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基质细胞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来源 :中华肿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b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骨髓基质细胞及其细胞外基质成分和基质细胞因子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Sup-B15阿糖胞苷(Ara-C)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

构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Sup-B15与骨髓基质细胞OP9共培养模型。将Sup-B15细胞分为Sup-B15与OP9共培养组、Sup-B15与灭活的OP9共培养组、Sup-B15单独培养组、Sup-B15与OP9共培养液组、OP9单独培养液组和Sup-B15单独培养液组。采用细胞计数盒8法观察不同浓度的Ara-C对各组Sup-B15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ra-C对各组Sup-B15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Sup-B15细胞中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随着Ara-C浓度的增加,Ara-C对Sup-B15细胞的抑制率也随之增强。不同浓度Ara-C处理各组Sup-B15细胞48 h,Sup-B15与OP9共培养组、Sup-B15与灭活的OP9共培养组的IC50分别为0.510和0.339 μg/ml,均明显高于Sup-B15单独培养组的IC50(0.091 μg/ml,P<0.05)。Sup-B15与OP9共培养液组的IC50为0.204 μg/ml,明显高于OP9单独培养液组(0.087 μg/ml,P<0.05)和Sup-B15单独培养液组的IC50值(0.097 μg/ml,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0.1 μg/ml Ara-C处理各组Sup-B15细胞24 h后,Sup-B15与OP9共培养组、Sup-B15与灭活的OP9共培养组、Sup-B15单独培养组的早期凋亡细胞百分数分别为(6.67±2.19)%、(8.95±3.04)%和(20.46±2.63)%,Sup-B15与OP9共培养组、Sup-B15与灭活的OP9共培养组的早期凋亡细胞百分数均明显低于Sup-B15单独培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p-B15与OP9共培养液组、OP9单独培养液组和Sup-B15单独培养液组的早期凋亡细胞百分数分别为(11.16±2.97)%、(22.08±2.71)%和(19.25±1.57)%,Sup-B15与OP9共培养液组的早期凋亡细胞百分数明显低于Sup-B15单独培养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Sup-B15单独培养组、Sup-B15与OP9共培养组、Sup-B15与灭活的OP9共培养组、Sup-B15与OP9共培养液组、OP9单独培养液组和Sup-B15单独培养液组Sup-B15细胞中bcl-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0、1.53±0.03、1.38±0.01、1.26±0.05、1.03±0.01和0.98±0.02,Sup-B15与OP9共培养组、Sup-B15与灭活的OP9共培养组Sup-B15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量均高于Sup-B15单独培养组(P<0.05);Sup-B15与OP9共培养液组Sup-B15细胞中bcl-2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Sup-B15单独培养液组(P<0.05),而OP9单独培养液组与Sup-B15单独培养液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骨髓基质细胞OP9及其细胞外基质成分和基质细胞因子等骨髓微环境成分参与诱导了Sup-B15细胞对Ara-C的化疗抵抗。

其他文献
目的估计2013年中国甲状腺癌的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利用2016年全国255个肿瘤登记处提供的肿瘤发病、死亡数据,按地区(城乡)、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分层,分别计算中国甲状腺癌地区别(城市和农村)、性别、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年龄标化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口结构和国际Segi标准人口结构。结合2013年全国人口数据,估计全国甲状腺癌发病和死亡情况。结果2013
为了顺应新形势下期刊数字化及国际化发展的新要求,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决定自从2011年1月起,启用新版《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中英文版),电子版可以在中华医学会网站业务中心(http://www.cma.org.cn/ywzx/index.html)下载。
期刊
目的 探索小切口胸内廓清术加吹自制水瓶治疗急性脓胸的最佳方法和疗效.方法全麻下作患胸前外侧小切口行胸内廓清术,彻底清除胸内坏死组织及脓液,并反复冲洗胸腔,肺复张后放入胸管引流,术后次日起嘱患者吹自制的水瓶1周.结果研究组23例全部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19例,治愈2例,好转2例,无效及效果差15例(其中转手术13例);两组治疗效果、平均住院天数差异极为显著(P<0.01).结论小切口胸内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