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干骨折术后再骨折原因及治疗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_love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1997年1月~2007 年12月收住股骨干骨折术后再骨折患者23例,男18例,女5例;年龄4~58岁,平均32岁。
  发生部位:股骨中段6例,中上段3例,中下段14例,一侧股骨反复2次2例,发生于原骨折处13例,螺丝钉孔处6例,钢板边缘4例。
  发生时间:取出内固定物4个月内13例,4个月以上4例,骨折愈合还未取出内固定物6例。
  首次固定方法:螺丝钉+钢丝+石膏外固定2例,钢板螺丝钉内固定20例,“V”形髓内钉内固定1例,再骨折中有5例伴有钢板断裂或折弯,螺丝钉拔出。
  再骨折原因:外伤8例,过早负重活动14例,1例钢板螺丝钉电解反应,骨锈蚀严重。
  再治疗方法:①单纯线状骨折无移位,以髋人字石膏固定4例;②切开复位,断端修整并钢板,螺丝钉内固定5例;③切开复位,断端修整记忆合金环抱式钢板内固定1例;④第2项加上取髂骨植骨10例;⑤切开取原内固定物自锁髓内钉固定、自体骨泥、植骨3例。
  
  结 果
  
  骨折均在4~6个月愈合,为预防再次发生骨折,除儿童患者为避免影响生长发育而选择1年取内固定物外,余者均在二次术后2年方取出内固定物。重复2次同一肢体骨折患儿身高低于同龄儿,髋人字石膏外固定患者有不同程度膝关节僵硬、屈膝活动受限,除1例手术股四头肌腱粘连松解外,余均行锻炼恢复正常。
  
  讨 论
  
  生理、解剖因素:从生物力学观点看,股骨是偏心负荷,人体股骨解剖轴与力学轴间呈6°~9°的夹角,骨皮质上应力是不平衡的,人体站立负重时,内侧皮质承受压力比外侧张力大,尤以股骨干中下1/3处为最重。本组14例取内固定物术后患者再骨折即发生于此处,且由于创伤、手术、制动因素造成骨丢失可在数周内出现,并于数月后相当明显,再骨折发生率增大。
  原发损伤与医源性因素:严重创伤、手术内固定及取出内固定,均可造成骨质缺损,使骨质强度受到极大削弱,骨缺损易于产生,骨内应力分布均差,造成骨缺损处应力很高,受力后应力集中,小的负荷也可产生骨折。骨皮质缺损可以使骨干的强度降低70%以上(椭圆形稍好),位于骨皮质处直径为骨干直径20%~30%的孔洞无论有无螺钉,都将使该处骨强度降低50%左右,这些因素对骨折术后及取内固定物术后患者早期活动及活动量、幅度均有不同程度制约与要求。本组5例自原骨折处及内固定螺钉处断裂即源于此。有资料显示钉孔需9~12个月才能完全消失,此外,原骨折内固定物应该置于张力侧而非应力侧,以及骨折类型对内固定物要求也不应忽视。
  手术内固定材料应力阻挡反应:髓内钉固定似已成一种趋势,发生在骨断面或骨与内固定交界面处的应力遮挡现象,可造成骨的强度下降。内植物的应力遮挡效应,使其周围骨骼的负载量减少,引起骨质疏松,钢板螺丝孔处存在的应力集中现象,可导致钢板的疲劳断裂。钢板放置在张力侧最为有效,可产生较好的抗拉效应,而内固定物材料弹性越大,遮挡效应越强,且因应力保护,造成金属板下骨质减少,局部骨强度下降,在固定钢板的两端因其应力集中,在紧靠钢板末端的骨骼易于发生再骨折,特别是在去除钢板后。但此类板源性骨质减少是可逆性的,在固定板去除后3个月可恢复正常。本组23例中13例即发生于4个月内,此因素可能性大。Rozburch等提出一个解决方法:上加压钢板时,一端最后一个螺孔只固定一侧皮质,如此可减少钢板端的应力集中,降低再骨折发生率,或使用自锁髓内钉及髁部倒打髓内钉内固定以避免此类情况发生。
  肢体活动因素影响:内固定物取出后遗留在股骨干上骨孔,会造成骨强度明显降低,而患肢肌内肌力平衡状况不完善,造成骨骼应力分布异常,肢体负重,行走活动时产生的压应力、弯曲压力、扭转应力等作用骨干及钉孔处,以及随着工作、手术后或股骨骨折愈合后肢体活动幅度、范围增大,受伤机会增多,小的创伤即会造成再骨折,骨折线多从钉孔处开始。本组6例即发生于此,故对于不稳定骨折及取出内固定物者,避免过早大量活动,延长负重时间,注意应防护可降低发生机率。
  复查因素:对于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内固定物取与未取出患者,都应进行健康教育,使其对于防护、运动量、定期复查有足够认识,尤其在术后4个月内按时复查,而在拆除内固定物后3个月内再骨折危险尤大,拆除时间应以骨折线消失,髓腔畅通为主,而不在于骨痂生成多少,并应注意内固定金属板、钉或髓内针附近有无因电解而发生溶骨或松弛退缩现象,使用钢丝时应注意金属丝是否与骨面贴紧而起到固定作用。本组1例术后6个月复查骨折线模糊,扶拐下地行走,10个月时疼痛、畸形,复查时再骨折、成角,切开后发现电解反应致螺丝断裂,骨锈蚀严重,以自锁髓内钉+自体骨泥+植骨治愈。
  从以上看出,股骨干再骨折的发生,不仅是某一因素,而是由多种因素相互影响、掺杂、综合作用的结果,合理分析、分型、术式、材料选择等,既可防止再骨折发生,又在发生后得以合理治疗,自锁髓内钉的正确合理使用,仍可取得良好疗效。
  
  参考文献
  1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等.实用骨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36-60.
  2 侯树勋,王继芳,张佰勋,等.现代创伤骨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0.
  3 Rozbrach SR, Muller u,Gautier,et al.The evolution of femoral suaft plating technique, Clinorthop,1998,354:195-208.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讨论多原发性大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2007年8月收治的20例多原发性大肠癌病例资料。 结果:多原发性大肠癌占同期收治大肠癌患者的223 %(20/865),其中同时性多原发癌占081%(7/865),异时性多原发癌占142%(13/865)。所有病例均手术治疗,随访5年者生存率为6364%,随访未满3年者生存率为7778%。结论:提高对多原发性大肠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后的昏迷患者成功置入胃管的效果。方法:将2006年3月~2009年3月行气管切开的昏迷病人120例,根据留置胃管不同的方法,随机分为对照和试验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置管法;实验组采用改良置管法。结果:实验组60例采用改良置管法一次置管成功的有57例,成功率95%;对照组60例一次置管成功26例,成功率43%。可见实验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早期血液灌流术对重症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重症胰腺炎患者20例,首先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在循环相对稳定后即早期给予血液灌流,每次2小时,根据病情重复3~6次。结果: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最多经6次血液灌流后病情均明显稳定。全部病例经内科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早期使用血液灌流治疗重症胰腺炎,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内环境及使微循环稳定,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盐酸多奈哌齐联合银杏叶片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联合治疗组服用盐酸多奈哌齐5mg,每晚1次,合并服用银杏叶片每日3次,每次1片,共12周。盐酸多奈哌齐组单独服用盐酸多奈哌齐5mg,每晚1次。银杏叶片组服用银杏叶片1片,3次/日,共12周。结果:12周后,联合治疗组较单用组MMSE、ADL显著改善。结论:盐酸多奈哌齐联合银杏叶片治疗血管性痴呆较单用盐酸多奈哌齐或银杏叶片明显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甲地孕酮(MA)对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将8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MA加化疗)和对照组40例(单纯化疗),观察两组食欲、体重、KPS评分的变化。 结果:治疗组食欲改善27例(675%),体重增加19例(475%),KPS评分提高24例(60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方法:①对照组:不同病种选用不同的化疗方案肺癌用NP方
期刊
摘 要 目的:评价七氟烷复合芬太尼单肺通气麻醉在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ASAⅠ~Ⅱ级行电视胸腔镜下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复合芬太尼组(S组)和异氟烷复合芬太尼组(I组),每组30例。快速诱导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间歇正压通气(IPPV)。观察麻醉前、气管插管时、插管后5分钟、切皮、术后10分钟及术毕时各时点MAP和HR,同时连续监测SPO2、ECG、中心静脉压、呼气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支气管灌洗术联合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COPD呼吸衰竭合并意识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入住呼吸科的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呼吸衰竭合并轻中度意识障碍的患者46例,给予NPPV治疗,同时根据气道分泌物情况给予1~3次床旁气管镜下支气管灌洗术。结果:经联合治疗后,43例血气指标明显改善,好转出院,3例病情进行性恶化,总有效率93.48%。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肾囊肿在CT引导下穿刺硬化治疗的效果。方法:对两种不同的硬化剂治疗肾囊肿的疗效对比。结果:高渗葡萄糖作硬化剂治疗肾囊肿的有效率100%,治愈率978%,复发率12 %。纯酒精的有效率100%,治愈率896%,复发率35%。结论:两种硬化剂治疗肾囊肿均有较好的效果,高渗糖优于纯酒精。  关键词 CT 硬化剂 肾肿囊 穿刺    资料与方法    2005年5月~200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CT及胃肠钡餐检查在胃肠道平滑肌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平滑肌瘤(4例)和平滑肌肉瘤(11例)作回顾性分析。15例均行CT检查,8例行胃肠道钡餐造影检查。结果:胃肠道平滑肌肿瘤多好发于胃,除直接浸润和远处转移提示为恶性外,肿瘤不规则或分叶状、不均匀强化、中心坏死、溃疡形成以及临近胃肠壁不均匀性增厚提示平滑肌肉瘤可能性大。结论:CT在胃肠道平
期刊
资料与方法    1997年10月~2005年9月收治胫骨骨折患者15例,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17~54岁,平均32岁;交通事故伤11例,压砸伤3例,跌伤1例;单侧胫腓骨骨折13例,双侧胫腓骨骨折2例;闭合性骨折6例,开放性骨折9例;粉碎性骨折12例,斜形骨折2例,多段骨折1例。手术时间:30~80分钟,平均45分钟(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复杂骨折除外)。住院时间14天~3个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