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跃起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最为重要的平台,也是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关键性的载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营造一种生机勃勃的课堂氛围,让课堂活跃起来,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之中领悟知识,激活思维,是教学活动成功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师生关系 教学思想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现在很多老师感慨:上课学生踊跃发言的人数越来越少,只有少数几个人围着转。好奇善问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的灵气。孩子本来有问不完的问题,可是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增高,课堂气氛越来越沉闷呢?特别是根本就提不出创新性的问题?他们的问题都到哪里去了呢?我们不能不承认,这实在是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悲哀与不幸。冷静地审视目前的教育教学,它依然没有跳出应试教育的圈子,课堂上教师主宰一切。学生只能做忠实的看客和听众。久而久之,本应富有情趣的课堂成了制造机器的作坊,本应充满生气灵性的学生成了教育流水线上出品的统一型号、统一规格的产品,课堂教学中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主体的激活,这就难怪孩子满脑子的问题都不翼而飞,语文课堂成了毫无生气的一团死水。要切实扭转这种现象,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把“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落到实处,唯一的途径就是放开手脚,把课改的步子迈得更大些,而不仅仅是形式上在搞所谓的课改,“骨子”里仍不放心学生,而应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让语文课堂活跃起来。
  一、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确立科学的学生观,与学生平等对话。老师要蹲下身来和学生交流,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是合作的伙伴。只有拉近师生间的“心灵距离”,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如果课堂上教师板着一副冷冰冰的面孔,机械地重复着千古不变的咏叹调,师生之间没有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教学过程中就会少了理解、少了引导,多了批评、多了抱怨。实际上,新时期的师生关系是多种关系的集合体:学生犯错误时,老师应是严父,及时纠正,绝不迁就;学生有困难时,老师应是慈母,耐心帮助,加以解决;学生有退步时,老师应是医生,及时“对症下药”,开出一副副鼓励与告诫的药方;学生高兴或痛苦时,老师应是好友,与他们分享喜悦或悲伤……总之,老师应该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在这几类关系中,最主要的是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因为只有是朋友,师生之间才能平等,学生才能向老师袒露胸怀,向老师讲述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样才能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活动的自由度,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探索者和发现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
  素质教育要求“不求人人升学,但愿个个成才”,因此,老师应彻底摒弃“一心装着升学率,两眼盯着好学生”的做法,树立“为了一切孩子”的观念,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提高,“三管齐下”:一要培优,二要补差,三要抓特长。只有这样做了,才是对素质教育的全面理解。所以更新教学观念是接纳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语文教学要讲究一个“活”字。要让学生提起兴趣,要让学生真正有所得,就要突出语文课“活”的特点与灵性。要想激活语文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兴趣盎然,有的放矢。比如课堂教学目标应该如何制订呢?传统教学中目标都是老师制订,学生跟着老师走,但效果不好。何不来个反弹琵琶——目标让学生自己来定,让学生唱主角。学生的心灵放飞了,个性张扬了,就会乐此不疲,全身心投入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来。
  三、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
  教师、学生、教材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素。以前,我们习惯于“教师带着教材走进学生”。而现代的教育观则普遍认为教学应该是“教师带着学生走进教材”,当老师带着教材、带着问题走向了学生,学生也带着问题走向了老师。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边学、边思、边悟,教学就是教学生会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在接受显性知识的同时获得隐性的智慧。
  四、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开放的教学法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它可以将情境教学、目标教学、探究教学、合作研讨教学、互动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创新教育思想优化组合起来,做到一法为主,多法并用。通过课堂教学的开放,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强烈的内心需求,一种持久的参与意识,最后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内驱力。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总是不遗余力努力创设一种“活”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一个主动参与的学习空间,在民主和谐的状态下,让学生思想感情的潮水尽情奔涌。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语文课堂活跃起来,有利于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群体意识,学会合作与交流;增强终身学习的意识,提高自学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造力;增强竞争意识,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顾明远,黄济.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3]郭为藩,高强华.教育学新论.台北中正书局,1990.
其他文献
摘 要: 动态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师生平等互动,通过学生的主动求学,达到掌握知识、增长能力的目的。教师负责情境创设,点拨引导,由台前退居幕后,是导不是演。作者从课堂教学实践出发,对语文动态教学中的课堂要求谈谈体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动态课堂 感悟美    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因此,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在对文本进行静态的弹性预设的同时
语文既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工具性学科,要使初中学生具备解决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要使学生具有较高的语文素养,平日教学中就必须对全体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训练,就必须变课堂为学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实践,使之掌握好运用好这一工具,日渐提高语文素养,这是实施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提高初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叶圣陶说:“教师是教练,而不是讲师。”“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
类黄酮是植物界中分布最广泛的天然化合物之一,具有多种功能活性,如抗氧化、抗菌、抗炎等,还可以调节血糖、血脂和血压,因此广受人们的关注与研究.本文对植物类黄酮的提取纯
现代社会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智慧。注重人文教学,培养学生智慧,反映了时代对教育的迫切要求。因此超越知识本位主义,关爱生命,培养智慧活动主体,正是当代教育的基本内涵。以有智慧的教学取代缺智慧的教学已成为课改的主题。  一、宽容、期待是孕育学生智慧的温床  在课堂多创设一些人文环境,允许学生找教师的“麻烦”,允许学生的语言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较为独特或偏离常规,允许学生出现失败和错误,不过早地轻易对学生
摘 要: 目前各级各类的优质课比赛如火如荼地展开,但是,时下的优质课存在着不优质的现象,那么究竟该怎样评价一节课是优质的呢?本文从简短的激情导入意识、合理准确的目标意识、充实全面的内容意识、内容解析的深度意识、情景问题的探究意识等几个方面谈谈对优质课的认识。  关键词: 语文优质课 “忧质” 优质    优质课比赛可以说历史悠久,并且大有长盛不衰之势。优质为质量优良之意,如何评价一节课是质量优良的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业成绩,而且能促进他们合作意识、技能的提高,以及健康个性的养成和积极情感的发展。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相促进,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自主钻研与自主发展相渗透,学生的心理健康良性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提高,综合素质在不断增强,心理更成熟。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自主学习 心理健康教育    自主学习方式与心理发展应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