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急性和亚慢性毒性研究

来源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ljjjjjxx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3,4-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DNTF)的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进行研究,确定DNTF的急性毒性分级、毒作用性质及主要靶器官,为制订职业接触限值提供依据.方法 (1)急性毒性实验:采用经口灌胃法一次性染毒,观察大鼠的中毒症状,计算DNTF的LD50和95%可信限.(2)亚慢性实验:选用健康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25.0、56.2、125.0 mg/kg染毒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连续染毒90d,每周5d,每天1次.结果 (1)急性经口毒性实验结果表明,DNTF大鼠经口LD50大于5000 mg/kg,DNTF染毒小鼠经口LD50 4589 mg/kg,95%可信限为4026~5230 mg/kg,急性毒性分级属于低毒级化合物.(2)亚慢性毒性实验中,125、56.2 mg/kg剂量组动物染毒后30 min后出现精神萎靡被毛潮湿明显.125.0 mg/kg染毒组12只大鼠出现腹泻、外阴分泌物增多,持续2~3 d后恢复,但仍有大鼠染毒30 min后被毛明显潮湿.高、中剂量雄性大鼠体重增长低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低剂量组雌性大鼠体重增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5 mg/kg染毒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125 mg/kg剂量组大鼠的肝、肾、肺、睾丸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肺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明显的形态学改变.结论 DNTF急性毒性分级属低毒级化合物,毒作用的靶器官为肝、肾、肺。

其他文献
目的 调查电磁辐射对从业人员生理指标和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调查表调查205例电磁辐射作业人员机体的一般情况、电磁辐射知晓率;对电磁辐射作业人员进行临床查体、心电图和尿常规检查;抽取电磁辐射作业人员外周血进行血球和生化检测,对电磁辐射作业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检测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并与95例普通人群比较.结果 电磁辐射组主诉头晕、疲倦、头昏、健忘等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目的 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溴鼠灵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空气中溴鼠灵经聚四氟乙烯(PTFE)滤膜采集,甲醇/二氯甲烷混合溶液(80∶20,V∶V)解吸,ODS柱分离后,紫外检测器检测,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结果 方法线性范围0.2~10.0 μg/ml,洗脱效率91.6%~95.1%,检出限0.08 μg/ml(进样20μl洗脱液),最低检出浓度为0.00067 mg/m3(以采集240
目的 调查部分综合医院急诊科和职业病科对急性化学中毒救治的现状,为提高综合医院急性化学中毒救治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山东、北京、山西的4所医院其中2所为三级医院,地处市中心,由职业病科接诊市区内及郊区急性化学中毒患者;另2所为二级医院,分别地处近郊区及县城,由急诊科接诊郊区急性化学中毒患者.并对4所医院从事急性化学中毒救治的141名医护人员(急诊科组51人,职业病科组90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4
目的 分析职业性急性二甲基甲酰胺(DMF)中毒的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探讨急性DMF中毒机制.方法 对16例职业性急性DMF中毒病例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职业性急性DMF中毒的临床特点以消化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其中腹痛较为突出,胃镜检查未发现有出血性胃肠炎改变,腹痛程度与谷丙转氨酶(ALT)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rs=0.109,P>0.05).结论 建议诊断标准中将
农民肺是因吸入有机粉尘(如发霉的干草、谷物)所引起的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又名外源性过敏性细支气管肺泡炎或过敏性肺炎.病变主要累及两肺远端细支气管肺泡及肺间质[1].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干咳、呼吸困难.由于本病少见,且缺乏临床特征,所以误诊、漏诊率较高.我们将治疗的1例农民肺病例报告如下。
期刊
2011年12月31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称《职业病防治法》)修正案为我国职业卫生标准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应抓住此机遇,推动我国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职业卫生标准体系.我们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对如何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职业卫生标准体系提出相关建议,并展望我国职业卫生标准的发展趋势。
期刊
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克芜踪、对草快,其化学名称为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是一种广谱、触杀型有机杂环类除草剂[1],对人畜剧毒.因无特效解毒药和有效的治疗手段,是目前国内中毒病死率最高的农药.PQ可经胃肠、皮肤和呼吸道吸收,在体内主要对肺、肝、肾脏造成损害,尤其是肺脏,早期可引起广泛肺部渗出,后期易导致肺纤维化.为提高PQ中毒救治成功率,需要加深对PQ中毒机制的了
期刊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患者临床资料(治疗组17例,对照组19例).治疗组使用醒脑静治疗联合常规治疗,对照组共有19例接受常规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除对照组1例(女,20岁)死亡外,经过1~4个月治疗,病情明显好转.从头颅CT征象缓解及消失时间方面比较,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
目的 分析电子行业洁净车间作业人员的职业倦怠感、抑郁倾向及职业紧张状况,为进一步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以某电子企业洁净车间391名作业人员为研究对象,选择同一企业与该洁净车间作业人员在年龄构成、性别构成、工龄、日工作时间、倒班制、劳动强度均接近的205名普通车间作业人员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用专业量表调查问卷,分析比较两者工作倦怠感、抑郁症状和职业紧张状况.结果 洁净车间倦怠感检出率为19.7%
目的 观察矽肺患者诱导痰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变化,了解SOD、GSH-Px在矽肺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探讨在矽肺患者检测诱导痰中SOD、GSH-Px的意义.方法 选取50名酒店服务人员为对照人群,50名矽尘作业1年以上的接尘工人,32名矽尘作业观察对象及52例矽肺患者,采用ELISA法测定诱导痰中的SOD和GSH-Px.结果 与对照组[(75.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