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随着生物材料的改进及对髋臼翻修的进一步理解,目前对轻中度髋臼骨缺损的髋臼翻修倾向于使用生物型假体固定。目的:观察采用单纯颗粒植骨治疗轻中度髋臼骨缺损的临床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病例来自2003-06/2008-06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骨科。对象:选择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骨科收治的全髋翻修术中轻中度髋臼骨缺损患者10例,男5例,女5例;年龄43~77岁,平均58.8岁;前次手术距翻修手术3~10(7.0±0.5)年;初次手术应用骨水泥型全髋2例,非骨水泥型全髋3例,混合型全髋4例,双极股骨头半髋1例。髋臼骨缺损按AAOS分型:Ⅰ型6例,Ⅱ型4例。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40.6分。方法:采用单纯颗粒性植骨结合生物型假体治疗10例患者,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入路,髋臼植骨后采用生物型髋臼杯固定并以螺钉固定,术后根据临床及X射线进行评估。主要观察指标:记录骨移植时间,移植过程中出血量,Harris评分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单纯颗粒性植骨结合生物型假体重建髋臼,1例术后1个月发生松动,二次手术改用特殊髋臼钢板结合颗粒骨移植,术后3个月弃拐行走。其余病例无并发症,平均随访3年,Harris评分平均87.0分。X射线除1例病例出现松动外,其余病例髋臼骨床与颗粒骨愈合,髋臼杯与颗粒骨块之间无完全性透亮带,无髋臼杯位移病例。未发现骨溶解现象,颗粒骨与宿主骨愈合良好。结论:单纯颗粒骨植骨治疗轻中度髋臼骨缺损简单、有效,早期随访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