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现状与发展趋势调查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ij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对朋辈心理辅导的认同与需求对民族地区高校正确开展朋辈工作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朋辈辅导员和普通大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被调查者对朋辈辅导工作认可度较高,民族对朋辈辅导员的选择影响较大,尤其是蒙古族学生更倾向于求助于本民族的辅导员,朋辈辅导员自我效能感不高,在专业知识和自身发展方面进一步加强培养。
  【关键词】朋辈辅导 朋辈辅导员 少数民族
  【基金项目】本论文由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资助,项目编号为NJSZ1505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239-03
  朋辈心理辅导(Peer Counseling)起源于20 世纪60 年代的美国学校心理教育,到上世纪末在欧美等国家广泛推行,它可以理解为非专业心理工作者接受一定的培训,作为帮助者向同龄人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被引入我国多所高校,并作为高校心理教育的重要补充得到了迅速的推广。有统计显示,至2009年全国已有超过60%的高校建立了朋辈辅导员制度,这一数据充分证明了其重要价值。从2008年开始,呼伦贝尔学院逐步全面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也由心理学专业人员、辅导员、班主任等群体进一步延伸到朋辈之间,使按标准配备的专业心理教师的辐射作用发挥到最大。纵观以往相关研究发现,对我国民族地区高校朋辈辅导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调查研究相对缺乏。本研究从多民族聚居区大学生对朋辈辅导民族倾向性、认同度、朋辈辅导人员的自我效能感,以及对朋辈辅导服务内容的倾向性进行调查,探讨民族地区高校朋辈辅导现状与发展趋势,以期为民族地区高校进一步推动朋辈工作发展提供依据。
  一、研究方法与对象
  (一)研究对象
  按照班级对呼伦贝尔学院全日制本科生进行抽样,发放大学生朋辈辅导现状与发展趋势(普通学生版)问卷150份,基本有效问卷130份,占总数的86.7%,女生86人,男生44人;通过分层随机抽取校级和院级的朋辈辅导员,发放大学生朋辈辅导现状与发展趋势(朋辈辅导人员版)问卷150份,基本有效问卷135份,占总数的90%。女生88人,男生47人。
  (二)研究工具
  自制大学生朋辈辅导现状与发展趋势的调查问卷,问卷分为普通学生版和朋辈辅导人员版,采用匿名现场填写的方式,按照统一的要求进行调查。所得数据用SPSS 13.0来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朋辈辅导员的民族比例及倾向
  对朋辈辅导人员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其中汉族为82人,占朋辈人员总数的60.7%,蒙古族为48人,占朋辈人员总数的35.6%,其他民族有满族3人,回族1人,达斡尔族1人,占3.7%。蒙古族中能够用本民族语言交流的有35人,占蒙古族朋辈辅导员的72.9%,占朋辈人员总数的25.9%。对普通学生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其中汉族为69人,占学生总数的53.1%,蒙古族为61人,占学生总数的46.9%。蒙古族中能够用本民族语言交流的有39人,占蒙古族学生的63.9%,占总人数的30%。
  从表1可知普通学生中更愿意向本民族的朋辈人员倾诉、寻求帮助的比例为73.8%,其中有47名蒙古族学生选择了更愿意向本民族的朋辈人员倾诉,占77%。由表2可知,普通学生选择向朋辈人员倾诉、寻求专业帮助时所考虑的因素,排在第一位的因素为“较强的心理专业知识技能”,有73.1%人次选择了该因素,53.1%人次选择了“积极乐观的品质”,排在第三位的因素为“有较为相似的生活经历”占50%,43.8%人次选了“能够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交流”,20.8%人次选择了“民族”。除专业知识外,民族、语言、生活经历相似,都是学生选择朋辈辅导员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在普通学生中有73.8%的学生认为选拔与配备应该朋辈辅导人员时应考虑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而78.4%的朋辈辅导人员同样认同以上观点,在蒙古族朋辈辅导员中有14人非常认同朋辈辅导人员选拔与配备用考虑少数民族学生比例,20人认同,总共占所有蒙古族朋辈辅导员70.9%。
  (二)朋辈辅导工作的必要性
  本调查从多个角度来考察大学生对高校朋辈辅导工作的认同(见表3、4),结果发现,87.2%的调查者认同或者非常认同高校推广朋辈辅导,10.2%持中间态度,持否定态度的只有2.6%,认为朋辈辅导有助于能够促进学校心理教育的人数比例为83.8%。说明大学生普遍认为朋辈辅导工作具有其自身价值。
  (三)普通学生对朋辈辅导工作的认可度
  本调查还考察了普通学生对朋辈辅导工作的认可度,从表5可见,有14.6%和17.7%的学生愿意向朋辈辅导员寻求帮助,另有45.4%的学生持中立态度,22.3%的学生明确表示不愿意,而当问及“朋辈辅导员主动向你提供帮助时,你是否会接受?”,有88.5%的学生表示愿意接受,只有11.5%的学生拒绝辅导员的主动帮助,这说明大学生并不排斥朋辈辅导员的介入,但有时需要朋辈辅导员主动自发地提供帮助,在朋辈辅导人员和普通学生中,调查“对周围人接受专业咨询师或者朋辈辅导员的辅导和帮助的看法”,朋辈辅导人员中有13.3%的人对寻求专业心理援助有着错误的认知,35.6%的人对此无任何看法,51.1%的人持积极肯定的态度,与之相对应的在普通学生中的比例分别是27.7%,50%和22.3%,由此可见,在普通同学中对心理援助存在污名化的现象较朋辈人员更为严重,也侧面说明朋辈辅导人员对心理学相关知识和概念更为清楚,对心理援助有着更准确科学的认知。
  (四)朋辈辅导人员的自我效能感
  对朋辈辅导的自我效能感进行调查,从表6可见有77.8%的朋辈辅导员碰到心理困扰时愿意与其他朋辈辅导人员进行沟通,这说明朋辈辅导人员对其它辅导员的工作表示认可和信任,但涉及评价自己的工作表现时,只有13%和30%的人认为可以达到优秀以及良好,有60%的认为自己的工作表现一般,另有9%的人认为自己工作较差,2%的人认为自己无法胜任工作;从表7可见8.1%的辅导员认为自己为求助者提供了很大的帮助,24.4%的人辅导员认为自己对求助者有所帮助,57.8%的辅导员认为对求助者的帮助程度一般,另有8.1%和1.5%的辅导员认为自己对求助者帮助很小或者完全没有帮助。进一步考察影响朋辈辅导员工作绩效的原因,发现59.3%的人认为自己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17.0的人认为自己空余时间较少,40%的人觉得自身性格不够完善,你认为哪些因素影响了你的朋辈辅导工作績效   (五)朋輩辅导专业训练倾向
  从表8可见,在全部调查对象中有67.6%的人认同朋辈辅导员必须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才能胜任,16.6%的人持否定态度;不同的调查群体也存在差异,相较于普通学生,朋辈人员对系统培训的认可度更高,在是否有必要开设系统朋辈辅导培训课程的调查中,有76.3%的人朋辈辅导员持肯定观点,只有8.9%持消极观点。而对培训频率进行调查,发现朋辈辅导人员认为如果开设相关的培训,有13.3%的人对培训非常迫切,希望能够一周一次,有33.3%的人希望能够两周参加一次培训,41.5%的人希望一个月参加一次,11.9%的认为一学期一或两次就可以了,这说明朋辈辅导员的对自身的专业素养的提高有着强烈的需求。本研究还调查了朋辈辅导员认为应该应具备的素质,排在第一位的是工作态度,占朋辈辅导员的80%,其次是善于交流,占朋辈辅导员的79.3%,再次是积极的心理品质,占67.4%,第四位是责任心,占60%,朋辈辅导人员根据实际工作经验,认为周围同龄人向其倾诉最多的是人际方面的问题,占71.1%,排在第二位的是情感问题,占57%,挫折压力、学习以及就业分别占41.5%、36.3%和34.1%。
  (六)朋辈辅导服务内容倾向性
  从服务内容来看,结果发现在朋辈辅导人员中有54.1%的人次选择了趣味心理活动,52.6%人次选择了收集心理动态,还有48.1%的人选择了团体辅导,其次主要选择了新生适应训练(43.7%),个体辅导(34.8%)和配合学校宣传普及知识(34.1%);以上服务内容在普通学生中选择的比例为趣味心理活动63.1%、收集心理动态33.1%、团体辅导66.9%、新生适应训练 47.7%、个体辅导15.4%和配合学校宣传普及知识41.5%。对朋辈辅导服务内容的喜爱度进行调查,发现在朋辈辅导员以及普通学生中排在第一位的均为心理电影赏析,有75.8%人次选择了这一选项,其次均为团体辅导、素质拓展,占59.2%,个体辅导选择人数最少,占16.2%。
  三、讨论与思考
  (一)高校朋辈辅导的现状分析
  1.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朋辈辅导员认可度较高
  朋辈心理辅导近十年来在我国高校逐渐得到重视,各种形式的朋辈辅导工作迅速发展。但总体而言,我国朋辈辅导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仅停留在借鉴运用阶段,尚未真正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国情进行本土化的研究和实践,尤其在多民族聚居地区,高校朋辈辅导工作与少数民族学生特点相结合等方面还有待完善。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朋辈辅导员和不同学生普遍认同应配备少数民族朋辈辅导员,并且在选择朋辈辅导员时,民族,语言和相似的生活经历都是广大学生考虑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蒙古族学生中高达77%选择了蒙古族朋辈辅导员。
  2.大学生对朋辈辅导制度的设立普遍持支持态度,但对目前开展的具体工作认可度不高
  朋辈辅导员和普通大学生对朋辈辅导的作用和意义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普遍赞同高校推广朋辈辅导。但仅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愿意主动向朋辈辅导进行求助,“朋辈辅导员主动向你提供帮助时,你是否会接受?”有88.5%的学生表示愿意接受朋辈辅导员的主动帮助,这说明大学生并不排斥朋辈辅导员的介入,但有时需要朋辈辅导员主动自发地提供帮助。在朋辈辅导人员和普通学生中,有着部分人员对寻求专业心理援助有着错误的认知,并且在普通同学中对心理援助存在污名化的现象较朋辈人员更为严重,也侧面说明朋辈辅导人员对心理学相关知识和概念更为清楚,对心理援助有着更准确科学的认知。
  (二)高校朋辈辅导的发展趋势
  1.民族地区高校应注重对少数民族朋辈人员的选拔和培训
  内蒙古自治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内蒙古自治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全区共有55个少数民
  族,除了汉族以外,蒙古族人口最多,占全区人口的17.11%。而蒙古族大学生是蒙古族中的特殊群体,是推动蒙古族前进和发展的骨干力量,加强蒙古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蒙古族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利于高校的和谐稳定发展。而蒙古族朋辈辅导员具有语言优势、更易与本民族的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其自身经验更易被蒙古族学生借鉴和套用,因此设立和培训蒙古族朋辈心理辅导员是加强蒙古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2.专业培训与自身成长相合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三分之一的朋辈人员认为自己的工作表现较好,可见朋辈辅导员对自身工作满意度不高,朋辈辅导人员迫切需要进一步培养。朋辈辅导员的培养应将自身获得成与掌握一些常用的心理辅导技能相结合,从而可以为同伴开展必要的心理支持与辅导。对朋辈辅导员的培训既要体现系统性,又要具有针对性。针对不同朋辈辅导队伍,结合蒙古族文化民俗,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吸引更多的蒙古族学生参与进来。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推进朋辈辅导发展
  除了传统的课堂教育,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已成为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知识的有效途径。朋辈辅导工作应提供多方面服务,不单是提供一对一的个体辅导和收集大学生心理动态的需求,朋辈辅导人员及广大普通学生更倾向于参加趣味性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团体辅导、素质拓展训练,观看心理学电影等,可引发学生对心理学产生兴趣,潜移默化地学习心理学知识,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英国,黄磊.大学生朋辈辅导及其实施[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02(3):11-13.
  [2]童成乾,朱敏兰.蒙古族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3):47-51.
  [3]程素萍,张艳.高教园区朋辈辅导的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6):1-6.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的数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所谓情境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又计划地使学生处于一种类似真实的活动情境之中,利用其中的生动场景与教育因素综合的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教育与发展的一种教育方法。在教学中,创设适宜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是提高数学教育
期刊
【摘要】凡在第一线的老师都感到语文难教。难在哪里?也许不在于一篇课文,一节课;难就难在要学生学语文像学数学等其它学科一样保持浓厚的兴趣,乃至自发地去学习、去探究。如何让学生也从语文课中体会到一种自信和自豪,从而不经意间就喜欢上了语文。我想,最关键的便是要让语文课堂鲜活起来。为此,我作了下面几点尝试和探究。  【关键词】感悟文本 自主学习 课前活动 我话我思 自由辩论 积累探究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192-01  有句俗話说“板上钉钉”,意思是既成的事情,已经无法改变。但是,通过几年的作文教学摸索,尤其是去年承担《初中语文学本课堂情境创设策略研究》课题,着手作文教学情境创设研究以来,我觉得要写出好文章就要敢于向“板上钉钉”叫板,善于重新修改,把所谓优秀的文章中的“锈钉”、“不牢固的钉子”给拔出来
期刊
【摘要】玩中学学中玩是新教育形势下形成的一种符合学生心理的教学方式,其能够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以及充满乐趣学习环境,并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提升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最终促进学习效益的提升。本文就“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玩中学学中玩 小学数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
期刊
【摘要】《职业汉语》课程诞生于课改的潮流当中,它突出“职业”二字,具有较强的职场导向性。在高职教育“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观下,如何切实提高学生在职场中的汉语运用能力成为每一个本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尝试从一线教学实践出发,刍议发现教学法在《职业汉语》课程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职业汉语 发现教学法 应用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期刊
【摘要】在追求快速高效的背景下,本文提出给初中生一场慢写作的教学思路。旨在改变学生对写作的理解,树立一种让写作为我所用的意识,明确人生的路上需要文字为伴。慢写作对于教师提出不一样的要求,思想心态能力水平都要做出改变和提高。在具体的探索方面,重在培养“多心”和“多维”的思考方式;训练学生的语言习惯;开发教材中文本的写作资源,进行“肢解”式写作练习。  【关键词】慢写作 多心 多维 语言习惯 “肢解”
期刊
【摘要】在初中阶段,学生写作时所选体裁多倾向于记叙文。而多数学生的记叙文的情节仅是轮廓,缺乏典型的细节,干瘪瘦削,不见血肉与性灵,读之令人顿感索然。针对这种弊病,从教者就需教授学生运用细节描写来丰富文章内容,提升作文的感染力。但细节描写若运用不当,反而会弄巧成拙。欲发挥细节描写“以一孕万”、“见微知著”的功效还需规避几处误区。本文便是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依托,浅谈如何在作文中准确地运用细节描写。
期刊
【摘要】班主任不仅是班级各项事务的管理者,更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引导者,因此,班主任除了要掌握基本的管理和教学技能以外,也必须不断转变自身理念,做到用情管理,用心育人。本文主要对高中班主任在用情管理以及用心育人这两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深入探析,以期为高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用情管理 用心育人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
期刊
【中圖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242-02  学生晓凯能来看我让我十分高兴,要知道他当年可是我班上驰名全校的混世魔王。我与他的师生情谊是在斗争中建立的……  你能想到晓凯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吗?竟然是“你别碰我……”那是我刚接他们班的时候,他是让所有任课老师都头疼的问题学生。“胡老师,你看看你们班的这个学生!课堂上不但自己不听,而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对于学生的教育要求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教学内容逐渐增多,要求学生在学科学习时也要做到全面发展,教师的教学任务也有所加重,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要注重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并且由于在传统教学中,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进程拖沓,在进行教学改革时尤其注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由于过于人们对于美术课的不重视,导致美术课程被教师与学生所忽略,学生们不能够在美术课堂中得到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