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论语》的魅力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科学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chen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海省同仁县多哇学区 811300)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199-01
   90后的学生已经不在是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学生了。他们追求更多的个性自由,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有时候甚至为了自己的看法不惜和老师当面“对仗”。所以给90后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也要有自己的“秘密武器”。我所教的课程是语文,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有着非常得力的条件,于是我也利用自己所教的专业优势,尝试每天上课利用十分钟的时间请一位同学讲解《论语》并带着学生一起解读,我希望能够用中华传统文化来慢慢抚慰孩子们那颗浮躁的心,同时也能够在其中渗透道德教育。经过了几个周的努力,学生们还是有了很大的变化。
  1 一次用“倫语”解读的如何“尽孝”的成功课
  记得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不能够理解每天上课为什么要讲《论语》,在他们看来文言文枯燥无味,翻译起来已经很困难了,还要有自己的见解那真是难上加难。还记得第一位讲解《论语》的同学在翻阅了大量参考书之后,很郁闷的来找我,问我到底什么样的翻译才算是对《论语》的解读。听了孩子的问题,我首先告诉她“解读”和“翻译”是两个概念。“解读”是通过对《论语》的阅读自己所得到的感受和体会,只要说说自己读了之后学会了或者学到了什么东西就可以了。看着学生似懂非懂的走了,我的心开始悬了起来,担心第二天的尝试能否成功。在担心和期待中,我和学生们迎来了第一次的《论语》解读。我还清楚的记得我们第一次解读的内容是“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者,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文与之?”学生的解读是“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是做人做事的根本。”对于这个解读从翻译上讲是没有什么问题。可是,我觉得很多学生并不明白为什么“孝”的位置这么重要,所以对于这则《论语》的德育解读还是不完善的。所以,我当即就发问“为什么‘孝悌’是做人做事的根本?”有的学生说这是中华传统的美德。听到这个答案,我又接着问“既然是中华传统美德,他究竟好在哪里才成为传统美德的?”在座的学生哑口无言,看来学生对这则《论语》的理解的确是停留在肤浅的表面。我抓住时机,给学生们进行了一次孝敬父母的德育教育课,我告诉他们“一个人如果连对自己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够好好的孝顺,说明这个人更不可能为君王尽忠也不可能善待自己的朋友。所以考察一个的品行好不好首先应该看他对待父母的态度。现在有的人对父母的说话态度恶劣甚至对父母大打出手,我想这样的人在学校也不会对老师有多尊重,对待朋友也不会真正的诚信。”当我说完一席话,学生们都望着我,有的学生还当即把这则《论语》记在书上。看来这一次的德育教育是成功的。
  2 用“伦语”来学习“仁爱”和“礼数”,让教学再次尝到甜头
  有了第一次解读的成功经验,第二位,第三位……接下来的学生对于《论语》的解读也更加的熟练,在每堂课前,我和学生们一起来学习什么是“仁爱”什么是“礼教”。在解读《论语》中有的孩子的行为也发生了变化,原来见到老师低头就走的孩子,现在见到我时会喊上一声“老师好”,原来不交作业还理直气壮的学生,现在会主动来找我道歉,并且在最短的时间把作业补交了上来。看到学生有了变化,我觉得这才是让老师最欣慰的。而且解读《论语》也让我上课变得轻松,原来课上总要抽出时间来维持秩序,但凑巧有一天学生解读了这样一则《论语》“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是说有一个好的邻居,你的言行也会逐渐变好,如果有一个坏的邻居你的行为也会受到坏的影响。接着这则《论语》,我对班里的纪律情况也发了感想,我是这么说的:“大家都希望能够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也希望,自己能有好的同桌帮助自己提高学习成绩,可是如果班里每节课都吵吵嚷嚷,同桌之间又是不停地说话或者看课外书,那么咱们的成绩如何提高,所以我们应该学习这则《论语》,让自己成为同桌的好的邻居,同时也让咱们班成为这个年级的好的‘邻居’为他人也为自己创造好的学习环境。”没想到这以后班里的纪律有了很大的改善,这也让我再一次的尝到了解读《论语》的甜头。
  后来我们又一起解读了例如: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这几则《论语》教会学生知错就改,还有几则: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而这些教会学生做人要讲诚信。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在每一则《论语》的解读中,我带着学生一起改正自己身上缺点,培养好的品德。
  当了五年的老师,我发现教给学生知识容易,但是如何能够让每位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这才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考虑的事情。我也为此一直尝试着,现在我发现了《论语》,用中华传统的东西来教育学生,用最古老的说教来感动现代的学生,我想我的这次德育的尝试是成功的,我也将继续坚持下去,为培养一名合格的学生而努力。
其他文献
(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区马军营联校 037000)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202-02  课堂上,教师不是解题者,而是问题解决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学习过程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情境化、问题式、生活化的方式,给学生富于思考的东西。下面就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一些探索与实践
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影响
石油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我国现在和将来的石油短缺问题。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石油供需矛盾越来越大,国内石油产量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