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行教材之前的老教材是以一篇课文为一个教学单位的。到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有了课文整体教学的提法,一改以往逐字逐句的句子解析教学方法,以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应该说在当时是一种有新意的教学观念。但现行教材是以一个单元为教学单位的。但很多教师备课思路仍然停留在一课一备的“课文整体教学”,已经不适应新教材单元话题整体编写的特点。所以,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在备课阶段就要构思、设计好,把一个单元中所有部分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教学来备课。单元整体教学的单元整体教学是从整体出发,使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我国现行的各版教科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英语》均以话题为核心,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要话题开展听、说、读、写活动。本文分析新课程标准下由“英语课文的整体教学”向“单元整体教学”的转变策略,优化课堂结构,对高中英语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单元整体设计,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一、什么是单元整体教学法
对于多数英语教师而言,整体教学法所应用的对象是课文,它提出的背景是教材以“一课一文”的形式编排,提出缘由是反对对课文进行语法翻译式的讲授,而应该对其先进行“内容把握、结构分析、情思归纳”等“意义先行”的教学,尔后再点拨语言知识,以期达到“既见林,又见树”的整体教学效果。
随着教材编排形式以“单元”替代“课文”,单元整体教学法应运而生。与“课文整体教学法”相比,“单元整体教学法”既有一脉相承的教学思想,如意义先行、着重内容、知技结合等,也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因为一个单元不仅仅包括读,还包括听、说、写以及语言知识,所以以“整体观”对待具体的每节有所侧重的英语课,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整合考量,因此也会出现不同的操作。这一点与“课文整体教学”不同,后者基本上就是一种“合—分—合”的具体教学方法,而前者则是一种宏观的指导思想。这种思想可以定义为:以单元主题为线索,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将知识、技能、情感以及思维等层面的内部要素,以及相互结合起来的外部系统时刻放在备课过程的考量之中,使学生对单元主题有深刻的理解并能用英语进行相关交流。
二、在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中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
1.要保证一单元的教学目标能够整体性地达到。在对一单元的内容设计安排中,要全面把握全班学生认识、情感、操作三个领域的特征,要注意每个领域都是一个连贯有序的整体,三个领域之间的目标又相互交织、互为手段。
2.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激励。在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交替发挥作用。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的愉快的力求接近或探究某些事物而进行学习的心理倾向。在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中,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好学深思的习惯,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
3.要坚持课堂教学的交际性原则。许多人在学习说话、表达思想时,常常有意无意地受规则支配。由于过分依赖于语法规则,往往不能灵活自如地表达思想。我们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内化语言规则,摆脱母语到外语的“心译”过程,直接流利地用外语表达思想。单元整体教学必须保证课堂教学的交际性,课堂上不能让学生“各顾各”。
三、英语单元整體化教学处理的实施策略
1.引入单元话题,进行听说训练。可由日常会话开始,逐步引入到与会话内容相关的情景上来。
2.分析课文——进行读、说训练,注意课文的完整呈现。如下:①检查学生的自学能力,回答预习问题;②听录音,回答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同时解决一些疑难;③根据投影片复述,先分段复述后进行综合复述;④朗读课文;⑤分组讨论。对最后一个问题,学生可结合其思维判断能力与语言能力,运用其所掌握的社会信息及其所积累的社会经验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达到一定的高度。
3.巩固课文——知识点操练。如下:①复习课文及其单词、词组,填空(summary of the text);②集中操练课文中的要点,做到精讲多练;③根据文章内容设计对话,在半控制状态下训练学生的实际使用能力,分组进行;④听力训练。
4.欣赏课文——综合能力训练。如下:①用游戏形式:再次呈现课文内容。Say something about the Notco Company;②分组竞赛:比赛哪个组说得越多越好,以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兴趣,积极开动脑筋;③分角色讲述故事: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而不是一两个好学生一说到底,可按组分角色。然后由各组学生根据角色复述课文,看哪个组做得最好;④相关写作:尽量使用所学过的单词、词组;⑤走出课文:布置同步阅读文章,扩展学生视野,训练阅读能力。
四、小结
单元整体教学法是一种宏观的指导思想,可以包括各种教学法。但也正是这种兼容并包,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教学”意识,而且还要具备“课程”意识。前者聚焦“怎样教”,如采用显性演绎,还是隐性归纳。后者则需着力“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整合教材,怎样超越教材等都是课程意识的体现。因此,每位教师要培养自己这两种意识,不断优化教学,实现学生整体全面的发展。然而,任何教学模式都不是尽善尽美的,由于教育所面对的主体的特殊性,需要我们理性对待。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除了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任务的设计对教师提出的挑战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评价和学业测试业是我们今后需尽快解决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一、什么是单元整体教学法
对于多数英语教师而言,整体教学法所应用的对象是课文,它提出的背景是教材以“一课一文”的形式编排,提出缘由是反对对课文进行语法翻译式的讲授,而应该对其先进行“内容把握、结构分析、情思归纳”等“意义先行”的教学,尔后再点拨语言知识,以期达到“既见林,又见树”的整体教学效果。
随着教材编排形式以“单元”替代“课文”,单元整体教学法应运而生。与“课文整体教学法”相比,“单元整体教学法”既有一脉相承的教学思想,如意义先行、着重内容、知技结合等,也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因为一个单元不仅仅包括读,还包括听、说、写以及语言知识,所以以“整体观”对待具体的每节有所侧重的英语课,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整合考量,因此也会出现不同的操作。这一点与“课文整体教学”不同,后者基本上就是一种“合—分—合”的具体教学方法,而前者则是一种宏观的指导思想。这种思想可以定义为:以单元主题为线索,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将知识、技能、情感以及思维等层面的内部要素,以及相互结合起来的外部系统时刻放在备课过程的考量之中,使学生对单元主题有深刻的理解并能用英语进行相关交流。
二、在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中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
1.要保证一单元的教学目标能够整体性地达到。在对一单元的内容设计安排中,要全面把握全班学生认识、情感、操作三个领域的特征,要注意每个领域都是一个连贯有序的整体,三个领域之间的目标又相互交织、互为手段。
2.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激励。在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交替发挥作用。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的愉快的力求接近或探究某些事物而进行学习的心理倾向。在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中,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好学深思的习惯,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
3.要坚持课堂教学的交际性原则。许多人在学习说话、表达思想时,常常有意无意地受规则支配。由于过分依赖于语法规则,往往不能灵活自如地表达思想。我们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内化语言规则,摆脱母语到外语的“心译”过程,直接流利地用外语表达思想。单元整体教学必须保证课堂教学的交际性,课堂上不能让学生“各顾各”。
三、英语单元整體化教学处理的实施策略
1.引入单元话题,进行听说训练。可由日常会话开始,逐步引入到与会话内容相关的情景上来。
2.分析课文——进行读、说训练,注意课文的完整呈现。如下:①检查学生的自学能力,回答预习问题;②听录音,回答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同时解决一些疑难;③根据投影片复述,先分段复述后进行综合复述;④朗读课文;⑤分组讨论。对最后一个问题,学生可结合其思维判断能力与语言能力,运用其所掌握的社会信息及其所积累的社会经验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达到一定的高度。
3.巩固课文——知识点操练。如下:①复习课文及其单词、词组,填空(summary of the text);②集中操练课文中的要点,做到精讲多练;③根据文章内容设计对话,在半控制状态下训练学生的实际使用能力,分组进行;④听力训练。
4.欣赏课文——综合能力训练。如下:①用游戏形式:再次呈现课文内容。Say something about the Notco Company;②分组竞赛:比赛哪个组说得越多越好,以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兴趣,积极开动脑筋;③分角色讲述故事: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而不是一两个好学生一说到底,可按组分角色。然后由各组学生根据角色复述课文,看哪个组做得最好;④相关写作:尽量使用所学过的单词、词组;⑤走出课文:布置同步阅读文章,扩展学生视野,训练阅读能力。
四、小结
单元整体教学法是一种宏观的指导思想,可以包括各种教学法。但也正是这种兼容并包,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教学”意识,而且还要具备“课程”意识。前者聚焦“怎样教”,如采用显性演绎,还是隐性归纳。后者则需着力“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整合教材,怎样超越教材等都是课程意识的体现。因此,每位教师要培养自己这两种意识,不断优化教学,实现学生整体全面的发展。然而,任何教学模式都不是尽善尽美的,由于教育所面对的主体的特殊性,需要我们理性对待。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除了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任务的设计对教师提出的挑战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评价和学业测试业是我们今后需尽快解决的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