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你是否会在上课的时候遇到以下问题:把桌面背景改得乱七八糟;用U盘复制游戏、MP3音乐;玩Windows自带的游戏、画图;随意改系统时间,随意删除文件(包括其他学生的作业)。
我们如何应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呢?大体思路是:在学生机的“启动”菜单中加入文件start.vbs(文件内容及解释见下文),再在教师机上建立一个文件start.bat(批处理文件),学生机开机后自动运行start.vbs,会从教师机下载start.bat,并运行这个文件,进而更改学生机的一些设置;在学生機上“映射网络驱动器”,让每台电脑都有一个唯一的网络存储空间,每班都不同,以达到解决以上问题的目的。文件start.bat放在教师机上,可根据上课需要进行更改,以达到按要求设置学生机的目的。
一、教师机上的设置
说明:假设教学班级有6个班,分别是八1、八2、八3、八4、八5、八6;计算机室有学生机30台,计算机名为A1、A2、A3、A4、A5、A6、…,E1、E2、E3、…;教师机计算机名为“teach”。以上命名要与下面说明中的命名相互应,这非常重要,大家可根据情况更改。
教师机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学生机操作系统Windows XP。
(一)建立以下文件夹及文件系统(注意在其他步骤的设置中要与此文件夹层次相符)
E:\教学\bat\start.bat
E:\教学\公共文件夹\
E:\教学\八1\a1\
E:\教学\八1\a2\
E:\教学\八1\a3\
E:\教学\八1\…\
E:\教学\八2\a1\
E:\教学\八2\a2\
E:\教学\八2\a3\
E:\教学\八2\…\
E:\教学\N班\…\
E:\教学\八1班.bat
E:\教学\八2班.bat
E:\教学\N班.bat
E:\教学\重装系统后运行.bat
解释: “八1”“八2”等是以班级名称命名的文件夹;“a1”“a2”等是以学生机的计算机名命名的文件夹;“公共文件夹”是所有学生机共享的文件夹。“八1.bat”“八2.bat”等批处理文件的作用是,当运行“某班.bat”的时候,就为此班学生机设置不同的共享文件夹(如“八1”班上课时,每个学生机的文件夹是“E:\教学\八1\a1\”…, “八2”班上课时,每个学生机的文件夹是“E:\教学\八2\a1\”…,这样每个班就不会相同了。“重装系统后运行.bat”的作用是:设置共享文件夹,以便学生机下载start.bat文件。
(二)设置共享文件夹(重装系统后运行.bat)
新建一个文本文件,把以下代码复制到文件内
net share bat■=E:\教学\bat
net share 公共文件夹=E:\教学\公共文件夹 /grant:Everyone,full
保存为“重装系统后运行.bat”。
解释:
第一行代码:设置“E:\教学\bat\”文件夹,共享名为“bat■”,用户数限制为“允许最多用户”,权限为“Everyone读取”;
第二行代码:设置“E:\教学\公共文件夹\”文件夹,共享名为“公共文件夹”,用户数限制为“允许最多用户”,权限为“Everyone完全控制”。
(三)建立“八1班.bat”文件
新建一个文本文件,把以下代码复制到文件内
net share A1■ /delete
net share A2■ /delete
…
net share A1■=E:\教学\八1\A1 /users:1 /grant:Everyone,full
net share A2■=E:\教学\八1\A2 /users:1 /grant:Everyone,full
…
保存为“八1班.bat”。
解释:省略号部分为上面相同代码,所要更换的是“A1”“A2”为其他的学生机的计算机名;“net share A1■ /delete”为删除共享;“net share A1■=E:\教学\八1\A1 /users:1 /grant:Everyone,full”为设“E:\教学\八1\A1”为共享,其中共享名为“A1■”,“/users:1”是设置“用户数限制为1”,“/grant:Everyone,full”是设置权限为“Everyone完全控制”。
(四)建立“八2班.bat”“八3班.bat”…文件
复制“八1班.bat”,命名为“八2班.bat”。把代码中的所有“E:\教学\八1\A1”改为“E:\教学\八2\A1”。
“八3班.bat”…文件的建立方法同上。
(五)建立“start.bat”文件
新建一个文本文件,把以下代码复制到文件内(注意://及以后的文字为说明,请在使用时删除)。
reg add HKLM\SYSTEM\CurrentControlSet
\Services\USBSTOR /v Start /t reg_dword /d 4 /f >nul //禁用USB设备(不会禁用USB键盘、鼠标的)。
net time \\teach /set /yes //设置学生机系统时间与教师机同步。
@ping -n 5 127.0>nul //延时5秒钟。 net use Z: \\TEACH\%computername%■ "
" /user:"administrator" //映射網络驱动器。其中“TEACH”为教师机计算机名,“%computername%”为本机(学生机)计算机名;“Z:”为映射网络驱动器盘符;"/user:"administrator""是用户名为“administrator”,有不同的在这里更改。
@ping -n 5 127.0>nul //延时5秒钟。
net use Y: \\TEACH\公共文件夹 "" /user:"administrator" //映射网络驱动器。其中“TEACH”为教师机计算机名,“公共文件夹”为教师机的共享名,“Y:”为映射网络驱动器盘符。
保存为“start.bat”。
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加入其他批处理命令。这里还有一些可能用到的命令:
c:
cd\
cd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ll Users\「开始」菜单\程序\游戏
del *.*/q
//删除"纸牌"等几个游戏的快捷方式
set IE="C:\progra~1\intern~1\iexplore.exe"
%IE% http://www.hh4z.com
//开机后自动开启IE,并打开网页“http://www.hh4z.com”
c:
cd\
cd C:\windows
NOTEPAD.EXE
//开机后自动打开记事本程序(这里可以改成其他的程序)
format d: /q/y
//开机后格式化D盘(学生可能在D盘E盘等处存放一些垃圾文件或下载的游戏等)
c:
md game
cd game
copy \\teach\bat■\game\*.* c:\game\ /y
//在C盘新建文件夹game,把教师机上的game文件夹中的所有文件都复制到c:\game\里来。
二、学生机的设置
新建一个TXT文档,复制以下内容到文档中
set ws=wscript.createobject("wscript.shell")
ws.Run "cmd /c copy \\teach\bat■\start.bat c:\windows\ /y",0,1
ws.Run "c:\windows\start.bat",0,1
wscript.sleep 1000
WScript.quit
保存为“start.vbs”,把此文件放到“开始→程序→启动”里,这样每次开机都会进行这个文件。
这里解释一下代码的意思。
"ws.Run "cmd /c copy \\teach\bat■\start.bat c:\windows\ /y"是从教师机teach的共享文件夹bat■里复制文件start.bat,存放到本机(学生机)的C盘windows文件夹里,/y是不用提示。"ws.Run "c:\windows\start.bat",0,1"是运行C盘windows文件夹里的start.bat。
为什么要用“.vbs”呢?用“.bat”也是可以的,“.vbs”的好处是运行时不出现黑框。
三、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上课前运行“八3班.bat”(假如这节课上八3班的课),则“E:\教学\八3\”中的所有文件夹都被设置成共享,共享名分别为“a1■”“a2■”“e3■”…。学生机开机,运行“启动”中的“start.vbs”文件,学生机从教师机teach的共享文件夹bat■里下载批处理文件“start.bat”,并运行它。这时学生机“a1”就会把教师机“teach”中的文件夹“E:\教学\八3\a1\”映射为网络驱动器,盘符为“Z”(在"我的电脑"里可以看到Z:盘)。“start.bat”中有禁用U盘、系统时间同步、删除游戏、映射网络驱动器、下载文件、自动运行程序等命令。
八3班下课后,下一个班是八4班,则在教师机上运行“八4班.bat”,首先原有的为学生机提供的八3班的共享被全部删除,然后“E:\教学\八4\”中的所有文件夹都被设置成共享,共享名分别为“a1■”“a2■”“e3■”…,其他的跟上面讲的一样了。
(责编 张宇)
我们如何应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呢?大体思路是:在学生机的“启动”菜单中加入文件start.vbs(文件内容及解释见下文),再在教师机上建立一个文件start.bat(批处理文件),学生机开机后自动运行start.vbs,会从教师机下载start.bat,并运行这个文件,进而更改学生机的一些设置;在学生機上“映射网络驱动器”,让每台电脑都有一个唯一的网络存储空间,每班都不同,以达到解决以上问题的目的。文件start.bat放在教师机上,可根据上课需要进行更改,以达到按要求设置学生机的目的。
一、教师机上的设置
说明:假设教学班级有6个班,分别是八1、八2、八3、八4、八5、八6;计算机室有学生机30台,计算机名为A1、A2、A3、A4、A5、A6、…,E1、E2、E3、…;教师机计算机名为“teach”。以上命名要与下面说明中的命名相互应,这非常重要,大家可根据情况更改。
教师机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学生机操作系统Windows XP。
(一)建立以下文件夹及文件系统(注意在其他步骤的设置中要与此文件夹层次相符)
E:\教学\bat\start.bat
E:\教学\公共文件夹\
E:\教学\八1\a1\
E:\教学\八1\a2\
E:\教学\八1\a3\
E:\教学\八1\…\
E:\教学\八2\a1\
E:\教学\八2\a2\
E:\教学\八2\a3\
E:\教学\八2\…\
E:\教学\N班\…\
E:\教学\八1班.bat
E:\教学\八2班.bat
E:\教学\N班.bat
E:\教学\重装系统后运行.bat
解释: “八1”“八2”等是以班级名称命名的文件夹;“a1”“a2”等是以学生机的计算机名命名的文件夹;“公共文件夹”是所有学生机共享的文件夹。“八1.bat”“八2.bat”等批处理文件的作用是,当运行“某班.bat”的时候,就为此班学生机设置不同的共享文件夹(如“八1”班上课时,每个学生机的文件夹是“E:\教学\八1\a1\”…, “八2”班上课时,每个学生机的文件夹是“E:\教学\八2\a1\”…,这样每个班就不会相同了。“重装系统后运行.bat”的作用是:设置共享文件夹,以便学生机下载start.bat文件。
(二)设置共享文件夹(重装系统后运行.bat)
新建一个文本文件,把以下代码复制到文件内
net share bat■=E:\教学\bat
net share 公共文件夹=E:\教学\公共文件夹 /grant:Everyone,full
保存为“重装系统后运行.bat”。
解释:
第一行代码:设置“E:\教学\bat\”文件夹,共享名为“bat■”,用户数限制为“允许最多用户”,权限为“Everyone读取”;
第二行代码:设置“E:\教学\公共文件夹\”文件夹,共享名为“公共文件夹”,用户数限制为“允许最多用户”,权限为“Everyone完全控制”。
(三)建立“八1班.bat”文件
新建一个文本文件,把以下代码复制到文件内
net share A1■ /delete
net share A2■ /delete
…
net share A1■=E:\教学\八1\A1 /users:1 /grant:Everyone,full
net share A2■=E:\教学\八1\A2 /users:1 /grant:Everyone,full
…
保存为“八1班.bat”。
解释:省略号部分为上面相同代码,所要更换的是“A1”“A2”为其他的学生机的计算机名;“net share A1■ /delete”为删除共享;“net share A1■=E:\教学\八1\A1 /users:1 /grant:Everyone,full”为设“E:\教学\八1\A1”为共享,其中共享名为“A1■”,“/users:1”是设置“用户数限制为1”,“/grant:Everyone,full”是设置权限为“Everyone完全控制”。
(四)建立“八2班.bat”“八3班.bat”…文件
复制“八1班.bat”,命名为“八2班.bat”。把代码中的所有“E:\教学\八1\A1”改为“E:\教学\八2\A1”。
“八3班.bat”…文件的建立方法同上。
(五)建立“start.bat”文件
新建一个文本文件,把以下代码复制到文件内(注意://及以后的文字为说明,请在使用时删除)。
reg add HKLM\SYSTEM\CurrentControlSet
\Services\USBSTOR /v Start /t reg_dword /d 4 /f >nul //禁用USB设备(不会禁用USB键盘、鼠标的)。
net time \\teach /set /yes //设置学生机系统时间与教师机同步。
@ping -n 5 127.0>nul //延时5秒钟。 net use Z: \\TEACH\%computername%■ "
" /user:"administrator" //映射網络驱动器。其中“TEACH”为教师机计算机名,“%computername%”为本机(学生机)计算机名;“Z:”为映射网络驱动器盘符;"/user:"administrator""是用户名为“administrator”,有不同的在这里更改。
@ping -n 5 127.0>nul //延时5秒钟。
net use Y: \\TEACH\公共文件夹 "" /user:"administrator" //映射网络驱动器。其中“TEACH”为教师机计算机名,“公共文件夹”为教师机的共享名,“Y:”为映射网络驱动器盘符。
保存为“start.bat”。
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加入其他批处理命令。这里还有一些可能用到的命令:
c:
cd\
cd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ll Users\「开始」菜单\程序\游戏
del *.*/q
//删除"纸牌"等几个游戏的快捷方式
set IE="C:\progra~1\intern~1\iexplore.exe"
%IE% http://www.hh4z.com
//开机后自动开启IE,并打开网页“http://www.hh4z.com”
c:
cd\
cd C:\windows
NOTEPAD.EXE
//开机后自动打开记事本程序(这里可以改成其他的程序)
format d: /q/y
//开机后格式化D盘(学生可能在D盘E盘等处存放一些垃圾文件或下载的游戏等)
c:
md game
cd game
copy \\teach\bat■\game\*.* c:\game\ /y
//在C盘新建文件夹game,把教师机上的game文件夹中的所有文件都复制到c:\game\里来。
二、学生机的设置
新建一个TXT文档,复制以下内容到文档中
set ws=wscript.createobject("wscript.shell")
ws.Run "cmd /c copy \\teach\bat■\start.bat c:\windows\ /y",0,1
ws.Run "c:\windows\start.bat",0,1
wscript.sleep 1000
WScript.quit
保存为“start.vbs”,把此文件放到“开始→程序→启动”里,这样每次开机都会进行这个文件。
这里解释一下代码的意思。
"ws.Run "cmd /c copy \\teach\bat■\start.bat c:\windows\ /y"是从教师机teach的共享文件夹bat■里复制文件start.bat,存放到本机(学生机)的C盘windows文件夹里,/y是不用提示。"ws.Run "c:\windows\start.bat",0,1"是运行C盘windows文件夹里的start.bat。
为什么要用“.vbs”呢?用“.bat”也是可以的,“.vbs”的好处是运行时不出现黑框。
三、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上课前运行“八3班.bat”(假如这节课上八3班的课),则“E:\教学\八3\”中的所有文件夹都被设置成共享,共享名分别为“a1■”“a2■”“e3■”…。学生机开机,运行“启动”中的“start.vbs”文件,学生机从教师机teach的共享文件夹bat■里下载批处理文件“start.bat”,并运行它。这时学生机“a1”就会把教师机“teach”中的文件夹“E:\教学\八3\a1\”映射为网络驱动器,盘符为“Z”(在"我的电脑"里可以看到Z:盘)。“start.bat”中有禁用U盘、系统时间同步、删除游戏、映射网络驱动器、下载文件、自动运行程序等命令。
八3班下课后,下一个班是八4班,则在教师机上运行“八4班.bat”,首先原有的为学生机提供的八3班的共享被全部删除,然后“E:\教学\八4\”中的所有文件夹都被设置成共享,共享名分别为“a1■”“a2■”“e3■”…,其他的跟上面讲的一样了。
(责编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