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和组织者,但今天仍然以惯用的方式、方法教学,沿袭以往模式,使教学方法呆板单调、枯燥无味,很难适应现代学生的要求。文章就教师在教学中行为的僵化表现形式,介绍克服的办法。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教学行为 僵化 克服办法
1.课的结构僵化
具体表现在课的结构仍然沿袭老一套、老模式。例如:从开始部分到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样分四个部分来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不会按课的内容、学生的年龄、天气情况来进行多样、新颖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克服办法:
认真钻研教材,掌握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打破旧模式。例如:北京市实验小学某教师在给学生上掷垒球课时,打破以往模式,先让学生每人叠一个小纸飞机,然后任学生自由飞飞机十五分钟后,教师集合学生进行本课教材的讲解,即掷垒球的动作要领并做示范,再让学生徒手和持器械练习,发现80%的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本教材的难点及重点,即超越器械和鞭打動作。为此通过上述事例说明,改变课的结构,首先教师要吃透教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开拓,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2.教学组织形式僵化
具体表现在准备活动,队列队形,长期一个模式。如队列队形长期以两列或四列横队出现,活动内容长期是慢跑一至两圈,然后做几节徒手操,而不会按课本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年龄,身体状况,气候条件,运动项目的不同,采用新的队列形式,进行新的准备活动。
克服办法:
打破常用的队列形式和准备活动形式。
例如:弯道跑教学,教师首先画好场地,画一个比较大的圆圈,让学生从集合开始就沿线集合,距离适等,站成圆圈,这样就使学生产生了新颖感。然后进行准备活动游戏(贴膏药),这样既使学生提高了兴趣,又突出了课的主题(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了解了弯道跑的技术。
3.教学手段僵化
具体表现在教学手段单一乏味。例如:在耐力跑教学中,总是采用跑一圈,走半圈或弯道慢跑,直道加速跑等练习。而没有在教法手段上更新,如改变方向路线,变换队形跑,侧身跑,后退跑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克服办法:
针对教材,改变和更新教法。如教师在前滚翻教学中,一开始就让学生自己自由地在垫上做各种动作的翻滚,然后集合学生,对本课教材进行讲解示范。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感。
4.教师示范僵化
具体表现在:教师示范缺乏针对性,示范动作没有体现出教材特点。
克服办法:
针对动作,突出课的重点难点。例如:在上支撑跳跃(跳马分腿腾越)时,
教师示范必须轻松自然,气势饱满。轻松自然是消除学生害怕心理,而气势饱满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拼搏意识。如在跳时,教师示范要有旋风般的推手和稳若泰山的落地,这样既突出了教材的重点,又增强了学生的练习欲望。
要提高教师示范的精美度。教师的示范要美观大方、正确。一个精美的示范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直接的影响,同时对一堂课的整体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如我在同级运动水平几乎相等的两个班,进行跳马分腿腾越不同的示范,甲班采取精确优美的示范,乙班示范时第一次动作失败。示范从开始到若干次,结果都不理想。这样通过两节课教学后,甲班队动作掌握率是85%,而乙班只有60%。通过上述实例可见示范精美度的作用,正确优美的示范,可增强学生学习练习的欲望。
5.教学语言僵化
具体表现在讲解平淡乏味,缺乏生动形象的比喻,没有幽默感,语言节奏感不强。讲到重点难点时,讲解速度不放慢,语言轻重不分,不根据具体情况运用语言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克服办法:
(1)讲解要生动,比喻要形象,重点要突出,节奏感要强。例如:前面说过跳马的分腿腾跃时,教师要讲解时,突出了旋风般的助跑、踏炽热铁的推手和稳如泰山的落地。这样概括,既道出了掌握动作要点和决定动作的因素,又说出了这个动作的难点及重点。
(2)提高教学的语言修养和文化修养。语言是体育教师传授体育知识、锻炼学生技能和进行教育的手段,尤其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主要是进行实际练习,因此,教师的语言要言简意明,深入浅出,主次分明,形象生动。也就是要精讲多练,使用文明的语言,准确的专业术语。例如:在进行前滚翻教学中,教师讲解时要突出四个要点:低头,提臀,团身,滚动。若教师缺乏语言修养和专业术语,就会把所要说的内容说成:低头,提屁股,团起身子,上下肢靠近滚动等。这样就加大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因而影响教学效果。为此,教师要注意提高语言修养和文化修养,不断提高文化水平。
6.教学知识技能僵化
具体表现在知识面窄,信息贫乏,缺少新的理论知识,教学能力低等。例如在教学中不研究当今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所需求的体育知识等,只凭已有的教学知识技能,反复运用于教学,只认主观经验应付教学,还是靠“满堂灌”、“管卡压”来管理学生。
克服办法:
加强理论知识学习,这对于体育教师尤为重要,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开阔视野,不断补充新的知识,提高新的技能。如订阅体育杂志、刊物、信息等。通过阅读、探究来提高自己。
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教育质量关键是教师。同样,体育教师的政治思想、文化修养和业务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决定着学校的教学质量。
7.师生关系僵化
具体表现在:教师在课堂中不讲究说服教育,常用管卡压来维持教学,使师生之间产生对立情绪。例如:某个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教师用粗暴的语言甚至动用拳脚踢打学生,使学生难堪,自尊心受损,导致师生之间关系僵化。
克服办法:
根据大量的资料表明:现代中学生比原来的中学生发育早。这主要是由生活水平引起的。如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发育年龄提前了一岁,即原来是12—15岁,而现在是11—15岁。因而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各个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说服教育。如多用些鼓励的语言。在批评时注意场合。例如给年龄小的多说一些鼓励语言,年龄稍大的进行说服教育。而一些女同学由于更爱面子,因而在批评时要讲究方式方法,尽量减小她们的抵抗情绪,使师生打成一片,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要提高教学质量,除以上的克服办法外,教师还必须加强事业心,树立教书育人的思想,干一行专一行,立足本职工作,不断创新,克服僵化。建立团结进取、互帮互学互研的良好集体环境,开拓教学新局面,为现代体育的发展出谋献力。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教学行为 僵化 克服办法
1.课的结构僵化
具体表现在课的结构仍然沿袭老一套、老模式。例如:从开始部分到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样分四个部分来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不会按课的内容、学生的年龄、天气情况来进行多样、新颖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克服办法:
认真钻研教材,掌握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打破旧模式。例如:北京市实验小学某教师在给学生上掷垒球课时,打破以往模式,先让学生每人叠一个小纸飞机,然后任学生自由飞飞机十五分钟后,教师集合学生进行本课教材的讲解,即掷垒球的动作要领并做示范,再让学生徒手和持器械练习,发现80%的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本教材的难点及重点,即超越器械和鞭打動作。为此通过上述事例说明,改变课的结构,首先教师要吃透教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开拓,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2.教学组织形式僵化
具体表现在准备活动,队列队形,长期一个模式。如队列队形长期以两列或四列横队出现,活动内容长期是慢跑一至两圈,然后做几节徒手操,而不会按课本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年龄,身体状况,气候条件,运动项目的不同,采用新的队列形式,进行新的准备活动。
克服办法:
打破常用的队列形式和准备活动形式。
例如:弯道跑教学,教师首先画好场地,画一个比较大的圆圈,让学生从集合开始就沿线集合,距离适等,站成圆圈,这样就使学生产生了新颖感。然后进行准备活动游戏(贴膏药),这样既使学生提高了兴趣,又突出了课的主题(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了解了弯道跑的技术。
3.教学手段僵化
具体表现在教学手段单一乏味。例如:在耐力跑教学中,总是采用跑一圈,走半圈或弯道慢跑,直道加速跑等练习。而没有在教法手段上更新,如改变方向路线,变换队形跑,侧身跑,后退跑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克服办法:
针对教材,改变和更新教法。如教师在前滚翻教学中,一开始就让学生自己自由地在垫上做各种动作的翻滚,然后集合学生,对本课教材进行讲解示范。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感。
4.教师示范僵化
具体表现在:教师示范缺乏针对性,示范动作没有体现出教材特点。
克服办法:
针对动作,突出课的重点难点。例如:在上支撑跳跃(跳马分腿腾越)时,
教师示范必须轻松自然,气势饱满。轻松自然是消除学生害怕心理,而气势饱满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拼搏意识。如在跳时,教师示范要有旋风般的推手和稳若泰山的落地,这样既突出了教材的重点,又增强了学生的练习欲望。
要提高教师示范的精美度。教师的示范要美观大方、正确。一个精美的示范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直接的影响,同时对一堂课的整体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如我在同级运动水平几乎相等的两个班,进行跳马分腿腾越不同的示范,甲班采取精确优美的示范,乙班示范时第一次动作失败。示范从开始到若干次,结果都不理想。这样通过两节课教学后,甲班队动作掌握率是85%,而乙班只有60%。通过上述实例可见示范精美度的作用,正确优美的示范,可增强学生学习练习的欲望。
5.教学语言僵化
具体表现在讲解平淡乏味,缺乏生动形象的比喻,没有幽默感,语言节奏感不强。讲到重点难点时,讲解速度不放慢,语言轻重不分,不根据具体情况运用语言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克服办法:
(1)讲解要生动,比喻要形象,重点要突出,节奏感要强。例如:前面说过跳马的分腿腾跃时,教师要讲解时,突出了旋风般的助跑、踏炽热铁的推手和稳如泰山的落地。这样概括,既道出了掌握动作要点和决定动作的因素,又说出了这个动作的难点及重点。
(2)提高教学的语言修养和文化修养。语言是体育教师传授体育知识、锻炼学生技能和进行教育的手段,尤其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主要是进行实际练习,因此,教师的语言要言简意明,深入浅出,主次分明,形象生动。也就是要精讲多练,使用文明的语言,准确的专业术语。例如:在进行前滚翻教学中,教师讲解时要突出四个要点:低头,提臀,团身,滚动。若教师缺乏语言修养和专业术语,就会把所要说的内容说成:低头,提屁股,团起身子,上下肢靠近滚动等。这样就加大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因而影响教学效果。为此,教师要注意提高语言修养和文化修养,不断提高文化水平。
6.教学知识技能僵化
具体表现在知识面窄,信息贫乏,缺少新的理论知识,教学能力低等。例如在教学中不研究当今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所需求的体育知识等,只凭已有的教学知识技能,反复运用于教学,只认主观经验应付教学,还是靠“满堂灌”、“管卡压”来管理学生。
克服办法:
加强理论知识学习,这对于体育教师尤为重要,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开阔视野,不断补充新的知识,提高新的技能。如订阅体育杂志、刊物、信息等。通过阅读、探究来提高自己。
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教育质量关键是教师。同样,体育教师的政治思想、文化修养和业务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决定着学校的教学质量。
7.师生关系僵化
具体表现在:教师在课堂中不讲究说服教育,常用管卡压来维持教学,使师生之间产生对立情绪。例如:某个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教师用粗暴的语言甚至动用拳脚踢打学生,使学生难堪,自尊心受损,导致师生之间关系僵化。
克服办法:
根据大量的资料表明:现代中学生比原来的中学生发育早。这主要是由生活水平引起的。如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发育年龄提前了一岁,即原来是12—15岁,而现在是11—15岁。因而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各个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说服教育。如多用些鼓励的语言。在批评时注意场合。例如给年龄小的多说一些鼓励语言,年龄稍大的进行说服教育。而一些女同学由于更爱面子,因而在批评时要讲究方式方法,尽量减小她们的抵抗情绪,使师生打成一片,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要提高教学质量,除以上的克服办法外,教师还必须加强事业心,树立教书育人的思想,干一行专一行,立足本职工作,不断创新,克服僵化。建立团结进取、互帮互学互研的良好集体环境,开拓教学新局面,为现代体育的发展出谋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