建手术大于40万例,花费100亿美元以上的医疗费用.基于补片的无张力修补术是临床推荐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传统的合成补片不能同时具备抗变形、抗粘连和促愈合的特性,容易导致不良的手术结果.近期,我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新型腹壁组织修复材料,兼具抗变形、抗粘连和促愈合的特性.
采用窄带隙给体材料DPPDTT和富勒烯衍生物受体PCBM共混作为活性层,制备了具有高激子分离和电荷传输效率的近红外有机光探测器件,并进一步采用窄带隙受体Y6代替PCBM制备一种“双窄带隙吸收”的异质结结构,在近红外区域的吸收叠加有效地增强了器件光响应能力.最后,通过采用厚活性层、插入阻挡层以及制备倒置结构等方法,将器件的暗电流进一步降低1个数量级.在850nm,0.53 μW·cm-2的近红外光照射下,比探测率提升至8.28×1011Jones.同时,随着测量频率的提升,器件响应的速度和强度几乎没有发生变
随着三维技术的发展,三维虚拟展示将取代二维展示而成为主流.为了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文化建设和文化保护传承的号召,让大众能够近距离触摸文物,基于Unity3D进行虚拟展示开发,以西藏法器类文物为例,通过三维激光扫描采集、照片建模、3ds Max三维建模等方法建立法器三维模型,用UGUI设计制作三维展示交互界面,用C#语言来实现文物移动展示、旋转缩放展示等功能,搭建了一个既能还原法器样貌,又能突出展示法器的模型,也可以让游客有着全方位观看体验的展示系统,并可通过网络、移动终端发布观看也可和实地展览.
在庄浪县通化镇通边村采用全膜通用垄沟垄作播种方式,进行了旱地梯田马铃薯全膜通用垄沟垄作栽培密度试验,研究表明,在试验设计的密度范围内,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单株结薯数、薯块鲜重、大中薯率和小薯率等经济性状影响明显.单株结薯率随种植密度的提高而小幅减少,单株产量和大中薯率下降明显.综合考虑,马铃薯全膜通用垄沟垄作栽培密度以49926~65949穴/hm2,最佳密度为57938穴/hm2时马铃薯的综合经济性状优良,且单株结薯率、大中薯率高,适宜在庄浪县旱地梯田应用.
基于项目建设活动特点和周边地质环境特征,针对低丘缓坡平整项目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提出防治措施建议及规划建议,避免和减轻土地整平过程中遭受、引发和加剧地质灾害的危害,为土地整平后的工程建设布局提供一定依据,使后续建设工程免受或减轻地质灾害的威胁,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