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花槐变异新品种繁育技术

来源 :吉林农业·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oveye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阐述了粉红色香花槐新品种的来源,以及其在园林绿化树种中独特的优越性,并介绍了在生产中方便易行的两种繁殖方式:根埋繁育和枝条扦插,以及田间栽培管理方式,为香花槐变异新品种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了可行的栽培技术规程。
  关键词:香花槐;变异新品种;繁育
  中图分类号:S79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7-0111-1
  
  0 前言
  香花槐原产西班牙,于2002年自北京引入甘肃省天水市,并建立了“西北香花槐繁育基地”,共繁育出圃苗木300万株。原引香花槐花色呈紫红色,在天水市引进繁育成功后,2005年紫红色香花槐产生变异品种,其植物学性状与原引进的香花槐一致,但花色呈粉红色,后经四年的精心培育和多代繁殖,其花色性状稳定,经鉴定认为,在无性繁殖过程中,控制花色素的基因发生突变,使花色与原花色发生变异,由紫红色变为粉红色,该品种是自然变异的香花槐新品系。2009年天水市科技局立项,成立《香花槐变异新品种快繁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课题组,对香花槐新品种进行研究与推广。
  香花槐新品种在园林绿化、造林固沙、净化空气、抗城市污染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其树干通直、生长速度快、树冠结构紧密、材质较坚硬富弹性,耐水、耐旱、耐瘠薄、抗旱性能强,花期长、花量多、花粉厚,是理想的蜜源林,被誉为21世纪黄金树,为园林绿化首推速生观赏树种。因此,对粉红色的香花槐变异新品种的进一步繁育,将会为苗木市场增添新的活力,其市场潜力巨大,开发前景极为广阔。
  1 生物学特性
  属蝶形花豆科落叶乔木,株高10-15m,树干褐至灰褐色。叶互生,7-19组片羽状复叶,单片叶椭圆形至卵长圆形,长3-6cm,光滑,深绿色有光泽,青翠碧绿。花序腋生,花粉红色,芳香,密生成总状花序,作下垂状,长8-12cm,可同时盛开200-500个花朵,具有花朵大、花形美、花量多、花期长等特点。粉红色香花槐叶繁枝茂,树冠开阔,树干笔直,树景壮观,全株树形自然开张,树态苍劲挺拔。该品种生长快,开花早,在北方每年5月和7月开两次花。当年树高可达2-3m,两年3-4m,胸径达3cm左右。当年栽树,第二年开始开花,第三年进入盛花期。
  2 繁殖方式
  粉红色香花槐花而不实,无种子可供繁殖,只能靠埋根段、插枝条或嫁接作无性繁殖。
  1.1 埋根繁育
  这是最主要的繁育方法,成活率85-90%。
  1.1.1 备种 选用1-2年生粉红色香花槐主、侧根,直径0.5-1.5cm为宜。春季在香花槐萌动前,将侧根20-30cm处剪断,剪根量不宜超过侧根的一半,以不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及开花。将剪断的根挖出,避免损伤根皮,扦插前可沙藏或埋土,以防脱水。
  1.1.2 整地 育苗地选择土层深厚、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无病虫传染源的沙壤土。
  1.1.3 育苗 4月中旬将根取出,剪成8-10cm根段,顺畦开沟,沟距50cm,深5cm,然后将根段以30cm的株距平放于沟内,覆盖细沙土,浇透定根水,盖好地膜,1个月左右即可出苗。
  1.2 枝条扦插
  1.2.1 扦插 扦插时间与埋根育苗相同,或者稍早。
  1.2.2 选取 直径8-20mm木质化硬枝,剪成15cm长的插条;上切口剪平,距芽包1-2cm,下切口为45度斜口,距芽包5mm,分上、下端以50根为1捆;用50mg/kg生根粉液浸泡下端(也可用“920”浸根处理)3-4小时,捞出备用。
  1.2.3 地膜 整地要求同前,整地后选宽度70cm地膜,铺垄宽60cm,垄距30cm的平膜,按20×20cm的株、行距,将枝条以45°角插入地膜内,每两垄架一小拱盆以增温保墒。
  1.2.4 护理 出苗后及时掏苗、封土,保持床土的温、湿度;高温时揭开棚膜两侧以通风降温;抹掉侧芽,加强肥、水管理,扦插苗当年可长到1-1.5m以上。
  3 栽培管理
  香花槐喜温暖而湿润的气候和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以湿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而疏松的中性土为好,偏酸、偏碱性土亦能适应。香花槐耐寒抗旱,能耐-25至-30℃的低温,北方可露地栽培,栽培管理较为粗放,主要做好苗期管理工作。
  3.1 锄草
  幼苗生长出4-5片叶时,要人工拔草,苗木长至40cm左右可用除草剂除草。
  3.2 苗期管理
  注意掐侧心,一般侧心长至3cm前掐去,以免影响苗木生长。长至60cm左右时,要预防大风导致苗木倒伏,可采用插棍捆绑的方法来预防。
  3.3 施肥
  苗木50cm以上时施肥,用尿素或二氨在雨前抛洒。每隔20d左右施肥一次。
  3.4 病虫防治
  3.4.1 地下害虫 粉红色香花槐种根栽种前,防治地下害虫,用40%甲基异柳磷1000倍液喷雾。
  3.4.2 夏季防治 粉红色香花槐幼苗要预防蝗虫或蚂蚱蚕食主干和嫩叶;进入夏季,注意防治香花槐苗尖和嫩叶部位的黑密虫,常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氧化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
  3.4.3 秋季防治 入秋前后,香花槐根干部位易患腐烂病或线虫蚕食,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和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淋灌防治。
  3.5 幼苗期注意适当浇灌,以免影响苗木生长
  4 移栽技术
  粉红色香花槐移栽宜在秋季落叶后或春季萌芽前进行,栽培时挖穴施足基肥,苗栽好后,填土、压实、浇透水,以后视干旱情况浇水3次左右,确保成活。由于香花槐生命力强,栽植成活率高,苗木勿需带土,栽培成活率可以达98%以上,栽后根据不同的绿化环境定干0.8-1.5m,促进分枝。香花槐生长迅速,开花早,一般栽后第2年开花,栽植当年树高可达3-4m,胸径4-5cm。可根据不同绿化景点采取自然生长或球状修剪。
  
  作者简介:雷荣深(1973-),男,甘肃省天水市农科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栽培育种。
  通讯作者:王德贤(1973-),男,甘肃省天水市农科所农艺师,研究方向:栽培育种。
其他文献
东北土当归是一种食用与药用兼优的经济植物,茎芽可食,根可入药。大田栽植的产量可达600-800kg/亩,产值达1.2-1.6万元/亩,是一项很好的致富项目。文章介绍了东北土当归的繁殖
<正>全省科技行政管理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和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一并召开,这体现了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党组和厅领导班子站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以党风带政风促行
该文通过电化学交流阻抗和腐蚀速率的测试,研究了碳钢的腐蚀行为,并考察了乙二醇对异养菌及藻类的生长影响,认为在被乙二醇污染的冷却水处理中,臭氧处理是一种合适的解决方案。
该文进行了制备的载亚铁阳离子交换树脂对甲基红染料废水的降解效果的研究。通过对比试验验证催化剂活性,进而考察了pH、臭氧投加量及催化剂投加量对甲基红降解效果的影响。结
本文从杏树嫁接育苗和杏品种的高接换头两方面介绍了山杏嫁接改造技术。
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以下简称“创新院”)于2014年11月登记成立,在安徽省和合肥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围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市场化投融资机制等
介绍了水稻稻曲病的病害症状和威因,总结了其综合防治措施,以及为稻曲病的防治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