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喜剧细节的结构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ine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茅盾向青年文学作者谈艺术技巧时说:“善于描写典型的伟大作家不但用大事件来表现人物性格,而且不放松任何细节的描写”(《关于艺术的技巧》)。这是他从自己几十年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中得出的经验之谈。小说中的细节是和小说中组成情节的较完整的事件相对而言,它不是从整体上,也不是从某一个他的侧面来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它往往是穿插在人物活动或情节发展过程中的某一细节的事件,用于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某一点,他细微、真实、具体,富于生活的光彩,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小说中的细节描写愈丰富深刻,人物形象就愈鲜明生动。因此,高明的作家在进行人物形象创造时,总要选取、提炼典型的艺术细节,使人物活起来。
  钱钟书的长篇小说《围城》描绘了20世纪4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一部分留学生和大学教授的生活,也旁及了部分官吏乡绅、市井小民。这部分人物的蝇营狗苟、勾心斗角,勾画了这一特定人生领域里的各种社会相,它诙谐而又深刻,委婉而又辛辣,是一部别具风格的讽刺小说。《围城》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艺术效果,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作者在刻画人物时,能遵守他们思想性格发展的逻辑,从生活中选取和提炼喜剧性的典型细节,在滑稽可笑的情状中,对人物的卑鄙和丑恶进行讽刺。
  《围城》的喜剧结构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是喜剧任务在炫耀美来掩饰自身的丑,从而构成喜剧细节。这类喜剧人物本来是丑的(或者相貌,或者心灵),但是他们又带着浓厚的主观色彩,蓄意美化和打扮自己。一方面在自己心里虚造一个实际不存在的幻影,以图自我安慰;一方面又以假充真,以丑为美,力图在别人心里形成一个好印象。《围城》对三闾大学女学生指导范懿的形象塑造就抓住了这一类喜剧细节,以一种轻快诙谐的笔调,对其进行揶揄和嘲讽。范懿本来是个心地卑污、外貌丑陋的老姑娘,当中国文学系主任汪处厚的续弦太太要把她介绍给年轻的教授赵辛楣时,她高兴得心花怒放。在见面之前,她就不断揣摩怎样在第一次相会的时候就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她听说女人恋爱经验愈多,对男人的魔力愈大;又听说男人肯娶一颗心是童贞纯洁的女人”。“恋爱经验多”就算不得“童贞纯洁”,这二者势难两全,而她却想出了一个两面兼顾的方法:“表现有好多人发狂地爱过她,但是自己并未爱过谁,所以这一次是第一次还是初恋。”无人爱她却要显示出有好多人爱过她,她爱别人不可得,却要装成未爱过人,这就是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的“丑力求自玄其美”,这时候,丑就变成了滑稽。(参见《美学论文集》)
  二是喜剧人物假装内在的充实掩饰其内在的空虚,从而构成喜剧细节。这类喜剧人物行为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种不合理,不合理的东西偏要以“合理”的形式存在,就得靠假装来掩饰。《围城》常常把喜剧人物这种假装的一本正经的情态,在一定的环境中加以描绘,揭露其违反常理的荒谬性,从而产生强烈的讽刺效果。范懿和赵辛楣第一次见面是在媒人汪处厚夫妇的家里,在场的还有同时被介绍的方鸿渐、刘小姐一对。范懿此刻为自己规定的使命就是要抓住赵辛楣,向他巴结讨好。她先是顺着赵的话以讨取他的欢心,接着又主动要把剧本借给赵,但又说她的剧本不能借,因为有好几种是作者送的,他们在上面“胡写了些东西”,不过,又可以借给赵。其实,这是范懿自导自演的一出戏,剧本作者的签名是她自己写上的,没有一个作者光顾过她。范懿的神态、动作、语言都围绕着一个思想动机,这就是要使赵辛楣爱上她,但她外貌丑陋,内心卑微,她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感受到她对男人没有多少吸引力,于是就依靠假装和故作多情来掩盖内心的空虚。掩盖的结果就显得更加可笑,因为她的行为违反了人们的常理。在社会生活中,事物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丑恶人物的假装、做作和其本相总是相矛盾的,两者距离之远有时到了荒谬绝伦的地步。《围城》就抓住了这一类喜剧细节,予以准确的描绘,达到批判和否定丑恶的目的。
  三是喜剧人物的痴心妄想和生活实际相悖,从而构成喜剧细节。《围城》描写了不学无术的大学文学系教授李梅亭,从上海应聘到三闾大学担任文学系主任,但这只是写在电报稿上,本没有成为现实,但到校当天下午从布告上看到中国文学系同学将举行欢迎茶会欢迎新主任,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还准备了系主任上任演讲的腹稿。晚上到了会场,无人喊他系主任,学生口里喊的是“汪主任”,那被喊汪主任的要他休息两天再上课,他才知道做系主任落空了。回到房“脸色不正”,“一言不发”,“鼻孔里出气像待发的火车头”。作品把李梅亭几小时之前准备当系主任和几小时之后系主任落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神态作了动人的描绘,在得意、失意、高兴和沮丧的情态变化中,深刻地嘲讽了他那自私、鄙俗的灵魂。
  四是喜剧人物的外貌、神态、言行和环境的不协调,从而构成喜剧细节。
  这里我们以作品对李梅亭的描绘进行说明。作品第一次介绍他,只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副特点清晰、鲜明的神貌:
  中国文学系主任李梅亭是高松年的老同事。四十来岁年纪,戴副黑眼镜,神情傲兀,不大理会人,并且对天气鄙夷不理,因为折实夏历六月中旬,他穿的还是黑色西装外套。辛楣倒替他出汗,自己的白衬衫像在害黄热病。
  这里写的是李梅亭和与他同时到三闾大学去的赵辛楣、顾尔谦、方鸿渐、孙柔嘉共进早餐时的情况。论地位,他是三闾大学聘定的中国文学系主任,只有被聘为政治系主任的赵辛楣能和他比肩,但赵是年轻人,论年纪,只有顾尔谦比他大,但顾只被聘为副教授,至于方鸿渐和孙柔嘉,无论地位还是年纪都在李之下。在这种特定环境中,李梅亭认为只有他自己是唯一值得骄傲的人,为了显出自己的身份,所以他“神情傲兀,不大理会人”,就是穿着也与众不同,夏历六月中旬的大热天,还穿着黑色西装外套,与周围环境各不协调。作品就通过这样不协调的细节描绘,对其迂腐、势利的恶习,予以辛辣的嘲讽。
其他文献
针对影响铝合金产品力学性能和硬度的因素以及抗拉强度与硬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对产品的实际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mechanical proper
传统的一对一的机械开关方式控制空调设备的运转,调节建筑物内空气环境质量已不再能满足需求。论文讲述了一种能实时监测并控制空调系统运转来调节建筑物内空气环境的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