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理性探究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k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我国行政法最基本的法律准则,是指导行政行为的基本准则,法律效力高于行政法规。行政法基本原则目前在我国行政法学界尚存在不同观点,但也有基本雷同意见。一种观点认为:行政法基本原则是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另一种观点认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应是合法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及时救济原则和统一原则……在不同观点中存在一个相对统一基本观点,这就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问题。根据国务院《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学者论述,理性认为,将“合法行政、合理行政、高效便民、诚实守信”原则理解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比较合理。其中,合法行政原则、合理行政原则是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主要原则。本文将对合法行政原则、合理行政原则进行理性探讨。
  关键词:行政法基本原则;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理性探讨
  一、行政法基本原则概述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行政法最基本的法律准则。法学中的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这个时候,它调整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的双方主体是平等的,而行政法所调整的这种关系是不平等的,它重要的是在调整行政主体,以及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特别重视对行政主体行政职权的控制和规范。
  二、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主要原则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主要原则应当包括合法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
  (一)合法行政原则
  行政合法性原则,就是依法行政原则。也就是说所有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都必须严格遵守行政法律的规定办事,一切行政执法行为都必须有法律依据,任何超越行政法律的行为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行政合法性原则(依法行政原则)包括两个方面内容:第一,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包括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都必须依据法律、遵守行政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第二,行政机关按照法律授权活动,任何行政主体都不得自己设立行政权力,越权行为无效,越权执法要承担法律责任。
  合法行政原则是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核心原则,其他原则都是合法原则的细则。合法行政原则主要包括:行政执法要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办事,不能随意超越法律规定,否则就构成行政违法;行政执法必须依法,执法行为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实践法律优位原则,法律优位原则是行政立法中重要的原则,是指其他国家机关制定的一切规范,都必须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保持一致,不得抵触。这在我国宪法和有关组织法中有明确规定:国务院根据宪法、法律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委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制定规章,地方政府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宪法规定的“根据”原则,至少应该是要求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必须与法律保持一致,不得超越规定范围。据此,行政处罚法也规定,在法律已设定行政处罚的情况下,行政法规可以再作具体化的规定,但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违法行为、处罚种类和处罚幅度进行细化。对规章作了更为严格的限制性规定。总之,下一位阶的规范要与上一位阶的规范保持一致。这是依法行政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如果在立法上某项权力并未授权于政府,该项权力依然要归还于人民。
  (二)合理行政原则
  行政合理性原则是与行政合法性原则相并列的一项基本原则,而且又是对行政合法性原则的补充,行政合理性原则是行政法学的主要内容精神内涵,与行政法合法性原则同样重要,但适用范围上略有区别。
  行政合理性原则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第一,公平公正原则;第二,相关性原则;第三,比例原则。行政机关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
  合法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的关系:二者是完整统一的。因为法律具有滞后性,所以通过法律对所有的行政行为都予以具体的、详细的规定是不现实的。这样,行政机关就被赋予了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但仅以行政合法性原则限制自由裁量权是不够的,必须以行政合理性原则加以限制。
  合理性原则要求行政执法在合法性原则基础上必须合理。合理性原则要求:合理执法行为要适度,考虑客观规律,考虑客观规律要为法律目的服务;合理执法行为要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有充分客观的依据;合理执法要符合正义和公正。
  合理性原则要体现比例合理原则。行政执法手段应当必要、适度。避免过度伤害当事人的权益。
  在行政执法中,必须贯彻执行行政法基本原則,处理好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的关系,合法行政是前提,在合法行政的前提下,合理行政执法;执法依法,执法合理,合法合理,合理必合法,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三、结论
  中国行政法的两大基本原则:行政合法性原则与行政合理性原则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具体适用和贯彻这两项原则是极为重要的。要准确地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行政执法必须掌握两项基本原则:合法、合理,两者相辅相成,合理必须建立在合法基础上,政府的行政行为必须既合法又合理,不允许任何合法不合理或合理不合法的行为发生。
  第二,行政合法性原则既适用羁束行政行为,又适用自由裁量行政行为,而行政合理性原则仅适用自由裁量行为。行政合理性原则只适用自由裁量权限范围内的行为,但自由裁量权并不要求完全合理。
  第三,行政合法性原则既适用行政管理,又适用行政诉讼,而行政合理性原则不适用行政诉讼。
  综上所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原则是对行政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的较高要求,在行政执法过程中除了坚持合法行政、合理行政基本原则外,还应兼顾诚信原则和高效便民原则。诚信是国家的一种道德义务。诚信是相互之间的一种真诚与信任关心,这种诚实信用关系实际上是一种道德义务关系。高效便民是指行政机关能够依法高效率执法,不得以任何理由推卸责任迟办和缓办,要在法律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为当事人执法。提高效率,缩短时间,尽量节约人力、财力、物力。要求以较少的行政资源取得最好的执法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艳.关于行政法基本原则探讨[J].职工法律天地:下,2014(7):3.
  [2]陈杨明.论行政法的基本权利原则[J].新西部:理论版,2011(8):110.
  [3]吕玉静.行政程序法基本原则的构成及内容[J].商,2015(34):224.
  [4]陆嘉汝.贯彻行政法基本原则提升我国政府信任[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8):49-50.
其他文献
高校学报是我国期刊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学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更新观念,改变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创新管理体制和编辑工作的运作方式,树立经营学报的思想,打造核心竞争力.
(152200 中国共产党绥棱县委员会党校 黑龙江 绥化)  摘 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呈现空前繁荣,国际国内法律文化交往更加趋于频繁,在各种文化之间的交往碰撞当中,法律文化主体意识往往作为一个次要元素被法律文化研究者所忽略。基于此,文章探讨分析了法律与文化的相互作用机制,以供参考。  关键词:法律;文化;和谐社会  1 法律文化的概念  在我国,随着中国学界对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的含量变化,及其在脑梗死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5例脑梗死患者、
目的探讨针吸细胞学检查(FNAC)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本院乳腺肿块行针吸细胞学检查的1200例患者,并与其中手术后获组织病理学
虽然,我国刑法和民法总则都对个人信息进行了规定,但是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依然是笼统、模糊的。笔者将从三个方面来保护个人信息:首先,依靠国家的力量来对其进行保护;再者,通过行业自
关于交通肇事罪共犯的规定学界一直存在争论,主要有持肯定态度和否定态度,两种立场之中又有多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