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kinwal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是中华名族的灵魂所在,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小学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是传承德育精神的重要方法。德育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除此之外,德育教育还能为学生的未来的学习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本文将围绕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内容与渗透方法展开探讨。
  【关键词】德育教育;文化礼仪;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086-02
  在小学学习中,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是学生所热爱,喜欢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融合德育教育与文化教育,除了完成自身教学内容外,还应该贯穿德育教育于英语教学始终。如果能够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提高素质教育,加强学生的德育素养,学生将在英语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教师也能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内容
  1.文化礼仪
  小学英语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一般都贴近日常生活,有许多日常的礼仪和礼貌用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着重于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如何有礼貌地进行问候打招呼、了解西方的文明礼仪。学生应该自主的进行日常口语训练,在加深英语记忆的同时提高德育素养。
  2.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而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行为习惯的渗透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更大的挑战。教师应该根据不同教育内容灵活的把德育教育渗透其中。例如,在教学中遇到食物的话题时,教师可以教育学生食物的来之不易,让学生养成珍惜粮食的习惯;在对学生进行家人、朋友模块的教学时,可以告诉学生如何和父母交流感情、和朋友友好相处,让学生养成孝敬父母,尊重别人的习惯;在时间内容方面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明白时间的宝贵,让学生知道如何合理的安排时间,使学生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习惯。
  3.社会美德
  在教育中,教师的责任不仅要教育学生如何学习,还应该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社会美德如同美玉,令人神之所向。从小学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就应该注重培养社会美德。在英语学习中,教材中有许多社会美德的内容,比如爱护环境,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等。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美德的养成。英语学科是一门实用型学科,学生在练习口语,进行写作时,教师应该多加入社会美德素材,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不知不觉培养社会美德,让社会美德影响学生的行为,使学生自主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对于教师来讲是一个难题。在教学中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到文化教育中,是教育改革中重要的改革内容。在教育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提高了文化素养,又提高了德育素养。若想有效的进行德育教育,教师要灵活的运用各种方法,使课本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这样,课堂不再是枯燥无味的,学习活动也有了趣味性,学生学习也更加轻松愉快。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有以下几种:
  1.教师要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
  学生在小学阶段,还未形成自身的价值观,已受到他人的影响。而教师作为学生接触最频繁的人,教师的品行会对学生造成巨大影响。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学生对成人的崇拜感,学生会不自觉地进行模仿学习。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该加强自身修养,用自身良好的品行去教育学生。英语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集语言、思想、行为于一身,因此英语教师的品行对学生的影响更加巨大。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是英语教师渗透德育教育于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方法。
  2.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教育资源
  英语本身就是一种语言,它有很强的实用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教育资源,比如一些礼貌用语:“Hello.”“Good morning.”“How are you?” “May I help you?”“I am sorry.”“Please.”等,這些礼貌用语的表达可以加强学生对于礼貌礼仪等良好习惯的养成。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团体合作进行讨论对话等。通过情景对话,使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队友协同合作。这样就可以把刻板的德育教育灵活的融入在有趣的学习中,寓教于乐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良好的素质培养。
  3.加强文化背景教育
  英语是一门外语,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时会遇到涉及到背景文化的知识。教师在背景文化的教学时,应该拓展知识内容深度,挖掘文化背景中的德育教育。比如在学习国家文化时,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国家名字的读写,还可以让学生了解文化背景,适当加入文化的内涵。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再比如学习不同国家的打招呼的方式时,教师可以拓展文化背景,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见识,让学生养成尊重他人的品德。
  三、总结
  教育,不仅仅是教书,也是育人。学生在从小的学习中就应该加强德育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素质教育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小学英语的教育,其知识略微浅薄,此时教师就应该加强德育教育,为未来深层次的教育打好基础,也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发展做下坚实的铺垫,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成长中更加方便也更加积极热情。
  参考文献
  [1]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于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策略[J].萧灿其.英语广场.2017(09).
  [2]当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孙雪,周春玲.山西农经.2017(17).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阶段,是人—生中关键而又有特色的时期,高中学生朝气蓬勃,风华严茂,在各方面都表现出积极向上的趋势。在整个高中阶段,高中学生的心理表现出种种特点。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081-02  一、高一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高一阶段是学生以半幼稚、半成熟、半成人逐步走向成人化的过渡时期,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提高的道德水平,所以学校对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本文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就如何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了有关策略,希望对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083-02  怎样使学生系统的形成道德法制观念,
【摘要】当前我国中学校园中校园欺凌问题时有出现,对中学教育事业的优化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所以新时期在对学校教育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该正确认识校园欺凌问题,加强对校园欺凌处理工作的重视,借助德育教育规避校园欺凌问题的出现,为学生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关键词】校园欺凌;初中生;德育;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084-01
【摘要】经常在各种媒体上看到大城市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国家也在千方百计的解决,划片入学、修建农民工子弟学校等各类措施,让这些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更公平的教育。但是有些客观性的问题却是很难改变的。在这几年的工作当中,对在城镇中念书的农村孩子存在的一些突出的问题,也做了一些积极的思考,同时也做了一些整理。  【关键词】城镇学生;农村学生;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9.2 【文献
【摘要】大学生离开父母的照顾独自在大学生活,都会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会遇到各类问题,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观念,顺利解决遇到的各类问题十分重要。本文以一个女生遭遇情感问题为例阐述了详细的解决办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关键词】心理健康;情感问题;案例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085-02  一、案例背景  小红愁容满面
【摘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师生应建立起合作探究式的关系,为孩子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生态的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还要关注学生性格和情商的培养,既开发孩子的智力又注重孩子非智力因数的培养。  【关键词】生态教育;持久关注;耐心等待;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中图分类号】G56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087-02  常言道“萬事开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