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沥青路面水损坏成因分析及养护对策研究

来源 :中国化工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ingchina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全国沥青路面水损坏现象十分普遍,水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损坏的最大因素。在新疆部分高速公路及农村公路、连队公路路面都存在各种病害,尤其是冒浆、挤浆、翻浆较多。现我们以疆内部分高速公路为例,为更好的预防养护农场及连队公路沥青路面提出观点。经过我们对部分路面的渗水率及路面空隙率的研究,实践证明,路面空隙率的增大将会导致翻浆、挤浆现象的发生。因此,在路面水损害早期进行有针对的、适当的养护措施,能有效地提高路面养护指数、后延路面大修周期,从而保证了道路的使用年限,不仅降低了养护成本,而且增加了道路运输方面的收益。
  关键词:沥青路面 水损坏 成因 养护 对策 空隙率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增加一条高速公路或者农村道路、通连道路,标志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又迈进了一个更高的台阶。公路的建设情况反映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交通发达程度、乃至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在运营的过程中,如若不加强养护或养护不当,将会促使沥青混凝土过早的进入大中修,也就意味着固定资产贬值,养护成本的增加;若能及时得到养护,将会使道路达到或超过设计使用年限,这就说明固定资产得到了有效的保值或增值。为了提高公路的使用年限,就需在路面状况即将大面积破损的关键时刻采取适合本路段的预防性养护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延长路面使用周期。
  一般公路在通车三、四年后,就会产生唧浆、坑槽、开裂等多种病害,而且破损数量逐年不断增加,养护费用也逐年递增,这不仅加大了维护成本,而且使公路外观形象受到严重损坏。在修复病害过程中,特别是在慢车道,经常发现由水引起的破坏,然而,水是怎样进入到路面中,怎样切断水源,什么时候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等问题凸现出来。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我们现以新疆省内乌昌、乌奎等公路(本路段所处区域为中温带大陆型干旱气候,温差大,平均气温6.4℃,年降水量240-280mm)为例,凭借以往在公路上的养护经验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以渗水率和空隙率作为预防性养护的决策参数。根据新疆的气候和地理条件,本文我们将对分析与研究成果做一简要介绍,以供各界同仁参考。
  一、空隙率对水损坏成因分析
  1.病害类型及产生原因
  一般情况下,路面结构的设计是多层设计,各层使用的材料也各不相同。降雨过程中,水向路表下渗透时,通过每一层的速度也是不同的,当其中某一层的渗透速度大大小于上一层时,水就在上下结合两层形成滞留层。在大量重载车辆高速行驶的作用下,就有可能产生诸如坑洞、网裂、变形、唧浆等病害。
  新疆省内公路沥青路面较多地采用了面层为密集配的沥青混凝土,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结构。我国《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的所有密集配的沥青混凝土,除了JTJ-014的AK系列,其它种类的沥青混凝土空隙率都小于6%,密集配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可视为是不透水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又被称为碾压型贫水泥混凝土,它不仅有几乎不透水的特性,而且有施工质量好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不开裂的情况下,水是几乎无法通过。
  虽然水的活性强于沥青,但在降雨过程中,水若长时间滞留在沥青路面开口空隙中,有可能将粘附在级料上的沥青置换出来,降低沥青路面强度,产生坑槽、裂缝、变形等路面病害。而唧浆病害则是路面中的水透过了沥青面层到达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在行车作用下,自由水将产生很大冲力,不断冲刷基层表面形成白色灰浆[1],同时产生很大压强,尤其在面层、基层产生疲劳下沉时,它的破坏影响更为显著。在车载不断的作用下,其间的自由水在如同“皮老虎”的作用下不断挤压面层和基层,导致其开裂、变形,并衍生一系列其它路面水损坏。这种破坏现象几乎每条高速公路上都有发生。这些水破坏,用常规的挖补、封缝方法处理后,在一到两年后又会复发,而且面积更大,处理起来非常困难,而且不断扩大,养护成本也逐步增高,使得养护部门不堪重负。
  2.路面破坏分析
  要搞清水是如何进入到面层以下的,我们用排除法对疆内高速公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农村公路和连队道路沥青路面的早期养护研究对策。一般高速公路为双向六车道公路,设计时速为80~100km/小时,半幅路面一般断面示意如下。
  (图1 高速公路半幅路面一般断面示意图)
  从断面图上分析,水进入路面基层的途径只有四條:1、降雨时和浇水时,水从绿化带进入到路面中;2、当挖方边坡岩层层面平行于开挖面或角度大时,地下水沿岩层层隙进入到路基和路面中;3、路面水通过沥青混凝土路面下渗到基层上;4、地表水位过高浸水进入路面。
  1.1是否从绿化带中渗入
  在绿化带更换树木时发现,绿化带中的土壤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附近,且无滞留水。也就是说,绿化带中的水没有多余的量可进入到路面中产生路面水损坏。而且,上世纪90年代末期设计的高速公路,一般采用了在绿化带下方设置防水层或沿绿化带和路面边缘挖超过路面面层、基层深度的槽,用防水混凝土浇筑的方法,阻隔绿化带中的水,绿化带中的水,不可能对沥青路面造成水破坏。
  1.2是否从边坡层隙渗入
  填方路基不存在该问题,仅有挖方边坡存在可能。但挖方地段都设有边沟,在深挖和有层隙水压地段还在边沟下和路基中设有盲沟。因整个结构深度达到1.7m,大于1.5m的临界水位,因此层隙水也不可能产生水破坏。
  1.3沥青混凝土路面渗水
  一般部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从上到下为:4㎝厚AK-13B+5㎝厚AC-20Ⅱ+6㎝厚AC-25Ⅱ,整个沥青路面厚15㎝。施工配合比空隙率均小于6%。在竣工验收时,检测到的路面渗水率最大不超过20ml/min。此沥青混凝土路面基本不渗水。
  1.4地表水位过高浸水
  浅挖地段的公路都存在排水沟,在雨季及农用灌溉时的水位确有所提高,但通过浸湿路面基层进入沥青混凝土结构层在养护挖补过程中还未发现,由于水有自身重力,因此浸水表面张力不可能产生水破坏。   从分析看,以上四个因素都不成立,但路面中的确有大量的水损坏病害产生,那么这些水究竟从何而来?
  三、空隙率的诱因
  为了彻底找到水害产生的根本原因。从郝培文教授等人提出的沥青上浮理论中得到启迪,根据行车时产生的真空负压与行车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的理论,我们大胆地提出:在高速行车时,开口空隙产生的真空负压将一系列空隙击穿,路面产生大量的贯穿型空隙,导致水从空隙中渗入,从而导致水破坏。为了准确地找到渗水原因,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研究。
  在一般情况下,超车道(1道)车辆主要是小型车,速度都在100km/h以上;行车道(2道)主要是高速车辆,也有少数重车行驶,速度在80~100km/h之间;慢车道(3道)主要是低速大型货车,速度一般低于80km/h。因此,超车道的沥青路面所承受的真空负压最大,最有可能产生贯穿型空隙,使雨水进入到沥青路面下方。而慢车道(3道)承受的压强最大,基层和沥青面层的空隙很快被压密,路面容易产生疲劳下沉破坏。但巨大的压强使路面空隙变小,水分很难通过沥青路面空隙自然挥发,产生水分滞留现象,又由于慢车道在重车作用下有下沉现象,破坏了设计横坡坡度,使滞留水很难通过水泥混凝土路肩下方排除,因此容易造成沥青路面水破坏(详见下图)。
  (图2 路面水损坏过程示意图)
  降雨量选用年降雨量为指标,将全国划分为四个区域,新疆处于第4区,属于干旱少雨区,由于新疆昼夜温差非常大,沥青粘结的剪应力容易破坏,增大了沥青料之间的空隙,导致雨水容易渗入路面层,从而引起路面部分不同程度的损坏。下表1为降雨量分布区:
  (表1 区域划分以30年年平均降雨量为指标)
  为验证我们的上述观点,我们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路段分车道取样,进行旧沥青路面空隙率、沥青含量和渗水试验。由于旧路面试件的混合料缺乏材料密度及配合比,沥青混合料密度是按日本道路公团《沥青铺装试验法》(即真空法)求得最大密度[2],其余均按我国的试验规程进行。试验成果见下表。
  (表2 旧沥青路面试验结果汇总表)
  试验结果表明,超车道空隙率较大,水很容易进入到混合料内部,沿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横坡流入慢车道,而慢车道基本不渗水,但沥青含量已经相当低了。存在于慢车道沥青层与基层之间的水分又不会自由流动,以毛细水的状态存在,在强大的荷载作用下,产生巨大的毛细管压力,成为动力水,导致了沥青路面混合料水破坏。这也就是为什么慢车道经常破损、修复量较大的原因。
  二、早期养护对策
  1.转变养护观念
  找到了路面水损坏原因,就使在制定养护方案时更有针对性。转变养护观念,一改过去“哪里出问题修哪里”的被动养护思想,从而变被动养护为主动养护,在路面病害出现初期进行有针对的、适当的预防养护措施,最大限度地使水损害之类的病害发展速度降到最低,确保路面使用寿命得到延长。
  在平时的巡查和每季度路面养护质量调查中,由于渗水系数和空隙率不参与进行路面养护指数PQI的评定[3],若按车道评定养护指数的话,超车道每km仅有3~5条横向裂缝,其路面养护指数PQI可达到99分以上,而行车道和慢车道近些年来每年都要产生大量的路面修补。目前还比较完好的超车道往往被人们忽视,而水则是由比较完好的超车道进入的事实确实存在。因此,在养护过程中不仅要及时修复行车道和慢车道的病害,而且要注意超车道的渗水,治水是养护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是养护观念的转变。
  2.预防性养护措施的选择
  在选择预防性养護措施的过程中,我们进行过多种试验,例如:刮油法、雾封法、薄层表处、沥再生、微表处、SAM[4]等等,但无论用什么方法,都必须要达到经济、快捷,更要具备以下条件:
  2.1路面封水效果好。
  2.2具有一定填充性和强度。能够填充部分路面空隙,防止短期内再次被真空负压击穿;
  2.3厚度薄。因为只处理超车道,必须使行车有一定安全性;
  2.4施工工艺成熟。成熟的工艺使管理者在试验前可做到胸有成竹,施工质量更容易得到保证;
  2.5施工工期短。施工周期越短,行车干扰越小,社会效益好。
  2.6要有一定糙度,以提高路面抗滑性能。
  综合以上要求,我们最后选择了微表处技术。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目前已大面积推广使用。微表处的技术要求和施工技术要领已在有关刊物上介绍过,这里不再熬述。我们在铺筑微表处的部分路段超车道选为试验路段。通过雨季及雪融水季节的考验,本次试验取得了一定效益,试验路近几年公路养护指数比较见下表。
  (表3 公路养护质量指数对比表)
  (注:由于对公路养护指数进行考评的新规范《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从2008年2月1日开始实施,较原《高速公路养护质量检评方法(试行)》增加了修补面积扣分,因而导致2008年PQI年有大幅下滑。)
  三、结束语
  经过对新疆省内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害成因的分析,总结出了一些对农场及连队沥青路面预防养护的有力经验。通过我们的调查、分析、研究,找到了水害产生的原因,于是对水的源头进行处治,从而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这就是养护观念的彻底转变。在一般情况下,旧沥青路面的空隙率和渗水率很少有人问津。空隙率是沥青混合料设计中的重要指标,通过我们的研究,在旧沥青路面中也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经过对旧沥青路面的空隙率和渗水率的监测,能适时地作出相应的养护决策,最大限度地节省养护成本,延长路面使用周期。因为,根据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当空隙过小,路面可能会产生车辙流动;当空隙率在4%~8%之间时,沥青层的水以薄膜水的形态存在,荷载作用下不会产生动水压力,不容易造成水破坏;当空隙率在8%~15%时,水可能呈毛细水状态存在,在荷载作用下,很可能产生动水压力,容易造成水破坏;当空隙率大于15%时,水就也可能在混合料内部空隙中自由流动,水破坏随时都可能产生。根据我们的研究,现大胆地提出,当空隙率≧12%时,就应对路面进行处治,这是养护的最佳时节。
  新疆的平均降水量为一百四十五毫米,低于全国的平均值,同地球上相同纬度上的降雨量相比也是偏少的,但一次降水量及雪融化时水量普遍较大。因此,针对新疆境内的高速公路及农村道路的路面损坏的其它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论证,也是我们将来的一个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给交通运输行业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技术的革新和科技的进步也对交通运输行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交通运输行业中,安全管理问题日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现有的交通安全管理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大增加交通安全事故,带来很多安全隐患,严重阻碍和限制了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着重分析了影响交通运
期刊
編纂於清乾隆時期的《四庫全書總目》皇皇二百卷,其辨章學術,考鏡源流,是我國傳統目錄學的集大成之作,一向為研治傳統學問者所重,視之為治學門徑.然因其規模宏大,書成衆手,錯
莲花装饰是宋代潮州陶瓷装饰的主流。质朴典雅、宗教崇拜、吉祥寓意、师法自然和技法精湛是其审美取向的自觉追求。 Lotus decoration is the mainstream of Chaozhou ceram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教育部负责人就《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办法》答记者问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推进《中等职业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 要:站在工程地质学的角度上讲,土体是一种由薄厚不等、性质各异的若干个土层,以某种特定的组合形态构成的,它并不是一般土层的组合体,而是与工程建筑稳定性以及变形有着密切关系的土层组合体。为了确保工程建筑的稳定性,并避免变形等情况的发生,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土体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而通过化学材料对土体进行加固既省时又省力,并且加固效果较好。基于此点,本文就加固土体化学材料的性能与应用进行浅谈。  
期刊
艰苦朴素、专家学者、诚信守诺、反腐斗士、照章办事、包装镀金、故作高雅。——《检察日报》刊文曝光贪官伪装的“七种武器” Hard and simple, experts and scholars, int
当前,汽车在我国发展速度十分迅猛,随着我国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汽车也带来了一定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在能源和环保的当前形势下,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本文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发展背景、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对策,旨在為行业良性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新能源汽车的概念  新能源汽车是相对传统汽车来说的,传统式汽车是以汽油、柴油为燃料运行。而
期刊
面对近年来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切实措施,保护环境,开发新能源。氢能这一新能源体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一、镁基合金的性能  镁基储氢合金作为理想的固态储氢材料,具有储存量大(Mg2NiH4的储氢量为3.6wt%,理论电化学容量为999mAh/g)、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比重小,对环境友好等优点,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车载储氢材料。镁基储氢合金形成的氢化物在室温下稳定不易脱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