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Gd2O3中两种格位Eu^3+的电荷迁移态激发跃迁

来源 :发光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测了粒径分别为15,23,135 nm的立方相Gd2O3:Eu3+的选择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受强量子限域效应的影响,纳米Gd2O3:Eu3+的激发光谱的强度表现出对颗粒尺寸的明显依赖性.用Jorgensen公式计算电荷迁移带的位置,与实验测得激发光谱中位置相一致.通过电荷迁移带不同位置的选择激发光谱可以分辨出立方相Gd2O3:Eu3+中C2和S6格位Eu3+的发光,从选择激发的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结果计算出C2和S6格位电荷迁移带的激发光谱,与实验结果相符合.
其他文献
用溶胶-凝胶法在等离子显示屏(PDP)用蓝色荧光粉BaMgAl10O17:Eu(BAM)的表面上成功地包覆了MgF2膜,并研究了其发光与热衰减特性.XPS和SEM结果表明BAM荧光粉颗粒表面上形成了Mg
采用浸泡镀敷的方法在多孔硅表面形成了一铜镀层,通过对掺铜前后多孔硅的光致发光(PL)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吸收光谱的研究,讨论了铜在多孔硅表面的吸附对其光致发光的影
以对苯二甲酸(L')为桥联配体,18冠6(L)为配体,稀土(Eu-Tb)为中心离子,合成了一系列超分子化合物,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荧光性能测量.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Eu1-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稀土离子掺杂碱土铝酸盐发光粉,通过改变原料配比分别合成出富Sr和富Al的Sr2AlO4:Eu,Dy发光粉样品.XRD分析结果表明,SrO/Al2O3比率的微小变化不会影响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