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新型冠状病毒受体结合域IgG定量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验证及应用

来源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nnieche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初步建立抗新型冠状病毒受体结合域(receptor-binding domain, RBD)IgG定量ELISA检测方法,用于COVID-19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生产中原料血浆、原液和成品的效价检测。

方法

将已知的具有中和活性的COVID-19康复者恢复期血浆作为参比标准品,选用RBD抗原包被的间接ELISA试剂盒,采用双对数拟合曲线建立定量ELISA,确定其最佳线性范围;制备室内质控品,并对其进行标定;对该方法进行稀释线性、平行性、准确度、精密度验证。用建立的方法对3批COVID-19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原料血浆、原液及成品进行检测,并与化学发光法及中和实验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确定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稀释倍数1~8、批内准确度88.50%~108.58%,批间准确度100.63%~103.98%;批内精密度3.83%~14.68%,批间精密度5.67%~13.15%;标准品和原料血浆、原液、半成品的平行性好。ELISA效价与化学发光法及中和实验相关性较好。

结论

成功建立抗新型冠状病毒RBD IgG定量ELISA检测方法,可用于COVID-19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效价检测,作为内部放行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2015—2019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双版纳)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进一步预防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5—201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和暴发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西双版纳2015—2019年共报告2 452例流行性腮腺炎,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1.87/10万;男、女性报告发病率比为1.16∶1.00;夏冬季为高发季节;0~14岁人
将鱼鳞用微沸水反复漂洗,去除鱼鳞表面的脂肪,在室温下干燥.将干燥过的鱼鳞与质量分数为85%磷酸(2∶1,m∶m)在550℃下,制备了鱼鳞活性生物炭.研究了鱼鳞活性生物炭对甲醛的吸附性能,并对鱼鳞活性生物炭吸附甲醛的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结果 表明,鱼鳞活性生物炭对废水中的甲醛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在pH=7时,鱼鳞活性生物炭投加量为1.0g,温度为35℃,甲醛的质量浓度为550mg/g,吸附360 min时,甲醛的去除率为92.31%.鱼鳞活性生物炭对甲醛的吸附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其吸附过程可以
以2-氧代哌啶-3-羧酸(2)和3,4-二甲氧基苯胺为原料,通过酸胺缩合反应得到N-(3,4-二甲氧基苯基)-2-氧代哌啶-3-甲酰胺(3),化合物3与三氯氧磷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5-氯-8,9-二甲氧基-1,2,3,4-四氢苯并[h][1,6]萘啶(1).化合物1经1H NMR、ESI-MS和元素分析表征.研究了化合物1的最佳反应条件为:三氯氧磷为反应溶剂、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11h,在该条件下,化合物1收率为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