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髓样抑制细胞的鉴定及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肿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smile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外周血中髓样抑制细胞(MDSCs)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通过抗CD11b、CD33、CD14、HLA-DR等不同荧光抗体组合鉴定SCLC患者外周血中MDSCs的细胞表面标志,分析MDSCs水平与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36例SCLC患者外周血中存在MDSCs,其特征性细胞表面标志为CD11b+CD33+ HLA-DR-,其细胞形态属于单个核细胞.SCLC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群中CD11b+CD33+ HLA-DR-细胞(MDSCs)比例分别为(26.87±6.87)%和(11.04±3.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MDSCs的表达水平与SCLC临床分期、肿瘤转移和治疗情况有关(均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状况及体力状态无关.肿瘤临床分期越晚,MDSCs水平越高(r=0.665,P<0.001);伴有远处器官转移的患者,MDSCs水平越高(r=0.489,P=0.003).SCLC患者治疗后的MDSCs水平低于治疗前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3).结论 SCLC患者外周血中存在MDSCs;MDSCs水平与SCLC临床分期、肿瘤转移和治疗情况有相关性.MDSCs可能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辅助SCLC患者的早期筛查和预后判断.

其他文献
从2000年开始我们引进使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疗效良好.报告如下。
目的 了解南通6县(市、区)乡镇卫生院医生对基本药物制度的评价,讨论不同所有制下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效果.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选取卫生院,对其中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各县卫生局、卫生院负责人深入访谈.结果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如皋市、如东县、海安县3个县(市、区)94.6%的医生认为化验检查数量增加,通州区、启东市和海门市3个县(市、区)23.3%的医生认为工作积极性明显上升.结论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ASC)病人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老年ASC病人的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围手术期死亡6例,病死率15.8%.在中毒性休克6 h内行手术者全部存活,超过24 h 3例,均于术后1~3 d死于中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ASC病人应在出现休克或精神症状之前采用手术治疗,越早手术效果越好,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降低ASC病死率的有效措施;延误手术
目的 探讨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去法(SVM-RFE)分析拉曼光谱在乳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168例手术患者的新鲜乳腺组织标本,其中正常组织51例,良性病变组织66例,恶性病变组织51例,均进行拉曼光谱检测,SVM-RFE方法处理数据,构建模型,马氏距离法判断数据处理方法的优劣.结果 共得到1 800个拉曼光谱,良性和恶性乳腺组织的特征峰出现在1 281、1 341、1 381、
现已报道奴卡菌近40个种,有地域分布特征[1],其中与人类疾病关系密切的有星形奴卡菌复合群、巴西奴卡菌和豚鼠奴卡菌等[2].巴西奴卡菌引起的鼻窦炎病例在中国内地十分罕见,可见有肺部感染和皮下脓肿的报道[3]。
病人,女,30岁.反复右上腹疼痛1年入院.病程中无寒战、高热及黄疸,多次B超检查提示"胆囊多发结石,慢性胆囊炎声像".于2003年3月6日入院,经行相关检查无禁忌证,于2003年3月9日在全麻不插管下行腹腔镜(LC).以带鞘穿刺锥穿刺建立气腹,四孔操作.术中见胆囊位于肝镰状韧带左侧左肝外叶,其周围无炎症粘连,胆囊大小7 cm×3 cm×3 cm,胆囊床较宽,胆囊底部接近正中位置,无内脏反位.遂解剖
目的 探讨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肝细胞核因子1 α(HNF-1 α)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HCC组织、50例癌旁肝硬化组织和7例肝血管瘤旁肝组织中β-catenin和HNF-1α的表达情况.结果 β-catenin在HCC组织、癌旁肝硬化组织和肝血管瘤旁肝组织中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74.0% (37/50)、18.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