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PG Ⅰ/PG Ⅱ和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在胃癌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

来源 :热带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8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胃蛋白酶原Ⅰ/Ⅱ(PG Ⅰ/PGⅡ)、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在胃癌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50例胃癌患者作为胃癌组,另选取同期良性胃部病变患者148例作为良性胃部病变组、健康体检者148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PG Ⅰ/PGⅡ、ProGRP水平,分析各指标对胃部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比较不同生存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及血清PG Ⅰ/PGⅡ、ProGRP水平,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两者与生存期的相关性,评价两者对生存期>中位生存期(MST)的预测价值.结果 胃癌组血清PG Ⅰ/PGⅡ水平低于良性胃部病变组、对照组,ProGRP水平高于良性胃部病变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G Ⅰ/PGⅡ、ProGRP联合检测诊断胃部良恶性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1 (95% CI:0.828~0.907),高于两者单独诊断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度为76.67%,特异度为87.84%.150例胃癌患者,剔除失访6例患者后,MST为43.5个月;生存期≤MST患者病理分型、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肿瘤侵袭范围、血清PG Ⅰ/PGⅡ、ProGRP与生存期>MST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将病理分型、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肿瘤侵袭范围等其他因素控制后,血清PG Ⅰ/PGⅡ、ProGRP仍与生存期显著相关(P<0.05).预测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G Ⅰ/PGⅡ、ProGRP联合预测胃癌患者生存期>MST的AUC为0.898,高于两者单独预测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度为80.56%,特异度为84.72%.结论 PG Ⅰ/PGⅡ、ProGRP在胃癌患者中联合诊断价值较为可靠,且与生存期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生存期的重要因子.
其他文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极强,影响范围极大的新发突发传染病.自病原体明确以来,了解其感染性和传播途径已成为关注重点.本文总结了患者多器官系统中病毒排毒相关的文献,讨论了其在呼吸道、消化道及尿液、眼泪等体液和组织中排毒的规律,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可以经呼吸道、消化道排出感染性病毒颗粒,还有感染眼部、肾脏、睾丸、胎盘等肺外组织的潜能,且病毒载量高的患者更容易发展为重症,为病毒致病性的研究以及疫情的防控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目前,疟疾仍然是威胁全球约40%人口的一种主要传染病,抗疟药的应用等导致恶性疟原虫耐药性逐年上升.抗药性问题的出现,迫使人们不断研发新的抗疟药,寻找新的疟疾治疗方案和下一代临床替代用药.本文对二茂铁喹独特的化学性质,表现出强大的抗疟活性及其局限性进行了综述.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IL-8-251A/T基因多态性和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9年3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进行胃部内镜筛查以及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胃癌患者167例(胃癌组),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104例、无幽门螺杆菌感染63例;正常对照者219例(对照组),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78例、无幽门螺杆菌感染141例.检测两组受试者胃液中IL-8水平以及IL-8-251A/T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胃癌组患者胃液中IL-8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