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堂高效教学的体会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wuma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新课程理念要求重新树立新的学生观和教师观,改变旧课堂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那么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应如何上好一堂有趣、高效的政治课呢?我的体会有如下两点: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把课堂教学中心的教师转变为学生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填鸭式的强行灌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权威,主导着整个课堂的教学活动,而学生始终是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学过程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一堂课45分钟的教学过程教师至少要独自讲解40分钟,讲台基本上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留给学生们思考和练习的时间远远不足。传统教学模式是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边讲一边板书,学生一边听一边忙着抄,这样的话同学们还是有足够的时间来记笔记的,以便于以后的复习。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论的影响,教师不放心学生,不敢把课堂交给学生,所以要求教师自己要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尊重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放手、放心地把学生带人到课堂教学中,真正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确保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权利,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这样的话就可以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了,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了。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要求上进与表现的需要,所以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要注意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和表现的机会,以帮助学生发展和提高自己,最终实现学生自己的全面发展。陶行知先生讲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退居二线,要请学生上讲台来讲,必要的时候不时给予鼓励,而教师只要做好组织者的工作就可以了。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求教师注意培养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了,才能把它学好。兴趣的培养也不是一两天的功夫就能搞好的,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讲课要形象生动,语言要幽默风趣,导入新课要新颖,要引人入胜,可以采取小故事、小品、相声,也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一点最新的国际、国内时事资料、视频。
  二、要与时俱进把政治课教活,就要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过程上都要创新
  传统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教学工具也比较落后,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多媒体技术也走进了课堂,成为了课堂教学的辅助教学工具。近几年很多学校都安装了电子白板,在这种先进的多媒体的教学工具的帮助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枯燥、无味的政治理论知识通过多媒体投影,把它制成一张张幻灯片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看,视觉效果更好,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学方法也得到了创新,让学生走进生活,是新课程标准的根本要求,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
  政治学科是比较枯燥无味的,不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政治教师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可以把政治学科与平常生活结合起来的原则进行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比如在讲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课时,可以举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事例,人每天都要消费的,可以先让学生们自己说说自己消费的情况,在结合具体的事实讲清属于哪一类消费,由此引出学生们应该树立怎么样的消费观,什么样的消费观才是正确的消费观。传统教学方法多半是讲授法,新教学方法强调要让学生来讲,教师只需要负责组织就好了,教学形式也较传统模式不同,新的教学形式提倡的是合作式的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再如讲到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第一课社会发展的规律时,可以先提前布置学生查资料,找出社会发展的规律,上课时可以分组请代表上台板书,可以分成三个组进行:第一组,负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第二组,负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第三组,负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在三个代表板书之后,再分别请他们上台演讲,在讲了以后,请同学们一起提意见,这样的话也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课堂教学也是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新的课程改革对于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讲都是一个重大的课题,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和挑战,我们任重而道远,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要慢慢摸索,不断更新自己的学生观和教师观,努力培养出新一代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四有”公民。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县莲塘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
其他文献
“对待孩子的热爱与关怀,是一股巨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立起美好的东西。”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至理名言。从教28年来,它始终鞭策着我:得给予孩子们厚爱!在这同时我也尽情地品味到无尽的快乐!  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我想:孩子们对《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第六册23课)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何不趁机给我的孩子们发上节日贺卡,不仅能让他们享受到老师给予的爱,也能激发他们学有关的电脑常识呢!于是我说:“同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和关键就在于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等。而作为一线教师而言,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积累,我发现情境教学法能够切实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课堂任务和目标能够顺利地实现。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造性思维  课堂实践教学环节就是一个教师讲授、传播知识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双向交流过程。而在真正的教学交流中,最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方式便是问答式的教学模式,因为其可
摘 要:日常生活经验与化学概念存在着诸多矛盾,教师在课堂上及时利用学生的这种 “认知冲突”,设计教学情境,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化学概念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在教材内容挖掘中形成认知冲突,在设疑质疑中引发认知冲突,在问题情境创设中制造认知冲突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认知冲突 挖掘 质疑 创设情境  学生在化学学习与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矛盾,如某些化学概念与学生感知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