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素β射线近距离治疗皮肤血管瘤698例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D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核素β射线近距离治疗(包括核素敷贴治疗和放射性胶体内照射治疗)皮肤血管瘤的效果.方法 选取698例皮肤血管瘤患者,对于草莓状血管瘤及鲜红斑痣者行90Sr敷贴治疗;对于海绵状血管瘤均行32 P-D胶体注射治疗;对于混合型血管瘤行90Sr敷贴+32P-D胶体注射治疗病变部位,敷贴器为中国原子能科学院提供,大小为3 cm ×4 cm.照射剂量大致根据患者年龄确定,并根据患者体质、病变部位及病程长短等适当增减,1次/d,3d为一个疗程,3个月后根据病情进行下一个疗程治疗.根据血管瘤大小和患者年龄决定配置32 P-D的体积和32P-胶体放射性活度以及地塞米松的浓度,根据年龄大小和病变所在部位适当增减32p-胶体浓度及地塞米松用量.病损部位常规消毒,沿基底部进针,由近及远弥漫性注射,对于巨大血管瘤应多部位、多方向、由近及远弥漫性均匀注射.3个月后随访疗效,如未愈可行第二疗程治疗,一般不超过5个疗程.结果 90Sr敷贴治疗草莓状血管瘤痊愈率100%;90Sr敷贴治疗鲜红斑痣治愈率为59.2%;32P-D治疗海绵状血管瘤治愈率为92.4%;90Sr敷贴+32p-D治疗混合型血管瘤治愈率为94.5%,且不易复发,不痛苦,不良反应少.结论 核素近距离治疗皮肤血管瘤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探讨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的造血问题。方法 :对 2例患者分别进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及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CBSCT) ,用血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行胆道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行胆囊切除术中实施了经胆囊管胆道造影术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18例,行胆总管切开探查取出结石及T管引流术;发现右肝管损伤1例,行右肝管修补术,愈后良好,无胆漏;其余77例造影阴性病人行单纯胆囊切除.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行胆道造影,可减少胆管残留结石,避免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目的 探讨血标本存放温度和时间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葡萄糖(GLU)检测结果 的影响. 方法 采集血标本存放在不同温度,于不同时间测定ALT、GLU含量,比较其含量的变化. 结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目的 观察胎盘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VEGFR-2、血浆中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VEGFR-1)及sVEGFR-2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在子(癎)前期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 ELISA检测正常妊娠期妇女和子(癎)前期患者血浆中的sVEGFR-1和sVEGFR-2的表达;RT-PCR检测正常妊娠期妇女和子(癎)前期患者胎盘中VEGFR-1、VEGFR-2、sVEG
肝门胆管癌又称Klatskin瘤,是指发生于胆囊管开口近端的肝外胆管癌,其发生率居胆道肿瘤的第二位,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原因不明,可能与胆管结石、胆管炎、病毒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