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体育报道的叙事风格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anl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相关体育报道案例,本文梳理了当前体育报道的叙事风格以及背后动因,并认为“景观—表演”范式对当下体育报道叙事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体育报道 景观 表演 受众
  
  大众媒介与体育活动的结合制造了激情四射、冲突不断、令人着迷的现代媒介景观。从武力对抗走向礼仪,从贵族垄断走向大众共享,从散乱走向有规则,全球各地古老的竞技活动逐渐被现代体育所取代,而现代体育活动在今天又被充分的媒体化和图像化。全球各地的体育比赛被各类媒介“抽离”出来,重新拼贴成了一个非原生的世界,进入全球各地受众的日常生活。
  一、“信息场”营造与受众变迁:体育报道策略的选择
  为了精彩地呈现全球体育活动,大众媒介及时传递赛事最新消息,进行现场直播,不时地关注赛场内外的“流言蜚语”,并制作体育专题节目进行总结与回顾,采取了多样而有趣的叙事策略。
  刀光剑影下的江湖叙事。作为一种竞技活动,媒介将体育比赛编织成一场又一场的现代江湖争霸故事。体育新闻大量地挪用“新霸主”、“战神”、“飞侠”“终老”等江湖语言,套用门派转会、恩怨情仇的武侠框架,讲述着不同体育参赛主体之间的“对抗——结仇——复仇——退隐——新对抗”。
  悬念氛围中的战争叙事。利用“战场”和“战争”来隐喻“赛场”和“赛事”,体育报道在此又大量挪用战争辞令,展现比赛张力。赛前,媒介呈现的是一种战事分析,“统领众将”、“挥军东征”、“排兵布阵”等军事语言被应用;赛中,媒介书写着激烈的拼杀场景,“厮杀”、“打乱阵脚”、“突破防线”、“掩护”等对抗性语言频繁出现;赛后,媒介进行“战报”分析,“前方消息”、“铁血英雄”等战事辞令又被引用。另外,教练为“帅”,球员为“将”,逆境中挽救比赛曰“救主”,这些冷兵器时代的兵家用语已经成了体育报道日常语言。
  英雄情色间的娱乐叙事。体育报道一直与绯闻等联系在一起的。体育报道内容或进行性暗示,或直接利用性辞令来叙事,如“清纯玉女 展曲线诱惑”、“穆雷女友风情万种 当众拥抱帅哥不避人”等。幽默、煽情、夸张、独家、时尚等风格陈述都在营造一种娱乐化效应。
  亲切直观的拟物叙事。体育报道往往利用某个动物来称呼某个球星、某个球队或者某次比赛这样的拟物化叙事方式,比如“魔兽”霍华德、“飞鱼”菲尔普斯、“狼王”加内特、“小鱼”费舍尔、“大鲨鱼”奥尼尔、芝加哥公牛队。每种动物都有各自天生的运动本能,体育叙事借助拟人化叙事,可以形象地概括球星主要特征,也方便观众接近与识记。
  “共同在场”的空间叙事。“共同在场”不是对某个实体确定的坐标体系的界定,而是这些积极活动的实体情境的定位。媒体进行体育赛事直播时,也积极汇总两个球队之外的球员新闻和场外花絮,创造一种“缺席的在场”。2009年NBA总决赛虽然在湖人队和魔术队之间进行,但其它已经出局的球队故事和明星故事仍被媒体不断报道。球星的绯闻、对骂、转会、观战都为总决赛体育报道营造了一个丰富的信息场。
  二、“弥漫的受众”:与体育赛事、媒介呈现一起“表演”
  在全球媒介生态环境的转型下,“景观—表演”作为一种受众研究范式,被提了出来。“景观—表演”范式将消费与认同的观点纳入受众研究,重视受众在媒介消费行为所展现之自我形象的寻觅与建构。可以说,现代社会受众研究远远超脱了“使用”和“对抗”内涵,人们更多地是试图从媒介影像消费行为中获取愉悦,找寻在现实中失落或被分割的自我。Abercrombie与Longhurst认为现代社会人人都是观众。由于当代媒介影像的日趋复杂,媒介影像消费的泛滥和日常生活商品化的趋势,景象表演被视像放大,人们难以摆脱媒介影像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①他们提出“弥漫的受众”(the diffused audiences)概念,并指出“弥漫的受众”是由景观(spectacle)和自恋(narcissism)共同塑就的。
  1、“景观”与“自恋”:那些“迷”们不仅是在“看”
  景观原指一种被展现出来的可视的客观景色、景象,也意指一种主体性的表演和作秀。它具有“看与被看”、“观看凝视与公开展示”双重意涵。景观社会说的是世间万物不仅是存在的,或是被拥有的,更是被注意的,世界成了一种表演与展示,人类万物为了被凝视而表演。越来越多的大众媒介制作者为了受众的凝视而策划景观。不过,Abercrombie与Longhurst认为这些痴迷的观众并非被动与默从的,而是参与景观生产,并想象性地进行表演。
  “自恋”一词,源自希腊神话纳赛塞斯(Narcissus)的故事,美男子纳赛塞斯爱上自己的水中倒影,整日坐在水边观赏自己身影而饿死,死后化为溪边的水仙花。学者用“自恋”描绘的是,当今大众传媒创造了一种景观,帮助现代社会受众投射着自我欲望。②这种“自恋”包括对他人(如明星偶像)形象的爱恋,包括想象性的在他者的凝视下表演,而人们成为自我与他人表演的鉴赏家,在模仿、反思、想象他者的自我形象中建立另外一个自我。
  2、体育“观看”与受众“表演”的两种方式
  “现场围观”和“媒介观看”是现代体育比赛两种主要观看方式。“现场围观”可以看到比赛全过程和连续性,人们可以经历各种各样的时刻和差别,可以与涌动的人群相接触,感受现场的呼吸与脚步。“媒介观看”是借助媒体所进行的观看,媒体随时游弋于赛场内外,用上帝全知的视角为体育领域建造一个想象世界与象征空间,这一空间内容都来自现场,但是任何人在现场都不可能完整看到。③
  具体来说,体育“迷”们比赛现场的任何表演本来都是处于“隐秘”状态的,他们自己看不到自己的演出,或只是被身边的少数观众看到,如此演出最大的意义是在现场氛围下与大家一起助威呐喊,宣泄平日里的压抑。而一旦现代影像设备介入,则会出现了另外一番景象,这些观战的主体则成了体育比赛活动的一部分,那些富有激情的、扮相各异的球迷们、观战的非参赛明星同赛场运动员一道成了体育赛事的主体,一同进行表演,成了媒介景观的素材。那么,“媒介观看”方式下的受众又如何表演并获得认同呢?通过自己或者他人的事件叙述,人们建构自我认同,反复对比进行修补、强化,获取自我满足。
  体育报道“江湖叙事”策略满足了球迷们对男子气质的追求。在观看体育比赛报道或者现场赛事转播中,球迷们逐渐地将自己融入了媒介营造的体育空间,江湖场域中的忠肝义胆、侠骨柔情都在如此的虚拟体育空间中被反复复制,从而让在现实社会遭遇挫折的人们在江湖的叙事中寻找到动力,并进行自我重塑。2009年5月5日,火箭客场迎战湖人,巴蒂尔在第二节就已经拼得头破血流,姚明在撞伤了膝盖之后拒绝接受队医检查就坚持返场,最终以100:92战胜湖人。“满面血流如战士勋章 巴蒂尔演绎精彩艺术防守”、“阿泰:将强硬进行到底”、“巴蒂尔血洒赛场勇堵枪眼 斯科拉抢板掩护甘当蓝领”,这些既是大众传媒给这些体育英雄们的“加冕”,也在球迷们那里营造了一种自强不息、奋勇拼搏的精神共鸣。
  3、网络空间里的“迷”们行为
  如果赛场欢呼体现受众一种参与的热情,那么受众媒介观看时的所做所为则是一种自我张扬和寻找家园的心理呈现,而这种呈现主要是在网络体育空间中得以展现和发挥的,体育受众们根据自身经验接受信息、解读信息、制作信息、投射自我、展演自我。比如,在复旦大学日月光华BBS篮球版这样一个网络空间里,受众已经不仅是普通的消费者或者迷群,还是小型的生产者。大家积极地参与阅读,设置话题、发表意见,让自己融入网上情境,把自我投射到某一球队或者某一个球星身上,多方搜集赛事和球员信息材料作最大程度地完善,并解释相关内容与意义。网络还聚集了“意见与品位的意外相逢”,许多受众在此碰见了“趣味相投者”,形成了一个共同体认同,或者观看别人的发言、跟贴、制造表演,或者想象在别人的凝视下进行自我发言、跟贴等表演,而一旦获得他者的赞同与支持,那种在现实激烈竞争环境中难以实现的个人价值感油然而生。于是,这些迷们都成了表演的主体,希望被看见,为了看见而努力表演,表达自我。
  结语
  大众媒介在呈现体育比赛、社会事件等时,弥漫受众对叙事的认同与建构。当然,受众对作为想象的媒介资源是有选择的,篮球迷喜欢篮球赛事,足球迷喜欢足球赛事,某明星迷喜欢某明星的“一举一动”。再者,所谓“伪球迷”其实并不“伪”,只是他们把自己投射到某项运动或者某个球队、球员,当后者退出景观空间时,他们也随之退出。火箭在输给湖人止步西部半决赛时,复旦大学日月光华BBS篮球版明显“冷清”,留守的多是那些把自己一切心理关照投射于篮球运动本身的迷们。当前体育新闻叙事的选取应该关注两点:一是媒介融合现状。受众们在观看电视和网络电视时,都寻求一个网络公共平台进行评点、表演,个中的魅力甚至不输于比赛本身。二是受众不仅是简单地接收或者根据自我经验进行阅读。在生活节奏加快、市场利益驱动和娱乐盛行的现代社会,“景观—表演”范式是对受众行为的较为恰当的描述。
  
  参考文献
  ①S.V.Srinivas:Book reviews an-
  d notices:Nicholas Ambercrombie and Brian Longhurst,Audiences: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performance and
  imagination.Contributions to Indian Sociology,Feb 2000;vol.34:pp.153
  ②张玉佩,《从媒体影像观照自己:观展/表演典范之初探》,《新闻学研究》,台北,82期
  ③[法]乔治·维加雷洛:《从古老的游戏到体育表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生;指导老师: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师王华)
  责编:姚少宝
其他文献
【摘 要】围绕重大现实问题进行选题策划、宣传报道的主题宣传历来是主流媒体的重要任务,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好抓手,容易形成宣传的亮点。新徽商是安徽财经媒体一项长期性主题宣传,面对媒体融合的大背景,必须充分利用全媒体,如纸质报刊、网站、微博,或者智库、论坛等多种形式关注和传播宣传内容。在宣传的过程中,要运用系统思维、整体思维,通过对新徽商各宣传要素的集中推进,使得多宣传平台相互关联配合,搭建集成式整体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原教育部副部长柳斌同志在《当前德育的几个问题》中指出:“讲教育就必须重视德育,德育应该是全面发展方针中首要的问题。”在学校教育中,音乐学科除了具有与其他学科共有的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外,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审美情趣等方面,还应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写道:“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
联合国大辩论的传统就是语言的战争,会场就是战场,寸土必争,寸言不让。  在纽约的联合国大会厅里,中日两国代表正在言辞激烈地辩论,双方针锋相对,毫不相让。这是今年9月27日联合国的一场一般性辩论答辩会,双方各自阐述关于钓鱼岛领土争端的立场并驳斥对方。  在联合国的历史上,气氛火爆、言辞激烈的答辩时刻都在发生,甚至恶语相向、行为过激也并不罕见。应该说,联合国大辩论的传统就是语言的战争,会场就是战场,寸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实验前,可怜的只有11个月大的小阿尔伯特很愿意同一只白鼠玩耍并敢用手抚摸它。实验开始后,每当他用手抚摸白鼠时,实验者就在他背后用铁锤猛击铁板使其发出较大的声响。没多久,他就形成了对白鼠的恐惧,一看到白鼠就露出害怕的表情。继而,这种恐惧反应又泛化到别的东西身上,如白兔、带绒毛的玩具、毛皮大衣。  可以想象,这个可怜的小人儿长大以后,尽管知道这些毛茸茸的东西并
唉!小斌身上又添新“伤”了。不用说,这肯定是女生们下的“毒手”。据我的观察与分析,男生们被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情况一:男生们没事儿找打。有某些极度无聊的男生故意没事儿找事儿地招惹女生们,招数如下:第一种方法就是打某个女生一下,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跑得老远,等待着女生的“追捕”。曾经总被男生们欺负的女生们当然咽不下这口气,自然得冲上去发泄一下。结果呢?男生们当然是搞得“全军覆没”啦!还有一
长途汽车上,我被一阵争吵声搅了好梦。一个老头正对着前排的小两口破口大骂。  “怎么了?”我询问旁边的乘客。  “那老头中途上的车,站了一会儿忽然就不高兴了,开始指责那对小两口没给他让座位。”一旁的乘客满脸鄙夷地看着老头,“那小两口还抱着孩子,看着也就几个月大,凭什么给他让座。”  “也许是个精神病。”我嘟囔了句。  “你们俩一点同情心都没有,就看我站着都不肯让个座。”  “对不起,对不起。”小夫妻
近几年,许多社队和个人,采取多种形式,办超了幼儿园、托儿所,对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减轻农民的家务拖累、促进生产,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受到群众的欢迎。但由于幼儿身体发育不完善,缺乏生活经验,又喜欢活动,如果大人有所疏忽,就很容易发生事故。为了防止农村幼托发生意外事故,应该做好几项工作:  1,幼儿应由家长或教师接送,特别是刮风下雨更应做好护送。  2,保教人员不能离开工作岗位,孩子活动时要做好护导工作,
【摘 要】“南京大屠杀”作为电影的题材,仿佛永远不会过时。可能是其本身蕴含的苦难、悲壮、爱国,抑或是人性的东西息息相关的原因。《南京!南京!》与《金陵十三钗》是最近的反映这一历史事件的两部影片。笔者试从第六代导演与第五代导演的这两部影片,结合伽达默尔的历史与偏见的关系,就两部电影之影像语言、思想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通过对两部反映特定重大题材的影片,两位导演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其异同。 
【摘要】党报作为我国的主流媒体,不仅为人们提供权威的消息报道,更重要的是给人们提供思想、观点和观察、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这个承载思想和观点的载体主要是党报新闻评论。党报新闻评论必须坚持党性原则,承擔着高举旗帜、引领导向的职责,还要遵循新闻传播的一般规律。党报以权威深刻的政论,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给广大人民群众,使之成为行动的自觉。同时,以生动有力的时评,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问题反映
有个美国青年曾就读于西点军校,可在校学习期间他平庸至极,所以很快离开了那里。  1846年他参加了墨西哥战争,在战场上的表现也很平常,直到1848年战争结束,他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兵。此后他便在军中供事,在1854年才达到上尉军衔,可由于酗酒和做事欠考虑,很快被军队解职回家。  回到密苏里后他成了一个农民,可是土地贫瘠,加上他的懒惰,他根本养活不了家人。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盖勒拿镇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