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围产期常见疾病的临床诊断与防治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c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牛奶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奶牛养殖越发关注。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多的奶源,需要对奶牛围产期出现的疾病进行全面分析,使围产期奶牛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使奶牛数量得到保障,为奶牛养殖业的有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本文将对奶牛围产期常见的疾病进行相应的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从而使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保障。
  关键词:奶牛围产期;常见疾病;临床诊断;防治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
  (1)使用的器材。器材主要有常规手术器械、听诊器、胃导管、保定栏、注射器、体温表、牛鼻钳等。
  (2)使用的药物。一般会使用常用兽药。兽医需要对牛的病情进行全面分析,根据牛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需要控制好广谱抗菌制剂的服用剂量以及服用时间。
  (3)选择的动物。选择兽医门诊接的患病奶牛,经过相应的检查确定奶牛患有围产期的相关疾病。
  2.方法。对患病奶牛进行常规检查,了解奶牛的治疗经过、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等,根据奶牛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治疗。在治疗奶牛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并保留病例,以便对奶牛的治疗进行总结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奶牛围产期发病的原因。奶牛围产期发病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一般将其归纳为外因、内因两种。内因主要包括围产期奶牛生理情况、遗传因素等。外因是指:环境卫生情况、饲养管理情况等。
  (1)奶牛围产期的生理变化。奶牛在妊娠之后,其机体会发生诸多变化,例如血液孕酮浓度提高、卵巢上出现妊娠黄体等。在奶牛的妊娠后期,胎儿的生长速度最快,为了保证胎儿的成长,在母牛生产之前需要停止挤奶。这样不仅可以使奶牛的自身代谢得到保证,而且可以使胎儿的生长需求得以满足。在奶牛妊娠期生殖内分泌系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该变化可能导致圍产期疾病。
  (2)感染因素。奶牛在围产期时可能会患上乳房炎,子宫炎,而流产、胎衣不下等问题也可能导致子宫感染。芽孢杆菌、微球菌属、链球菌属、念珠菌属以及隐球菌属等都可能导致奶牛在围产期发生乳房炎。
  2.浅析奶牛围产期的相关疾病。
  (1)子宫脱出。子宫脱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产后疾病。一般在子宫没有完全脱出阴门时,母牛会频繁的排粪、垂尾,但并不存在其它的症状;在子宫完全脱出之时,子宫会呈现外翻状态,子宫中仍存在胎盘。如果母牛表现出坐立不安可能会磨损胎盘,进而导致子宫出血。
  (2)胎衣不下。母牛生产完之后,胎衣仍然滞留在子宫当中,这种问题也是奶牛围产期比较常见的一种。一般会将胎衣不下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部分胎衣不像,另一种是完全胎衣不下。只有兽医在对奶牛进行检查时才会发现胎衣存在子宫内,或者在奶牛生产的4天后,奶牛从阴道中排出了胎膜块,也可以发现胎衣不下的情况。
  (3)乳房炎。乳房炎一般是指奶牛的乳腺体发炎,其是泌乳性奶牛的常见病。临床上一般将该病分为两种,一种是临床型乳房炎,另一种是隐性乳房炎。
  (4)流产。奶牛的机体发生了生理紊乱或者胎儿出现了生理紊乱就会导致流产,母体与胎儿关系受到破坏后也会导致流产问题。
  三、奶牛围产期常见疾病的治疗措施
  1.子宫脱出的治疗方案。兽医可以利用整复、固定的方法对患病奶牛进行相应的治疗,步骤如下:第一步,使患病母牛横卧,然后垫高后驱,将干净的塑料布置于脱出的子宫下,在进行该项操作时需要佩戴灭菌手套,对脱出子宫进行反复的冲洗,对奶牛损伤的部位给予碘伏;第二步,兽医利用手术将胎衣剥离;第三步,对奶牛的子宫进行再次冲洗,冲洗时可以使用0.9%的生理盐水;第四步,保证奶牛的子宫与阴门同高,在手术结束之后,将子宫送回到奶牛身体当中,在这过程中需要缓慢进行,从而保证子宫恢复原位;第五步,将青霉素钠与生理盐水灌注到奶牛子宫当中;第六步,将阴门内翻处进行相应的缝合,一般缝合两针即可,这样可以使再次脱出问题得以避免;第七步,根据奶牛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药物配合治疗。
  2.胎衣不下的治疗措施。第一点,给予奶牛相应的子宫收缩药,奶牛分娩24小时左右给予该药物,这样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第二点,将高渗盐水注入到奶牛的胎膜与子宫壁之间。为了使胎膜腐败感染问题得到有效预防,等到胎衣自然排出之后,可以将金霉素、土霉素注入到胎膜与子宫黏膜之间;第三点。人工剥离胎衣。兽医使用了以上两种方法后,胎衣仍然没有排出体外时,可以采取人工手术剥离。具体措施是:在手术之前需要对奶牛的外阴部进行清洗、消毒,将高渗盐水注入到胎膜与子宫壁之间,然后进行剥离手术;在手术时,兽医需要正确的使用剥离方法。在剥离子宫角的胎衣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此时兽医可以对胎衣进行轻拉,然后快速的抓住未脱落的胎盘,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成功的完成剥离。进行人工剥离手术时,需要保证安全性,确保子宫内部没有残留胎衣,以免导致奶牛出现继发病。在剥离手术结束之后,需要利用相应的药物对奶牛的子宫进行冲洗,并将冲洗液排出,然后将抗菌、消炎药物注入到子宫内。
  3.乳房炎的治疗措施。乳房炎的治疗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将机体抵抗力不断提高,使病因逐渐消除,从而达到抗菌、消炎的效果。兽医需要根据奶牛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药物,同时需要将挤乳次数逐步提高,使乳房内压和乳房负担得以减轻,在这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饲喂,使奶牛的乳汁分泌情况得到有效控制。
  4.流产的治疗措施。如果流产的胎儿在排出时受到了一定阻碍,兽医应该给予相应的救助,并对奶牛进行相应的产后治疗。如果奶牛有流产的先兆,但是胎儿依然活着,可以将其放置在比较安静的环境当中,对外界的不良刺激进行控制,并注射相应的孕酮。于损伤性流产而言,可以给予安乃近。如果母牛存在习惯性流产史,在流产之前兽医应该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可以给其注射相应的黄体酮。奶牛在流产之后,需要调整饲料,每天给予益母草红糖汤,并保持牛舍的环境卫生,通过这样的方式避免母牛出现感染等问题。
  四、结语
  如果奶牛在围产期患上了疾病,虽然大部分疾病可以治愈,但是部分奶牛仍需要淘汰,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产奶量降低,从而使奶牛养殖产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因此奶牛养殖产业的相关人员需要对围产期常见疾病进行全面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同时对围产期奶牛进行精心的饲养,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围产期常见疾病的发生几率得到有效控制,使围产期疾病带来的损失不断降低。
  参考文献:
  [1]孙乃峰.奶牛围产期常见病的诊断及防治[J].中国乳业,2018(12):50-53.
  [2]靳军阳,闫磊,薛永康,赵玉玺,潘磊,李振亚,皇超英,张震.围产期奶牛的能量负平衡及能量代谢障碍病防治[J].湖北畜牧兽医,2018,39(12):22-27.
  [3]任卫青,周二艳,常瑶瑶.奶牛围产期疾病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J].当代畜牧,2017(12):14-16.
  [4]刘敏跃,李鹏.奶牛围产期常见疾病发病原因的研究进展[J].饲料博览,2012(06):47-49.
其他文献
随着畜牧业的逐年发展,养殖业俨然已经成为支柱产业,而其中的养牛产业也随之呈现出不断壮大的趋势,各地纷纷建造牛场以发展养牛业,但是由于建造水平和防疫措施落实的情况不同,所以每个规模化牛场牛只的健康状况和牛场的经济情况也都不同。因为牛场的建造和防疫情况的落实对于牛场至关重要,所以生产中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主要针对牛场建造的注意事项展开讨论,并且阐述牛场应具备的防疫措施,供参考。  目前,我国牛场的
期刊
摘 要:动物疫病净化是控制和预防疫病发生流行的极为有效的措施,近几年来,规模养殖场逐步开展了动物疫病净化工作,由于疫病净化方案、方法、条件限制,致使动物疫病净化失败,查找分析动物疫病净化失败的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应对措施,提高疫病净化成功率。  关键词:动物;疫病;净化;失败;原因;措施  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和畜产品市场流通,动物疫病发生流行频率不断上升,为全面控制疫病发生流行,提高动物疫病防控
摘 要: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国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健康标准也越来越严格。畜牧业的发展速度提升越快,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就越大。人们越来越重视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系的实施,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系的完善对于兽医防疫工作和技术人员而言会产生一些积极地影响。  关键词: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问题对策  兽医技术的管理能够为畜牧业提供很好的发展保障,而畜牧业的发展也能够带
摘 要:青贮玉米是一种较普通玉米更具营养价值的饲料,是饲养奶牛的主要粗饲料来源。青贮饲料通过发酵不仅能够增加饲料内的各种蛋白,提高其营养性,还能提升奶牛的消化率和适口性,维持奶牛生长过程中的肠道平衡,但是,青贮玉米在饲养奶牛时还是存在一些误区需要饲养人员提高警惕才能确保奶牛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青贮玉米;制作方法;饲喂奶牛;注意事项  青贮玉米是现代奶牛饲养中的优选饲料,青贮玉米除了具备传统普通
摘 要: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其对食品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重视程度也逐渐提升,然而,畜禽疾病经常发生,同时基层兽医在进行疾病防疫的过程中常出现一些问题。本文阐述的主要内容是基层兽医在畜禽疾病防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盲目的用药、药量不合理、用药操作不规范等,同时具体阐述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为畜禽防疫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基层兽医;畜禽疫病;防治误区;应对措施  畜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