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新课程改变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
根据新课程理念并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我探索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现以一堂课为例,与大家学习交流。
教学内容: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内容学习,加深学生对党的认识,进而更加信赖和热爱中国共产党,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2.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也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理解党的执政能力和方式。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观察、分析、评价社会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教学方法:学生合作探究、教师讲授。
学习工具:板卡、粘贴纸、透明胶布、干净白纸等。
时间分配:完成作业时间(25分钟)、教师教材讲授(5分钟)、作业交流和发言(10分钟)。
教学环节:1.要求学生按照就近原则在1分钟内快速形成6~8人一组的团队。
2.各团队进行分工,选出组长、发言人、记录员、资料收集员等。
3.让各组组长领取《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教学设计复印资料并给本组成员每人一份。
4.要求学生完成《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教学设计所有的内容,具体要求:①各团队须在规定的时间里共同完成一份作业。②教学设计上所有内容都要做。③组长要分好工,保证每名成员都有事做。④每名成员手中都有一份教学设计资料,但不准在上面进行涂写,要保证其干净。⑤完成作业时可以充分运用粘贴纸、透明胶等工具把答案粘在作业上。
5.在规定时间完成作业后,由各团队选派的发言人选择一个代表性的题目代表本团队发言,各团队选择的题目可以对上一团队所回答的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但不得重复。
6.结束后,各组组长把本组的作业收上来交给教师,教师根据同学们课堂表面和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学习过程评价。
设计意图:1.突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
2.培养学生学会分工、合作、分享。
3.保证学生全员参与学习活动。
4.培养学生做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5.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6.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7.符合新课改精神,能够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过程性评价。
8.培养学生学会聆听,学会尊重别人。
教学效果:学生积极性较高,全员参与,在轻松而又紧张的时间里既学到了知识,又得到了锻炼。
教学反思:1.自主学习内容的选择应该是不复杂且内容显得有些空洞的框题。
2.任何方法都应该有一个度,不应该反复用。
3.要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探究教学。
4.多次进行探究时,团队成员不应固定不变,且成员的分工也应该不断变化,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和提高。
5.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熟悉,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6.所完成的作业应该突出课程内容,作业形式不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C]
根据新课程理念并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我探索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现以一堂课为例,与大家学习交流。
教学内容: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内容学习,加深学生对党的认识,进而更加信赖和热爱中国共产党,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2.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也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理解党的执政能力和方式。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观察、分析、评价社会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教学方法:学生合作探究、教师讲授。
学习工具:板卡、粘贴纸、透明胶布、干净白纸等。
时间分配:完成作业时间(25分钟)、教师教材讲授(5分钟)、作业交流和发言(10分钟)。
教学环节:1.要求学生按照就近原则在1分钟内快速形成6~8人一组的团队。
2.各团队进行分工,选出组长、发言人、记录员、资料收集员等。
3.让各组组长领取《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教学设计复印资料并给本组成员每人一份。
4.要求学生完成《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教学设计所有的内容,具体要求:①各团队须在规定的时间里共同完成一份作业。②教学设计上所有内容都要做。③组长要分好工,保证每名成员都有事做。④每名成员手中都有一份教学设计资料,但不准在上面进行涂写,要保证其干净。⑤完成作业时可以充分运用粘贴纸、透明胶等工具把答案粘在作业上。
5.在规定时间完成作业后,由各团队选派的发言人选择一个代表性的题目代表本团队发言,各团队选择的题目可以对上一团队所回答的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但不得重复。
6.结束后,各组组长把本组的作业收上来交给教师,教师根据同学们课堂表面和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学习过程评价。
设计意图:1.突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
2.培养学生学会分工、合作、分享。
3.保证学生全员参与学习活动。
4.培养学生做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5.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6.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7.符合新课改精神,能够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过程性评价。
8.培养学生学会聆听,学会尊重别人。
教学效果:学生积极性较高,全员参与,在轻松而又紧张的时间里既学到了知识,又得到了锻炼。
教学反思:1.自主学习内容的选择应该是不复杂且内容显得有些空洞的框题。
2.任何方法都应该有一个度,不应该反复用。
3.要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探究教学。
4.多次进行探究时,团队成员不应固定不变,且成员的分工也应该不断变化,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和提高。
5.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熟悉,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6.所完成的作业应该突出课程内容,作业形式不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