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宝钗有意陷害黛玉吗——《红楼梦》薛宝钗的“应激”心理与行为分析

来源 :社会心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3386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中薛宝钗无意听到两个婢女的悄悄话,情急之中借寻找林黛玉而“金蝉脱壳”,这是宝钗在遭遇突变时的情绪反应,心理学称为“应激”。“应激”情绪状态之下的行为表现与人物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社会经验和认知经历等有着一定的相关性;“趋吉避凶,化险为夷”是“应激”心理与行为的重要原则;反应的“急速性”和取材的“就近性”则是它的两个显著特征。薛宝钗急中生智的脱身之计,就是这种急速的“应激”反应中的“就近取材”,而并非是有意陷害黛玉。
其他文献
人事智能是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情感、思想与行为并做出相应反应的能力,是成功人生必备的能力。马加爵事件除了暴露心理问题之外,也突现缺乏该能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大成问题
目的:构建抑制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基因表达的RNA干扰(RNAi)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SIREN-VEGF-C。方法:根据GenBank中VEGF-C序列,设计、合成靶向VEGF-C基因、编码短发夹RNA的
在全球倡导和推进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贸易保护一直存在,尤其在经济危机后表现的愈加明显,而且贸易保护手段不断升级,保护形式更加隐蔽.贸易保护对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