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走进课堂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6832793xy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生活。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是优美的艺术华章。语文教师在用教材教的时候,不但要着眼于怎么教,有深刻的教学意识;更应该着眼于教什么,即浓厚的课程意识,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新鲜的语文学习资源,从而让语文课程变得灵动,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也应该借助于语文教学,让学生善于从生活中捕捉丰富多彩的语文精灵,使他们认识到生活处处皆学问,遇到问题要善于查生活中的无字词典,从而使得语文在生活中展现魅力,让生活走进学生的语文世界。
   一、整合生活经验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从语文老师的视角来看,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要善于沟通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把所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内心世界紧密联系。教学中,要将课文的学习与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从而触及学生内心的世界。例如在教学《水》这篇文章的时候,学生都无法理解,洗个澡至于那么快乐吗?还舒服得让我们啊啊大叫起来!听到每个毛孔都张开嘴巴的吸吮声,感觉到血管里的血流动在加快!是的,我们这里,根本就不缺少,所以也就理解不了缺水地区孩子的苦与乐。我们可在充分理解水源充足水量充沛、日子过得幸福快乐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关注甘肃缺水地区儿童。借助云南旱灾时候,小孩子步行十多公里山路去背水的场景,体验缺水的痛苦,引导孩子关注现实生活:我们的生活与甘肃、云南缺水地区的孩子相比,有什么异同?他们期盼我们的童年吗?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今天的生活?让他们理解课文的作者是以有水之乐来反衬无水之苦。让学生对文本,对生活,对自己,对童年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就家乡的水资源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儿童发现虽然我们家乡的水资源非常丰富,但是由于工业污染,形势也不容乐观。学牛在调查写作中,既让孩子们的创造性得到了发挥,又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发展了语文能力。语文学习与生活相结合,能够引发学生真实的内心体验。获得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得学生,文本与生活展开了深层次的对话,做到读书的同时两耳不闻窗外事。
   二、创设生活情境
   为了唤起学生对生活关注的意识。我在教学《特殊的葬礼》的时候,借鉴支玉恒老师授课时采用的“实话实说”的谈话节目来引导学生从内心出发.从自己的需要出发,从而唤醒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让世界上的每个人都能像爱护自己的家一样爱护生活的环境。学生结合生活的见闻在创设熟悉的生活环境中畅所欲言,在充满活力的语言环境中尽情遨游,深刻认识到人类对于环境的破坏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污水让我们周边的河流失去了清澈,废气让我们很少见到蔚蓝的天空,PM2.5隐形杀手,悄无声息地进入人的肺细胞,破坏人体的呼吸基地……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人类的灭亡指日可待。说话情境的模拟,自然而然地将课内与课外连为一体,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展示的舞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表达欲望,学生在课堂上以讲述,辩论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提问,应答,无拘无束地发表见解,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发展,胆量得到锻炼,也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三、联系社会生活
   我们生活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教师在开发课程资源的时候,不仅要关注山川河流,花草树木,更要开展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毕竟人是社会的人,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实现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可以引导学生走上街头,寻找错别字;走访老党员,老干部,挖掘历史长河中的精神瑰宝;围绕当前周围的热点话题,进行辩论会。我们还应该引导学生就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和虽然不感兴趣,但是比较重要的话题进行思考,探索可以采用怎样的方式巧妙解决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引导学生大胆探索,积极质疑,调查分析,合作交流,让孩子们在生活中探索,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得到经验。走出狭隘的语文课堂,让学生长期在生活的大课堂中学习语文,促进自身语文能力的发展。
   四、自由想象
   小学生都爱想象,童话和神话读多了,会有许多奇怪的想法和天马行空的想象。教师对于学生的好奇和想象要加以保护,引导和表扬,为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广阔的空间。例如在教学《开天辟地》的时候,学生学完之后产生了许多奇怪的问题,令老师回答不及。如:太阳和月亮真的是箍古的眼睛变成的吗?世界上真的有枯古这个人吗?……对此教师可以顺势引导:“盘古大神是否真的存在于现实世界中,我们不知道,也没有证据证明,但是他可以永远活在我们的想象世界里,我们可以通过手中的笔来表达对于盘古的敬意,留下美好的祝福。”
   生活因为有了语文而变得绚丽多彩,我们可以用文学的笔描绘生活;语文因为有了生活而变得枝繁叶茂,因为生活是语文的源泉。让我们带着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语文这座大花园。
   【作者单位:灌南县张湾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由于对文字的钟情,闲暇懒得因“挖坑”而“跑得快”。由于对古文的爱好,夜阑更深经常自娱自乐地搞些吟诗填词之类。爱上打油诗,却是近几年的事。觉得它随意洒脱,可游离、不拘于古
我没有辜负这月色荷塘,如同我不曾蹉跎这段冗寂无望的中年时序。
刚刚过去的2013年国庆长假,当大多数市民或居家休息、或走亲访友、或外出旅游,陶醉于这个悠长假期时,作为汉中石门栈道景区的一名工作人员,我仍坚守在工作岗位,每天加班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