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乐与法

来源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古代,乐本身也是一种法,而且是一种“根本大法”。乐与中国古代另一“根本大法”礼属于并列、交叉关系。此二者一起成为中国古代治国平天下的重要工具。以乐治国是中国古代独有的最富特色的治国方略。
其他文献
摘 要: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识字方法的优劣,识字速度的快慢,识字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所谓“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识字是学习语文之根本。小学阶段的识字量是最大的,大约要学会常用汉字2500个,要求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能正确地书写运用。这2500个常用字,在一、二年级就要掌握1200多个,占小学识字量的一半。短时间内,识字量多,内容就难免枯燥、乏味。因此
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在文化批评领域持续产生世界性影响。在解构殖民话语稳定性和同一性的书写策略下,霍米.巴巴揭示了西方现代性话语掩盖下的文化差异。霍米.巴巴的文化批
兴趣是学生学习发展过程中的源动力,也是我们教育目的的本质要求。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求知兴趣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的持久力,也是每位教师教学过程中所应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