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就是一个烤包子

来源 :新疆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palo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毫不夸张地讲,新疆有多大,烤包子铺就有多少,无论是星级宾馆,抑或街头的饭馆,销售这一美味的店家比比皆是,且家家馅料饱满,绝不欺人。烤包子还是巴扎文化的重要部分,逛巴扎,什么都可以不买,但烤包子必须要吃。烤包子之于新疆,类如烤鸭之于北京、狗不理包子之于天津一样独具特色。烤包子,维吾尔语叫“沙木萨”,是维吾尔族最喜爱的食品之一,还进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烤包子在新疆到处都有,但是和田大烤包子最好吃,也是和田独有。和田大烤包子,外表焦黄诱人,吃之前把烤包子底层的炭火渣子刮掉。掰开来,飘出袅袅热气,一股香香的味道迎面扑来。一口咬下去,外皮香脆有嚼头,羊肉香浓却不腻,而且没有一点膻气味,真是人间一大美味!
  烤包子多用未经发酵的面做皮,皮要擀得很薄,做成方形包子。馅用羊肉丁、羊尾油、洋葱、孜然粉、胡椒粉和盐搅拌而成。烤包子所用的坑,叫“沙木萨吐努尔”,比一般馕坑要小,把包好的包子贴在馕坑里,十几分钟即熟,皮色黄亮,入口皮脆肉嫩,味鲜油香。烤制的玄妙之处在于烘烤时要往烧热的坑里洒些盐水,以防止包子脱落。
  


  以前新疆的游牧民出外放羊、打猎,很长时间不能回家,所以常自带馕、水、刀、面粉等,相传最早的烤包子就是在野外诞生的。牧民打来野兔,把肉洗净切碎,用和好的面包上,放在木炭上烤熟了吃。味道的确不错,只是沾在外表的炭灰不好办,聪明的牧民就找来三块石头,两块当支架,另一块平整点的架在那两块石头上,然后用木炭把石头烤热,再把“兔肉包子”沾在石头架的内壁上,这样烤出的包子外表就不会黏着炭灰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条件的改善,经过各种大胆的尝试,烤包子逐渐演变为现在的模样,无论是口味还是营养价值都已不可同日而语,可算得上是维吾尔族千百年来民族智慧的结晶之一。
  


  面粉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钙、铁、磷等多种矿物质,有养心益肾、健脾厚肠的功效;羊肉肉质细嫩,容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可收到进补和防寒的双重效果;洋葱营养丰富,既能抗寒,抵御流感病毒,又是天然的血液稀释剂,经常食用对高血压、高血脂人群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而且,为了保证包子的味道鲜美,烤包子内的肥肉比例都较高,加入适当洋葱后,一方面可有效除去羊肉的腥气,另一方面两者相互搭配可起到调和降低肥肉高脂的作用,吃起来肥而不腻。
  饥饿疲乏时,拿起一只金黄的烤包子,闻着诱人的香气,轻轻咬开酥脆的外皮,和着唇齿留香的馅油,享受着惹人垂涎的馅儿。村上春树说:“没有小确幸的人生,只不过是干巴巴的沙漠罢了。”而这场视觉、嗅觉、味觉上的多重盛宴,就是一个小而确实的幸福。
其他文献
在建党93周年之际,中央政治局以集体学习的形式专题研究作风建设问题,充分表明了我们党转变作风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并率先垂范,严格执行,党风政风为之一新。我们感到,加强作风建设,重在增强制度的执行力。  以强化制度执行为着力点改“四风”、转作风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工商总局坚持系统上下联动、两批衔接整改,在狠抓落实上下功
"密深线伤"及光管表面"疲劳纹"是行星轧制法生产紫铜管时常常出现的产品缺陷,对铜管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本文通过现场跟踪、显微组织观察、试验验证等研究手段,分析了其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