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保存理论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应用:演变与挑战

来源 :心理科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onxp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保存理论(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COR)是组织行为学研究近30年中被引最高的理论之一.COR的提出源自Hobfoll对临床应激障碍的观察与思考,历经了多次修订后该理论逐步由一个压力–反应模型发展成了一个以个体资源存量及其动态变化解释行为动因的动机理论,形成了一个具有较广泛外延的理论体系.组织行为学是资源保存理论标志性文献的施引文献的核心来源.大量组织行为学研究对COR中的资源损失漩涡、获得螺旋等核心过程进行了实证检验,涉及广泛的研究议题,使COR成为了理解员工心理与行为动因的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COR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应用面临一定的挑战,其中有来自认知评价理论、适应理论的观点挑战,也有其作为一个“跨界理论”带来的挑战.组织行为学研究在应用COR时应充分尊重其理论要义,避免削足适履.
其他文献
触觉是个体探知外部世界的重要感觉通道,其情绪功能在维系社会联结、促进人际沟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触觉的情绪功能一方面表现为通过触觉动作本身直接传递情绪信息,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增强注意和锐化社会评价的方式促进个体对跨通道情绪信息的加工.神经生理学研究发现,触觉情绪信息由无髓鞘C纤维介导,经脊髓丘脑束通路投射于岛叶(头面部触觉情绪信息的传导路径尚不明确),并在杏仁核、内侧前额叶、后颞上沟等“社会脑”网络的核心区域被精细加工.未来还应对触觉情绪的人际依赖性、文化独特性、操作标准化,及其在神经水平上与感觉?辨识系统
环境光照作为重要的授时因子,对多种生理和心理功能存在广泛影响,其对情绪的非视觉作用尤其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研究发现,环境光照的照度、色温和波长均是影响情绪的重要物理因素;短光周期、夜间人工光以及持续光照/黑暗等异常光照模式则会导致情绪障碍;光照的情绪效应还受到光照时长、时间点、个体特征、主观偏好及基因类型等的调节.光照作用于情绪的路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视网膜中的内在光敏感神经节细胞将光信号投射至情绪调节相关脑区直接影响情绪;另一方面光信号通过同步内部生理节律及其调节下的激素分泌、神经传递和睡眠间接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