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育儿

来源 :幼儿教育·家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yilia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音乐活动中,孩子们用快乐而响亮的声音唱着许卓娅教授编制的那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懒惰人和勤快人》。“有个勤快人呀,他正在厨房劳动,他在炒菜,他在煮饭,他还在蒸馒头。”然后转用缓慢而疲沓的声音哼着:“有个懒惰人呀,他不在厨房劳动,他不炒菜,他不煮饭,他也不蒸馒头……”
  田田小声地抗议:我不是懒惰人,奶奶说厨房是女人进的地方,不许我和爸爸进。
  龙龙郁闷地说:我在厨房里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可妈妈说小孩拿不稳,所以不能玩。
  点点失望地嘀咕:妈妈做菜的时候,总说小孩子碍手碍脚,所以我只能在客厅玩。
  豆豆自豪地说:妈妈夸我是择菜小能手。
  可可手舞足蹈地提议:厨房里真好玩,爸爸和我在厨房做了许多奇妙的实验,大家一起来试试吧。
  
  从孩子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家长对待孩子进厨房有两种不同的态度。
  
  观念1:厨房是孩子的禁地。
  理由一:孩子会打乱厨房里的秩序,所以孩子免进。
  理由二:厨房里有太多不安全因素,为了安全不让孩子近距离接触厨房。
  理由三: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在书房做学问是真学问,而厨房培养不出人才。
  
  观念2:厨房是孩子共同参与的福地。
  理由一:利用在厨房劳动的时间,赢得亲子互动时光。一套家务流程之后留下来能和孩子相处的时间真是不多,所以做家务的时候带着孩子是不错的选择,这样手上忙着,嘴上不闲着,可以立体地利用时间。
  理由二:厨房家务,幸福人格之始。日本早教专家牧野圣子这样认为:切莫小看厨房里的教育,与父母一起做家务是学习处理人际关系的基础,可以丰富情绪,使孩子更自信。
  理由三:厨房资源,智慧阵地。新颖奇特的厨房用品,五彩缤纷的蔬菜,形状各异的干果等,厨房里的资源可谓丰富。父母在这个阵地上发挥创意,能提升宝宝的各种能力。
  
  给油盐酱醋排排队
  ——厨房里的数学游戏
  分类游戏
  黄肚皮的萝卜,绿尾巴的青菜,红脸蛋的西红柿,紫紫的大肚茄,你能给我们分家家吗?我们要住在不同的筐筐里。
  我是长长的干面,我住在高高的保鲜盒里;我们是大米一家,在布袋袋里睡大觉。
  我们是白糖、精盐、味精,这些一模一样的透明盒子是我们的藏身之处,你能帮助我们分家家吗?
  守恒游戏
  四勺子的大米,加上五杯子的水,我们要煮饭了,咦!大米怎么变胖了?
  大杯子里的水倒在小杯子里,水面变高了,是水变多了吗?
  为什么锅子里的开水烧着烧着就变少了?是消失了吗?
  数量游戏
  吃饭了,数数家里有几个人。咦!怎么少了一只碗?原来宝宝忘了数上自己了。
  勺子和小碗,锅子和铲子,菜刀配砧板,宝宝陪妈妈,大家都有好搭档。
  我有一百个豆子娃娃,你数得清吗?
  瞧,厨房里有许多有趣的数字,量杯上的数字是代表水的体积,弹簧秤上的数字表示重量,这些学问我都知道。
  排序游戏
  油盐酱醋,让我来给你们排排队,这样站在厨柜里多神气。
  苹果、橘瓣间隔排好队,谁把水果拼盘做得这么有创意?当然是聪明的宝宝了!
  
  老师点睛:
  1.厨房的数学资源更适合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生活中的实物材料形象具体易于操作,更符合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的孩子。
  2.厨房数学能培养孩子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整理厨房,量杯量水,分发餐具等家务活动的过程是孩子利用分类、守恒、数量匹配等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
  
  嘿,这是一匹马
  ——厨房里的美术游戏
  豆豆的创意:好湿的抹布,在黑色的大理石台面上学爸爸盖个公章——“嘿,这是一匹马。”
  军军的发现:告诉你吧,把干毛巾漂在水池里,根据毛巾吸水后不同的纹路走迷宫,特挑战!
  洋洋的发明:在妈妈的旧丝巾上,把圆圆的胡萝卜排成花朵形状,把长长的韭菜排成小草丛,然后拿小榔头敲呀敲,哈哈,我给妈妈染了一条最环保、最漂亮的植物色素围巾。
  甜甜的杰作:生姜像假山,芹菜当绿树,点缀上豌豆花,这是我的蔬菜插花。
  文文的行为艺术:藕片、胡萝卜块、断菜梗都是很有趣的蔬菜印章。和上水的面团团可以做出好玩的小猪、小花,还可以把作品蒸熟吃下去呢!这可是超现实主义的行为艺术!
  搭配师胖胖:绿油油的凉拌黄瓜,红黄相间的番茄炒蛋,银色的蒸鱼上放片胡萝卜,漂亮的色彩让我胃口大开,这样的颜色搭配可是我的主意哦!
  
  老师点睛:
  1.神奇的想象就隐藏在平常的生活里,家长要给孩子发现的机会。
  2.宽容有助于孩子大胆发现,家长可适当提供些延伸活动的工具,帮助孩子深入发现。
  
  《炊具进行曲》
  ——厨房里的音乐游戏
  蒙蒙奶奶:蒙蒙小时候吃饭特爱哭,所以我边敲碟子边唱安徽民歌《手拿碟儿敲起来》,后来这歌变成我们的拿手好戏,还在幼儿园的家庭才艺大赛中亮过相呢。
  军军爸爸:军军看过音乐表演《炊具进行曲》,他可感兴趣了!回家后爷爷敲锅铲,爸爸敲锅盖,妈妈把水杯当木琴敲,整成一台家庭版的《炊具进行曲》,很好玩!
  丽丽妈妈:许卓娅教授说:让孩子倾听生活中的声音是学习音乐的开始。丽丽把水壶鸣笛比成火车鸣笛,把自来水的水流声比成小溪在歌唱,把厨房里发出来的丁丁当当的声音说成是厨具在唱歌。
  音高游戏:在玻璃杯子里装上不同容积的水,然后用勺子轻轻敲打,你可以听出不同的音高。
  辨音游戏:敲击不同的厨具,让孩子猜猜这个声音是什么厨具发出的,增强孩子的听觉灵敏程度。
  制作小乐器:通过折、卷的方式可以把吸管、包粽子的芦苇叶片、较硬的蔬菜叶子等做成发声的小口哨;厨房里的小器具都可以充当伴奏乐器。
  
  老师点睛:
  1.厨房声音之怡。吱啦啦的油锅声,笃笃的切菜声,还有流水声、说话声,声声都是美好家庭生活的和谐之音,伴随着这样的声音长大的孩子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2.厨房声音之趣。在左敲右击中物体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种声音的逗乐之趣让孩子乐此不疲,父母可因势利导变着花样和孩子玩些有关声音的趣味游戏。
  3.厨房声音之美。噪音会让孩子娇嫩的听觉器官受到伤害,所以父母要引导孩子玩出优美的声音。
  
  变变变,我是魔术师
  ——厨房里的科学游戏
  咸水变盐:把咸水放在锅里煮一煮,白花花的盐回来了。妈妈说最原始的生产盐的办法就是把海水放在大锅里煮。嗯,我要去海边灌一大瓶海水回来,自己做盐最省钱!
  洗菜水变颜色:在洗紫甘蓝后的紫色水里,一杯滴几滴白醋,另一杯加点食盐,就能分别得到粉红色和淡蓝色的水,不信你试试!
  白纸上的密信:蘸着薄薄的粥汤在白纸上写封信吧,然后,把纸浸在碘酒溶液里,看看发生了什么?
  水瓶塞子跳高:噗!水瓶塞子跳高,难得一见吧,据说瓦特就是根据这个蒸汽原理才发明了蒸汽机的。
  贝壳变脆:把贝壳浸在醋里,几天后,贝壳一敲就碎了。酸甜的梅子会把我小贝壳一样的牙齿给腐蚀坏吗?看来,戒糖是必须的。
  巧剥蛋壳:想知道我剥的鸡蛋为什么这么光滑吗?这是我把热鸡蛋放在冷水下冲洗的结果。小窍门大道理啊!热胀冷缩导致的。
  
  厨房里的微型科考站:
  冰箱:水的三态变化。
  水壶:蒸汽原理,沸点温度。
  油烟机:空气对流。
  炊具:热传递的不良导体和优良导体。
  调味品:溶解现象。
  水池:沉浮现象。
  
  老师点睛:
  1.看一看,科学发现之始。炒菜煮饭的过程中物质的物理形态、化学形态变化多端,厨房的小用具涵盖着许多巧夺天工的智慧,所以,家长要为孩子提供观察的机会。
  2.做一做,妙想实现之路。奇思妙想伴随着稀奇古怪的实验,孩子能在厨房的空间里即时地看见自己梦想的成果,这是激发孩子科学探索兴趣的最好方式。
  
  酸酸甜甜生活好味道
  ——厨房里的智慧对话
  “宝贝,尝尝味道怎样?需要再放些什么?”
  ——孩子有参与权、决定权,这是培养自我意识的第一步;既然是自己选择的,那一定错不了,当然吃饭香香了。
  “宝贝,你能把蔬菜送回家吗?”
  ——听着妈妈商量的口吻,不太好意思犯犟,况且蔬菜宝宝横七竖八地躺着,是应该整理一下了。
  “宝贝,你把厨台擦得真干净。”
  ——妈妈的糖衣炮弹哄得宝宝心里直想唱:劳动最快乐,劳动最光荣。当然妈妈的炮弹目标总是很准确的,而“宝宝能干,宝宝爱劳动”这些话常常让宝宝摸不着头脑。
  “哦,呵呵……让妈妈看看。”
  ——应答词和表示关注的身体语言让孩子觉得随时被关注着,而没有被忙碌的成人忽略的委屈。
  “瞧,妈妈的劳动成果,来表扬一下妈妈。”
  ——又到了妈妈自我陶醉的时候了,让我亲一下妈妈:妈妈辛苦了。相互欣赏劳动成果,相互感谢彼此的劳动付出,还可是我们良好的品质。
  
  老师点睛:
  1.厨房对话激发孩子的想象。成人巧妙的点拨能够打开孩子的思路,使得厨房游戏妙趣横生,变化多端。
  2.厨房对话交流亲子感情。对话中,父母可以了解孩子的欢喜忧愁,孩子可以感受父母的爱意,家庭温情在其中升华。
   3.厨房对话传递生活智慧。厨房空间是孩子学习如何有条理地做事,如何合作做事,如何聪明地做事的一个前沿阵地。
  
  安全并快乐着
  ——厨房教育的原则
  1.安全准则要记牢
  首先,设立安全禁区,把烫的、易碎的物品和锋利的刀具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其次,制定安全活动规则和操作规则。最后,规定厨房安全时间,这段时间是食物准备阶段和餐后收拾阶段。因为炒菜阶段有热油,还有火,所以不赞成幼儿和家长站在一起。通过家长细心监护,厨房安全教育一定能成为孩子自我保护能力训练的重要一课。
  2.兴趣是根,习惯是果
  厨房里的教育是顺应孩子兴趣而自然生成的教育;但是终身受益的劳动习惯的培养要坚持原则不动摇,比如整齐地收放物品,做事情有始有终等好习惯。
  3.无心插柳柳成荫
  不把厨房作为变相教学的地方。家长花点心思挖掘厨房教育的智慧,让孩子在厨房里总有车到山前必有景的惊喜,水乳交融的、幸福而智慧的厨房教育就水到渠成了。
  
  小意外处理法
  宝宝被轻微烫伤:将伤口放在冷水下冲洗,然后给孩子涂点牙膏(牙膏具有清凉消炎作用),同时别忘了给宝宝一个具有镇痛作用的妈妈的拥抱。
  宝宝打碎器皿:首先把孩子从碎片旁抱开,边安慰孩子边检查孩子有没有受伤,然后成人收拾碎片。建议仔细搜寻碎片,以防孩子再次被扎伤。
  宝宝碰翻了篮子:豆子、蔬菜滚了一地,用点游戏的小招数如小鸡吃豆、老鼠搬家等,让孩子饶有趣味地收拾残局。
其他文献
妈妈推着双胞胎的婴儿推车,来到我狭小的诊间;龙凤胎,一岁半左右。从一进门,女孩就开始局促不安,哭闹着要妈妈抱。男孩则乖乖坐着,不吵不闹。  妈妈想让我看的,并不是那个哭闹的女孩,而是过度平静的男孩。男孩到现在还不会说话,也不理人,常常一个人处于放空的状态。因为同时带两个孩子,妈妈一比较就感觉男孩的情况不太对劲。  在找我之前,她已经询问过两位医生,得到的回复都是:男生说话本来就比较慢,而且看他活动
没有充分准备就带着孩子回乡过年    如果您打算带孩子回家乡过年,应该在行程、行李乃至心理等方面作好充分准备。去年我带着6岁的女儿从武汉回河南老家过年,春运时的拥挤是我始料未及的,尽管我们买到了卧铺票,可是拥挤的人流还是让女儿受了惊口下,再加上河南比武汉冷,她一到老家就生病了。生病以后的她特别“作”,晚上睡觉时一定要家里的绒毛兔陪她睡觉。后来我们实在没辙,连夜赶到镇上买了一个。以我的经验来看,带着
多多的玩具,一般只玩几天。他还一点不爱惜,经常把玩具弄脏或者搞破。那些旧玩具就只能偷偷跑到沙发底下去。他们很伤心。  多多会逼着爸爸、妈妈去买新玩具。他们不去,多多就会躺在地上不起来。大人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他。  可这一天,爸爸坚决不买了。多多“哇哇”哭着躺在地上不起来。爸爸开门出去了。多多等呀等,可爸爸一直没有回来。多多知道,妈妈去外婆家了,要好几天才回来呢。  多多躺在地上。忽然,听到沙发底下
2008年10月,我國第一部婴幼儿服装服饰安全标准——《婴幼儿服装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正式实施。《标准》的实施,目的是规范婴幼儿服装的生产及销售市场,更好地保护儿童的健康。但《标准》颁布实施以来,一些不符合《标准》要求的童装依然大行其道。对此,有多家媒体都作过披露,國家质检总局还专门对儿童服装进行抽查,结果显示,仍有三成以上产品甲醛超标。本刊也收到一些读者的来电、来信,反映购买童装时的诸多困
美国教育学家Gever Tulley曾講过:“对于10岁以下的孩子而言,人们认为所有东西都是锋利的,是危险的。然而,当我们把角都磨圆,让锋利的物体消失殆尽,孩子反而更容易受伤……”  的确如此。在孩子的生活中,但凡带有点“危险”属性的东西,都被家长们禁止使用,孩子们心中自然对这些东西产生了畏惧,久而久之,也逐渐消磨了他对这个世界探索的积极性。  你一次次的多番阻止,正一次次剥夺他们掌握新技能的机会
和小猫一起过生日  金建华    我叫小香蕉,今天过5岁生日。  小猫没人给它过生日,小猫好可怜!“小猫小猫,你几岁了呀?”“喵喵喵!”小猫说。  我一下猜到了,小猫是说它3岁了。  “小猫小猫,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啊?”  “喵喵喵!喵喵喵!”小猫说。  哈哈,我又猜到了,小猫是说它的生日在6日呢。咦?今天就是6日啊,真巧,小猫的生日和我是同一天!  1、2、3、4、5、6、7、8,我在蛋糕上插上8
儿童撒谎反映认知能力提升    小孩子说一些无关紧要的小谎言,家长不必担心,因为一项对1200名儿童(青少年)进行的研究显示,儿童学会说谎,反映他们的心智发展向前踏出了重要一步。  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这项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育专家实施的研究发现,在所有参与研究的儿童(青少年)中,2岁的儿童有两成会说谎,3岁的儿童有半数会说谎,4岁的儿童有近九成会说谎,这条曲线在儿童12岁时攀上高峰,接
对待倔强孩子的招数    1.对于性格倔强的孩子,应避免使用简单的命令和暴力  对粗暴的责骂,公式化的教条,他们往往耳熟能详,倒背如流,但并没有从内心反省自己。在情感冲动时,一切说理都是无效的。有用的做法是:当他们心平气和时,用亲切的语言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冰山,避免使用简单冰冷的命令。  2.抓住关键、抓住重点  对待他们,不要每一件琐事都去限制,发布命令,而一旦提出要求则需抓住关键,抓住重点。同时
我们都知道爸爸的陪伴对孩子成长非常重要。然而爸爸是通过什么做到的呢?  主要是和孩子打闹!  别看这种互动方式随意和简单,它的好处可大着呢!  发展适应力  打闹游戏是随兴的玩法,总是让孩子面对无法预测、不断变化的状况,比如:可能前一秒他还骑在你的背上,下一秒他就迅速地被压倒,这种无法预测的属性能激活孩子的大脑,增加大脑皮层中神经细胞之间的交换连结,转而促进行为的灵活机动性和应变能力。    变得
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不少学者认为,我国儿童的意外伤害发生率高、死亡率高、增长速度快,目前已超过其他疾病,成为儿童安全的头号“杀手”。那么,家长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个问题呢?本刊邀请了部分家长各抒己见,但愿能给读者朋友以警示和启迪。    日常生活中,意外伤害处处有    问题概要  前不久,北京市妇儿工委办公室公布了这样一组数字:全市常住人口中的未成年人约150万,每年约有5万多名儿童受到各类意外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