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图书目录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y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七号 邮编:100034 电话: 66136740传真:66136740
  网址:www.nlcpress.com电子邮箱:yingxiaochn@126.com
其他文献
机器人在SolidWorks中的CAD绘制  2020被网友称为“魔幻之年”,说起魔幻现实主义,之前大火的斯皮尔伯格作品《头号玩家》为我们展示了虚拟即真实的“绿洲”世界。其中不仅有VR眼镜提供的沉浸式视觉体验,还有男女主角跳舞时用到的触感手套。而这样的交互方式已经诞生,Oculus VR的两项专利就曾提及。  在赛博朋克式灵感降临的时代,除了这种可穿戴式机械装备,应用于多领域的多功能机械仿生装置也
阿兰·罗伯-格里耶是法国最反叛、也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被称为“新小说”派的领军作家、理论奠基人,同时也是电影编剧和导演,一个被归类于“新浪潮”而又始终坚定持反对意见的人物。  最近,他的两部电影文学作品《桃色与黑色剧·骰子》和《桃色与黑色剧·玩火》首次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并正式登陆中国图书市场。本套书分两本,以“桃色与黑色”两大元素串联起了7部他自编自导的电影,著名法国文学专家余中先翻译、台湾艺
11月3日,2011年度“全国书号条码图书在版编目管理工作会”在京召开。来自各省新闻出版局、出版集团和出版社的人员集中交流讨论了书号、条码和CIP信息申报管理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  经验一:制度先行 责任到人  中国版本图书馆是全国书号、条码和图书在版编目(CIP)信息管理工作的归口单位,并具体承担全国出版者前缀的编制与管理,中央在京有关图书出版单位书号、条码的核发,全国音像、电子出版物及期刊出版
《窗里窗外》   林青霞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8  定价:88.00元    第一次跟林青霞晤面,是在她家的前院,只见她一身素净,一脸亲切。没多久,我们坐在院子里,树荫下。一切都自自然然,不必寒暄,没有客套,我们聊起天来。几个小时过去了,风在树梢轻轻地吹,热茶喝完一杯又一杯,精美的小食没怎么碰过,我们却谈起了文学、创作、父母、兄长、儿女、生命中的点点滴滴。那天辞别时,她送我到门口,一
译文社出版纪德作品系列  本刊讯(记者 尚莹莹)近日,上海译文出版社正式出版了20世纪法国经典作家、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安德烈·纪德的4部重要作品《地粮》、《伪币制造者》、《窄门》和《梵蒂冈地窖》。这是国内首次以单行本形式成系列推出纪德作品系列,其中最为重要的散文名篇《地粮》采用了绝版六十余年的翻译名家盛澄华译本。  《地粮》是纪德游历北非和意大利之后,以抒情方式,糅合传统的短诗、颂歌、旋曲
对于闯关东这场世界移民史上规模最大、最悲壮的移民运动,中国太缺少关注的目光。从清朝初年至解放前,迫于生活和政治的压力,一批又一批关里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背井离乡。到荒凉的关外谋生,这一持续三百多年的移民运动规模浩大,先后有四千万子民或游历或扎根于东北大地。它影响深远,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写下壮阔的一页。可能有社会和历史学著作零星地反映了这段几乎被人遗忘的历史,但始终没有一部生动再现这种庄重、宏阔、超迈
从书后所附陈舜臣创作年表,才知道《日本人与中国人》写于1971年。  38年前写的书,如今看来并不过时,我觉得对作者来说,是一种荣耀,对出版译著的广西师大出版社,也是一种慧眼独具的睿敏——作为一个不可能搬家的邻居,日本委实是一个值得我们细致、彻底研究的国家。细致应达到什么程度呢?不止一本书读过,日本研究中国的书刊,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彻底又该以什么为标准呢?同样在不止一本书中见到过,当年抗日,从
本书全面阐述了构成世界霸权的基础力量,揭示了石油、美元论动席卷全球财富的秘密,描绘了世界地缘政治斗争的生动场景,解析了石油危机、不结盟运动、马岛战争、核不扩散条约、德国统一等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真正原因。本文为作者撰写的中文版前言,本刊略有删节。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以一种不同于美国的方式,在世界事务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是当今中国的历史使命。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了解美国,看它是如何避免
三联书店,全名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它的前身是30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和新知书店。  1948年三店合并,正式成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1年与人民出版社合并,  1986年恢复独立建制,2002年加入中国出版集团。在各种不同的时期,  三联书店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这家历史悠久的出版社,  以它优良的历史传统和强烈的人文精神,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历程。    动荡年
连环画,又叫“小人书”,“小画书”,曾经风靡中国,盛极一时,然而却又如绚烂的烟花一般转瞬即逝,留给人们无尽的追忆。“小人书”真的会消亡吗?有着广泛影响和受众群的读物会真的将从此“销声匿迹”吗?会不会有“峰回路转”的可能呢?直到九十年代中后期,“物以稀为贵”的市场杠杆开始起了作用,连环画的逐渐隐没态势使其成了炙手可热的收藏门类。停滞多年的连环画出版重新恢复了些许生机。人民美术、上海人民美术等老牌连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