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思考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wei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对于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引领大学生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的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中存在学习主动性不高、自我意识不强、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问题。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应在支部成员共同愿景和知识共享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化学习再造支部生机活力,明确学生主体,创新与新时期学生党员相适应的学习载体。
  关键词:学习型;学生党支部;主体作用
  作者简介:景硕(1983-),男,山东菏泽人,山东大学(威海)团委,讲师。(山东 威海 264209)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大学(威海)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11年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101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221-02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谈到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时指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对于是否能够发挥基层学生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否能够将青年学生党员培养作为党的事业的有力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伴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高速发展,伴随着近年来青年学生当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特点,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规范化建设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必须正视这一变化,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支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形成学生党员、学生党支部和学校的合力,扎实推进学习型党支部的建设。
  一、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制约当前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尤以学生党员、支部自身的影响最为关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党员学习的主动性不高,自我意识不强,自主学习能力、政治理论素养等方面有待提高
  (1)受传统教育方式和成长过程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党员在对待学习上往往习惯于被动接受和说教式培养。这种学习方式下的学生党员,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其主动性尚且难以养成,而对于相对政治性较强的党的理论知识则更是难以培养其积极性。而这种被动的、单向的学习势必导致其兴趣不高,视野狭窄。同时在大学中,由于受到就业、考研等自身未来压力的影响,很多学生对时事、动态理论接触较少,阻碍了学习效果的常态化、长期化,也就阻碍了学习型党支部的建设。
  (2)部分学生党员自身政治理论和政治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社会的浮躁化、功利化对在校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而各种思想和文化的直接交锋更加密集、更加直接和频繁,这也对高校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和政治素养出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学生党员本应该成为学生工作中的主力、业务学习上的模范、课余生活中的表率,但在现实中部分学生党员意识淡漠,责任感不强,对政治理论学习和党内活动积极性不高,甚至把政治素养的提高当成一种负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型”党支部的建设没有动力。
  2.高校学生党支部促进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的作用发挥不够突出
  (1)学习内容流于形式。有些高校学生党支部对学习型这三个字的理解“字面化”,在选择学习内容、学习形式时不能很好地结合本支部及学生党员的特点。有些支部学习政治性不足,甚至以专业辅导、文体活动代替;有些知识单纯以文献理论学习为主,其他形式过少;有些支部满足于走过场,重形式、重宣传,而忽视学生党员的实际需求。这些做法容易致使一些学生党员认为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没有实际内容,缺乏理论深度,甚至部分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和逆反情绪,失去了参与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的热情和兴趣。
  (2)学习机制尚不完善。是否具有科学完备、行之有效的学习机制,是衡量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标准。目前,虽然各高校学生党支部制定了一系列学习机制和学习制度,但仍存在不完善和欠缺的地方,如没有长效机制、监督机制,不能动态、科学地考评出支部学习的实效性,这就直接导致不能有效地营造出一种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局面。
  (3)活动经费过于缺乏。目前,各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时间均不是很长,各支部就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建设方面没有稳定的专项经费来源,这使得支部的学习活动形式受制于经费限制,过于简单、呆板,难以调动支部成员的学习热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习型党支部的发展。
  二、学习型学生党支部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是以高校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为构成主体的,符合高校学生党建特点,具有共同愿景,在知识共享基础上通过组织化学习再造支部生机活力,提高支部持续创新能力的基层党组织。①根据上述问题,可以看出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的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支部对学生党员的要求性学习阻碍了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党员最了解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对问题的思索中和彼此之间不同见解的碰撞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1.提高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规范化推进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
  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主体就是各支部内的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要从学习主体的需求出发,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得到实际收获。在学院党总支和分管的辅导员的严格把关下,一些支部学习活动可以由学生自我组织,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和能动性,他们最了解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
  以山东大学(威海)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为例,自2011年起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各学生党支部以学习型学生党支部为建设目标,完善学习制度、规范支部活动。2009级第一学生党支部取“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自省”之意开展了“思齐讲坛”系列活动,截至目前共开展活动十期,内容包括学习交流论坛、唱响红色经典、观看主题影片、红色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从选题、策划到开展完全由支部学生党员独立完成。目前,“思齐讲坛”已经形成该支部活动品牌,并在所对应的团支部内形成了强烈的吸引力,很多学生以能够参加“思齐讲坛”为荣,这种影响和带动正是由于发挥了学生党员自主性的结果,大大提高了党支部自我学习的意识。   突出学生党员的学习主体地位的另外一种方式就是成立红色社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2011年10月成立了红色社团——“求是学会”。旨在发挥学生骨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作用,通过学习、研究、交流和宣传党的理论、文献,提升会员的理论水平,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并在全院范围内营造良好的理论学习氛围,加强对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领,会员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为主,吸收部分优秀青年团员加入。一年来已经开展了“红色社团进社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会”、“与马列部红色社团联盟交流会”等多期活动,效果具有感染力。
  2.发挥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互动性,创新与新时期学生党员相适应的学习载体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网络、手机作为当代社会教育新载体、新渠道已逐渐成为规范化的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创新落脚点。网站、博客、微博、公共主页、QQ、飞信、手机报、短信平台等网络和手机的全覆盖使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中各种信息无缝隙传达成为了可能。
  第一,可充分利用网络搭建起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上教育模块。如在学校、学院网站及时建立“在线党课”、“党史人物”、“历史上的今天”等版块,以学生的主动搜索学习代替原有的被动接受学习,逐步构建以大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网络教育模式。
  第二,可充分利用网络搭建互动交流的党内知识学习平台。如建立飞信群、QQ群、微信群、微博体系等,引导学生党员在网上利用新媒体相互交流思想,及时表达意见和观点,用积极、正确、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将原有的命令式教学变为双向的互动式教学,切实推进党的基本知识网络教育。
  第三,可充分利用网络发挥优秀学生党员的网上示范作用。如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评选出“青春榜样——机信党员先锋”10名,并在学院网站、学生关注度较高的人人网公共主页等将他们的事迹进行宣传,努力形成了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
  3.以学生为主体,继续开展传统的实践类活动,帮助学生党员进一步了解国情、认知社会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②高校学生党员一直生活、学习在学校,对国情、社会知之甚少,认识不足。而作为今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需要对我国的国情、社会有所了解。弥补这一不足需要开展传统的实践类活动。实践类活动可以通过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亲身参与,使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加强对中国国情的把握、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逐步转变自己的思想,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和立场。
  近年来,高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日渐成熟,也为学习型党支部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各学生党支部应该积极组织开展专题调研或党支部立项,增进对党的改革开放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将社会实践活动与思想政治学习结合起来;也可以组织学生党员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红色景区等,重温党的光辉战斗历程,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使党员受到良好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通过“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走进农村,了解农村,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将专业学习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还可以通过让学生深入厂矿、社区、企业等进行实习实践,掌握第一手资料,提高业务能力,将社会实践自我的择业创业结合起来。
  注释:
  ①陈雪英.浅析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
  2011,(9).
  ②来源于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Z].
  [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Z].
  [3]徐德平.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构建途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6).
  [4]陈雪英.浅析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11,(9).
  [5]甘桂阳.学习型组织理论视阈下的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J].广西社会科学,2010,(10).
  [6]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其他文献
摘要:青年教师是地方高校发展的主力军,建设高水平的青年教师队伍是提高学科建设质量的根本保障。在青年教师培养上,地方高校应积极发挥“学科建设”项目的引领和反哺作用,通过建立各种学科平台,引领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团队协作等专业化能力的快速成长。  关键词: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学科建设  作者简介:刘元朋(1976-),男,河南邓州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科建设办公室,副教授;张又林(19
一、翻天覆地 巨大成就 体制适应 强国征途  建国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体制上基本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征途。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后,中央政治局通过并正式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是一个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本
期刊
摘要:分析了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职能转型后,任课教师由学历教育向职工培训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应对的措施。教师只有深刻认识教师转型的重要意义,深入了解职工培训教学的特点,重新确立合理的师生角色定位,努力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综合素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企业培训教师。  关键词:职能转型;职工培训;角色转换;培训课程  作者简介:王进春(1966-),女,河北保定人,保定电力职业技术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