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vvuu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外人的眼中,我的父亲是粗犷豪放的汉子,只有我们做子女的知道他心里极为细腻的一面。提肉羹回家只是一端,他不管到什么地方,有好的东西一定带回给我们,所以我童年时代,父亲每次出差回来,总是我们最高兴的时候。
  他对母亲也非常体贴,在记忆里,父亲总是每天清早就到市场去买菜,在家用方面也从不让母亲操心。这三十年来我们家都是由父亲上菜场,一个受过日式教育的男人,能够这样内外兼顾是很少见的。
  父亲的青壮年时代虽然受过不少打击和挫折,但我从来没有看过父亲忧愁的样子。他是一个永远向前的乐观主义者,再坏的环境也不皱一下眉头,这一点深深地影响了我,我的乐观与韧性大部分得自父亲的身教。父亲也是个理想主义者,这种理想主义表现在他对生活与生命的尽力,他常说:“事情总有成功和失败两面,但我们总是要往成功的那个方向走。”
  他的乐观和理想主义,使他成为一个温暖如火的人,只要有他在就没有不能解决的事,就使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也是个风趣的人,再坏的情况下,他也喜欢说笑,他从来不把痛苦给人,只为别人带来笑声。
  小时候,父亲常带我和哥哥到田里工作,透过这些工作,启发了我们的智慧。例如我们家种竹笋,在我没有上学之前,父亲就曾仔细地教我怎么去挖竹笋,怎么看土地的裂痕,才能挖到没有出青的竹笋。二十年后,我到行山去采訪笋农,曾在竹笋田里表演了一手,使得笋农大为佩服。其实我已二十年没有挖过笋,却还记得父亲教给我的方法,可见父亲的教育对我影响多么大。
  也由于是农夫,父亲从小教我们农夫的本事,并且认为什么事都应从农夫的观点出发。像我后来从事写作,刚开始的时候,父亲就常说:“写作也像耕田一样,只要你天天下田,就没有不收成的。”他也常叫我不要写政治文章,他说:“不是政治性格的人去写政治文章,就像种稻子的人去种槟榔一样,不但种不好,而且常会从槟榔树上摔下来。”他常教我多写些于人有益的文章,少批评骂人,他说:“对人有益的文章是灌溉施肥,批评的文章是放火烧山;灌溉施肥是人可以控制的,放火烧山则常常失去控制,伤害生灵而不自知。”他叫我做创作者,不要做理论家,他说:“创作者是农夫,理论家是农会的人。农夫只管耕耘,农会的人则为了理论常会牺牲农夫的利益。”
  父亲的话中含有至理,但他生平并没有写过一篇文章。他是用农夫的观点来看文章,每次都是一语中的,意味深长。
  有一回我面临了创作上的瓶颈,回乡去休息,并且把我的苦恼说给父亲听。他笑着说:“你的苦恼也是我的苦恼,今年香蕉收成很差,我正在想明年还要不要种香蕉,你看,我是种好呢?还是不种好?”我说:“你种了四十多年的香蕉,当然还要继续种呀!”
  他说:“你写了这么多年,为什么不继续呢?年景不会永远坏的。”“假如每个人写文章写不出来就不写了,那么,天下还有大作家吗?”
  我自以为比别的作家用功一些,主要是因为我生长在世代务农的家庭。我常想:世上没有不辛劳的农人,我是在农家长大的,为什么不能像农人那么辛劳?最好当然是像父亲一样,能终日辛劳,还能利他无我,这是我写了十几年文章时常反躬自省的。
  母亲常说父亲是劳碌命,平日总闲不下来,一直到这几年身体差了还常往外跑,不肯待在家里好好地休息。父亲最热心于乡里的事,每回拜拜他总是拿头旗、做炉主,现在还是家乡清云寺的主任委员。他是那一种有福不肯独享、有难愿意同当的人。
  父亲有五个孩子,这里面我和父亲相处的时间最少,原因是我离家最早,工作最远。我十五岁就离开家乡到台南求学,后来到了台北,工作也在台北,每年回家的次数非常有限。近几年结婚生子,工作更加忙碌,一年更难得回家两趟,有时颇为自己不能孝养父亲感到无限愧疚。父亲很知道我的想法,有一次他说:“你在外面只要向上,做个有益社会的人,就算是有孝了。”
  母亲和父亲一样,从来不要求我们什么,她是典型的农村妇女,一切荣耀归给丈夫,一切奉献都给子女,比起他们的伟大,我常觉得自己的渺小。
  我后来从事报道文学,在各地的乡下人物里,常找到父亲和母亲的影子,他们是那样平凡、那样坚强,又那样的伟大。我后来的写作里时常引用村野百姓的话,很少引用博士学者的宏论,因为他们是用生命和生活来体验智慧,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最伟大的情操,以及文章里最动人的素质。
  我常说我是最幸福的人,这种幸福是因为我童年时代有好的双亲和家庭,我青少年时代有感情很好的兄弟姊妹;进入中年,有了好的妻子和好的朋友。我对自己的成长总抱着感恩之心,当然这里面最重要的基础是来自于我的父亲和母亲,他们给了我一个乐观、关怀、善良、进取的人生观。
  选自《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其他文献
创意农业作为借助创意产业的发展理念,将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与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资源高度融合,对农业生产经营的形式过程方法产品等进行的构思设计,是提升农业产业增加值的一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城市的景观设计越来越被重视。城市广场是一个城市的地标,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而建立的,展示着城市的活力。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文明的需
从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态势看,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往往都具有集群现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正在成为区域经济最重要的增长极,产业集群则主要以科技创新为主
牧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201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对牧区工作做出重要决策和部署,并加大了支持力度.草原畜牧业是
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终端和毛细血管,是农村地区最重要的甚至是一些地方唯一的出行之道,它在交通运输业中日益发挥着特殊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农村公路建设投资力度之大,增
自苏台至望亭驿有作rn李嘉祐rn南浦菰蒋覆白苹,东吴黎庶逐黄巾.rn野棠自发空临水,江燕初归不见人.rn远岫依依如送客,平田渺渺独伤春.rn那堪回首长洲苑,烽火年年报虏尘!rn据史
吕蒙正(公元944年-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吕蒙正是北宋时的名臣,曾多次担任宰相一职.他很宽容大度,“宰相肚里能撑船”在他的身上得到了真正的体现.  吕蒙正初任参知政事,进入朝堂时,有一个官员在朝堂内指着他说:“这小子也配参与商议政事吗?”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就走过去了.与吕蒙正同在朝班的同僚非常愤怒,下令追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急忙制止,不让查问.下朝以后,那些与吕蒙正同在朝班的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在近年的中考试题中: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士兵与改革的故事里,力量在凝聚;士兵与改革的故事里,青春在放飞。一名16年老兵,在面临复退和单位转隶的复杂情况下,始终坚持工作标准不降,训练热情不减——面临改革,老兵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