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 引言
波速比是P和S波速度的比值,由于比值消除了介质密度和杨氏模量的共性因素影响,所以仅反映泊松比的改变。泊松比的物理意义是介质横向缩短与纵向长度伸长之比,因此波速比所反映的是介质的弹性形变特征。地震波传播速度和波速比在较大地震前后会出现异常变化,并且异常出现的时间、发展过程和空间范围都具有一定的特征。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开展波速比的研究,冯德益(1981)总结了波速比异常时间、幅度、形态与强震的关系;陆远忠和陈章立(1985)、梅世蓉等(1993)参考波速比异常预报地震;嘉世旭和刘昌铨(1996)、傅征祥和程燕(1988)讨论了不同震源区波速比与中强震的关系。
波速比是P和S波速度的比值,由于比值消除了介质密度和杨氏模量的共性因素影响,所以仅反映泊松比的改变。泊松比的物理意义是介质横向缩短与纵向长度伸长之比,因此波速比所反映的是介质的弹性形变特征。地震波传播速度和波速比在较大地震前后会出现异常变化,并且异常出现的时间、发展过程和空间范围都具有一定的特征。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开展波速比的研究,冯德益(1981)总结了波速比异常时间、幅度、形态与强震的关系;陆远忠和陈章立(1985)、梅世蓉等(1993)参考波速比异常预报地震;嘉世旭和刘昌铨(1996)、傅征祥和程燕(1988)讨论了不同震源区波速比与中强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