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响生命的琴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itao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结合大班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我园在生存教育活动中重点开展了自救教育,以安全教育促使幼儿规避危险、以自救教育引导幼儿珍惜生命、以健康教育鼓励幼儿爱惜自我、以社会教育拓宽幼儿德育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大班幼儿的生存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 生存教育活动 幼儿园 大班教学
  在我国学前教育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幼儿“生存”教育的内容相对缺乏,大多处于片面强调成人对幼儿被动保护的状态。我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深刻认识到进行幼儿生存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是幼儿自我生存的需求。从2011年起我园便开展了“幼儿生存教育的实践研究”的课题,我作为课题成员之一,又是一名大班幼儿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感受,在此做一个简单的归纳与分析。
  一、安全教育促使幼儿规避危险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如何使孩子有意识地远离这些危险呢?“今天我们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危险的河》”、“小华为什么会掉到河里去呢?是谁把他救上来的?”“如果你看到有人落水了会怎么做?”……这就是我班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之一——危险的河。通过讨论和激趣的方式,孩子们潜移默化地学习到了自我保护的方法,为规避危险提供了条件。在讨论中阳阳小朋友还把自己从电视上看到的小孩溺水身亡的事情讲给其他小朋友听。通过对大班幼儿的认知、能力的了解,我们还设计了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来引导幼儿规避危险,如“小孩不玩火”、“尖利的东西会伤人”、“打雷时不出门”等,这些活动使孩子对危险有了更清楚的认识。甚至有家长反馈,自己带孩子外出旅游时,孩子嘱咐父母不要到河边去,还讲了自己在幼儿园听到的故事;孩子在家看电视时听到外面打雷了,就赶快把电视机关掉,还告诉父母不要出门。可见安全教育在我班已初见成效。
  二、自救教育引导幼儿珍惜生命
  据调查,在我国每年有40—50万的孩子受到中毒、触电、火灾等意外事故的伤害。一天上午九点,幼儿园大楼中冒出了浓烟,在急促的警报声中,孩子们蹲下身子,在消防官兵的协助下,手持湿毛巾捂住口鼻,紧跟着老师沿着墙边排队前进,有秩序地安全地撤离到室外……这是我园针对火灾事故开展的自救教育活动,通过实战演习普及安全知识。除此之外,我班还开展了“爸爸妈妈不在家”、“地震了怎么办”、“洪水来了”等自救教育活动,引导幼儿在事故发生时开展自救活动,以自己的力量保护自己。为了更好地实现家长、幼儿和学校的三维互动,提高家园合作水平,每学期我们还会面向家长召开知识讲座,不定期地发放“幼儿生存教育的家长调查问卷”,了解家长在幼儿生存教育中的困惑、经验和意见,并对问卷反馈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在最近召开的“关于幼儿突发意外的防范和处理——家长知识讲座”中,我们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向家长们逐一介绍幼儿生存教育活动的基本常识及技能,并邀请部分有经验的家长讲述自己是如何对孩子进行自救教育的,共同探讨、交流,以期为家园合作开展自救教育活动夯实基础。
  三、健康教育鼓励幼儿爱惜自我
  在生存教育活动中,我们还通过开展各种健康教育活动鼓励幼儿学会基本的自我保护和锻炼的方法。在“动一动”的活动中,我带领孩子们伴随着音乐锻炼身体,幼儿们玩得不亦乐乎,并通过观察人体受伤的图片引导他们讨论,毛毛讲述了自己额头受伤的事情,远远也为自己调皮弄伤手指的事情感到后悔,孩子们意识到了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做危险动作。在健康活动“感冒了”一课中,我从小叮当感冒后不停打喷嚏入手,引导孩子们回忆自己感冒時候的感受,经过讨论我和孩子们总结出了感冒时不舒服的种种症状,并在此基础上共同讨论感冒后该怎么办,并表扬了班里在感冒时勇敢打针吃药的小朋友,鼓励他们在生病之后要勇敢,配合爸爸妈妈和医生,尽快让身体好起来。随后我又和孩子们一起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预防感冒的方法:勤洗手、多喝水、不挑食、不到人多的地方去,等等,最后我们的活动在欢乐的“健康歌”中结束。除此之外,“明亮的眼睛”、“身体的秘密”、“鼻子的故事”、“10月15日洗手日宣传活动”等健康教育活动也让孩子们了解了许多的自我保护的常识,使他们对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体魄产生了无限动力。
  四、社会教育拓宽幼儿德育内容
  良好的社会秩序不能只靠法律,还必须依靠道德。生存教育活动不仅教会了孩子们自理、自护、自救的知识和技能,还丰富了教学活动中的德育内容。课题开展以来,我们十分注重社会实践的教育活动,让幼儿在完善生存能力的基础上改造主观世界,逐渐学会和适应在社会生活中生存所必须遵守的社会道德规范。如“垃圾哪里去了”、“好听的声音”、“小鼹鼠过生日”等社会教育活动,帮助孩子们了解基本的道德规范,养成不乱扔垃圾、不乱发出噪音、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等诸多良好习惯,将外求与内求有机结合起来。在社会性教育活动中,孩子们有很多含糊不清的地方,每当这个时候,我并不急于告诉他们正确的方法或技能,而是把解决问题的权力交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动脑筋想办法,通过不断尝试来发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除非必要,我才出来担当调解者。这样既可以提高孩子们的生存意识,又可以丰富社会教育的情节,让孩子们学得更加起劲。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幼儿教育的目的已不是传授知识或者技能,而是在幼儿生命活力的不断增强,拥有知识的同时,把拥有健康的体魄,坚强的人生毅力,生命内涵的不断充实作为幼儿教育的终极目标。萨穆尔·斯迈尔说:“播种思想,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可见,在幼儿阶段播下一颗生存能力的种子,就能培养幼儿健康的生命意识,这是使孩子受益终生的事情。通过大班生存教育活动,我班孩子的生存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在此也衷心地愿每一个孩子都能用自己的良好行为拨响生命的琴弦。
其他文献
摘 要: 整体思想是最常用、最基本的数学思想之一,它是研究问题的整体形式、整体结构,并对其进行调节和转化,使其简单化的一种方法.它是数学解题的一种重要策略,是提高解题速度的一种重要途径.  关键词: 整体思想 初中数学解题 运用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指导着数学问题的解决.整体数学思想方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时,通过研究问题的整体形式、整体结构、整体特征,从整体上认识问题、思考问题
摘 要: 本文对高三化学复习课的导入老套甚至无导入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四种新颖的导入模式,分别为复习课探究化、复习课生活化、复习课问题化、复习课图表化。结合案例阐述高三化学复习课既能上出新式样,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 高三化学 复习课 导入  一、高三化学复习课的导入现状分析  目前高考模式下,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很多一线教师认为精心准备复习课的导入纯属浪费时间,于是一上课就
摘 要: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是小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前提条件。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就是探索、实践、提升、发展的过程。探究能力培养,是新课改下有效教学活动能力培养的重要目标和要求。作者根据教学实践体会,对当前小学生数学探究能力发展现状及其开展有效教学的策略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探究能力 现状 培养策略  好奇、质疑,是小学生的天性,也是小学生探究能力有效培养的重要条件。学生作为学习活
摘 要: 作为十九世纪末英国文学界的一部经典现实主义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成功塑造了苔丝这样一位性格温婉柔弱却命运曲折跌宕的农家女子形象,通过生动的人物描绘和细腻的性格刻画,使读者深刻地体会到当时特定历史和社会环境下普通人对于社会不公进行的无奈抗争及悲惨结局。  关键词: 现实主义 苔丝 悲剧命运根源  引言  《德伯家的苔丝》(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摘 要: 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情感,古代诗词名家却能以神奇之笔,将抽象之愁写得形象生动,具体可感,使读者受到极大感染。  关键词: 古诗词 “愁” 各向赏析  愁是人情之一种,它看不见摸不着,有几多几重,就更难衡量。而古代一些诗词名家,却往往善于通过修辞手法,将“愁”这种抽象的、难以言状的心理活动化为形象生动的、具体可感的东西,不仅写出自身的情感体验,而且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自古以来,愁长
《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宗旨是: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宗旨。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觉得品社课无所谓,多数上课都是应付,有的让学生自己看看书,或者说说就算了,这势必缺乏让学生感悟内化的过程,没能充分把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联系在一起,没有让学生对具体的事物进行感知,达到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与生活、教材“同呼吸,共命运”,正确面对生活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会做
摘 要: 在这个知识决定一切的社会,人们对孩子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得社会对教育及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幼儿教师。幼儿教师以人类文明的传播者的身份,肩负着培育幼儿的神圣使命,在社会的广泛期待中,扮演着丰富多样的特殊角色。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幼儿所受的教育,影响到幼儿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 幼儿教师 心理健康 不当行为  “师道焉存、人道何在?——近年来,幼儿园老师虐待孩子事件屡屡发
摘 要: 教学LOGO过程的建立和调用,是小学程序设计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而《带参数的过程》则是难点中的难点。学生刚接触程序设计,还没有形成设计过程的思路。对这一内容的教学,应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从学生熟悉的画多边形的过程,以及无参数的过程逐步演变到有参数的过程,然后组织学生观察、理解参数的格式和作用,最后安排和设计适当的操作练习,加深学生对参数的理解。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
摘 要: 新课程改革为语文教育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语文教学的核心阵地——阅读教学已然丢失了本真。如何让语文阅读教学回归本真,文章从真教理、真内容、真教法、真教风四方面进行阐释。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真教理 真内容 真教法 真教风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大地掀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人们畅所欲言、探讨问题、弄清是非,实现了思想的解放。受此启发,语言文字报于2012年
摘 要: 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文化消费总体水平适中,多数大学生消费方式是现实合理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良的现象。总的来看,非理性、盲目的消费,消费维权意识和能力及文化审美能力不足,成为当前大学生文化消费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因此,必须重视大学生文化消费问题,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共同体,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文化环境,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文化消费方式与习惯,不断提高消费品位和质量。  关键词: 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