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眼科医生到内分泌科“工作”说起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umin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黎晓新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前任主任委员、眼底病学组组长,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亚太玻璃体视网膜学会副主席,美国眼科学会全球顾问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
  生了病,就应积极治疗,这是理所当然的。但作为一名从医数十年的眼科医生,我还是深深体会到:对待疾病,防胜于治。为此,作为眼科医生,我尝试突破学科界线,参与了医院内分泌科的“工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我们眼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患者:由于视力下降前来就诊,询问和检查后发现,患者同时还患有糖尿病。进一步诊断后明确,视力下降正是糖尿病所致!懂得一定医学知识的人都知道,糖尿病是常见病,属于内分泌科诊治的疾病。但是,糖尿病能导致多种并发症,患者常因并发症而不得不到其他科室就诊。眼部并发症就是其中之一,如果未及时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可因此而导致视力减退,甚至失明。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发病率成倍上升,糖尿病眼病患者人数急剧增加,预防控制的任务非常迫切。
  很多人错误地认为:预防多麻烦,现在医疗技术非常高超,等生了病再去治疗也不迟!事实如何呢?仍以糖尿病眼病为例。实际上,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患者常无症状;如果是单眼患病,更不易察觉。因此,一旦视力出现明显问题,往往就不是早期了,治疗起来比较麻烦,且效果通常不尽人意。举个例子:医生检查后,发现某位糖尿病患者眼底发生了“弥漫性黄斑水肿”,说明问题比较严重。这种情况下,可采取激光治疗、玻璃体腔注射、手术等措施。但是,用这些方法治疗后,患者很可能反映治疗效果不满意、疗效不够持久……甚至最终视力下降,严重者可能发生失明。显然,那种希望通过医学技术解决一切问题的想法是极其错误的,很可能耽误病情,是万万不能有的。
  那么,应该如何预防疾病呢?首先,要提高预防意识——单纯治病是被动的行为,预防疾病才能掌握主动。其次,要尽早采取预防措施,预防环节越提前越好。比如,预防糖尿病发生,比患了糖尿病后再预防眼病发生更好;患了糖尿病就积极预防眼部并发症,比已经患眼底病而阻止其进一步发展更好。再次,要注意保持良好生活方式,摒弃不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因为很多慢性疾病都是因为生活方式不佳所致。最后,要注意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因为只有那样才能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生与发展。
  “预防”既是患者的事,也是医生的工作。正是为了体现“预防”的思路,为了早发现糖尿病眼病患者,我们眼科主动与医院内分泌科进行了合作。糖尿病患者都在内分泌科诊治,我们眼科医生就给他们做眼部健康检查,看有没有视网膜病变的迹象。如果发现有问题,就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实践证明,这样做效果很好,很多糖尿病患者被发现患有早期眼部病变,采取了针对性的治疗和预防措施,让病情得到及时控制,避免了症状的发展和加重。
  最后我特别提议,我们医务人员要主动多做一些预防性的工作。我也真诚希望,预防疾病的模式能逐渐渗透到临床医学各个学科当中去。因为那样才能够使更多疾病在早期就得到控制,防患于未然,让更多的患者免受疾病之苦。
其他文献
最近几项抽样调查显示,中国成人脂肪肝患病率为12.5%~35.4%,脂肪肝已取代病毒性肝炎成为我国居民第一大肝脏疾病。来自香港的研究发现,非肥胖者脂肪肝的发病率达19.3%,而肥胖者脂肪肝的发病率更高,达60.5%。  症状很轻,危害不小  很多人认为,脂肪肝是良性病变。实际上,脂肪肝的危害可真不少。今年欧洲一项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会使肝纤维化风险增加5倍以上;欧
上海江东医院#泌尿外科  刘春喜#副主任医师  刘春喜#先天性尿道下裂  对于男孩子来说,站着尿尿是非常简单、普通的事情,可是对于20岁的贵州小伙小杨(化名)来说却很困难,因为患有尿道下裂,小杨尿尿只能像女孩子一样蹲着,否则就容易尿裤子。为了能够成为纯爷们,小杨走过了19年的艰辛路程。  3个月大时,杨爸爸检查小杨身体时,发现他的“小鸡鸡”有异常,后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阴茎体型尿道下裂,伴阴茎弯曲。“
“医生,我最近总觉得头不舒服,请给我开个CT检查吧。”在神经外科门诊,几乎每天都能碰到这类因头部不适要求做CT检查的患者。是不是所有的头部不适都需要做CT检查呢?  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好帮手”  CT(Computed Tomography),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它能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与透过率的不同,应用灵敏度极高的仪器对人体进行测量,并将测量数据输入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以获得人体
生活实例(10年前)  10年前,26岁的王女士有痛经史12年,婚后2年正常夫妻生活后仍未孕,同房时有痛感,丈夫精液检查正常。检查发现,王女士盆腔左侧有一直径6厘米左右的肿块,阴道超声检查提示左侧卵巢直径6厘米囊性液稠肿块,被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左卵巢内膜样囊肿 、原发不孕”。随后,王女士接受了开腹左卵巢内膜样囊肿剥除术,手术2小时,下腹部伤口长6厘米,病理报告左卵巢内膜样囊肿。术后2个月,王
古方  方名:仙茅丸(《类编朱氏集验医方》)  组成:仙茅、茯苓、山药、菖蒲各一两  制法:四味并锉,酒拌匀,饭上蒸;饭熟为度,晒干;为末,枣肉为丸,如梧子大  功效:壮元阳,延年益寿  主治:虚损  改良做法:自制丸剂有困难,改丸为膏。取上方4味药各60克,加红枣30克,加水按常法煎取药汁2~3次。去渣滓,合并药汁,续煎至浓稠。另加蜂蜜100~150克,搅匀,再煎至沸。停火,冷却后装瓶。  服法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  金圣娟##*罗小平#教授  自2010年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遗传代谢病研究室暨遗传代谢性疾病诊断中心,面向全国广大遗传代谢病患者及高危人群,以完善的生化、酶学、分子综合平台为依托,建立了“遗传代谢病高危筛查和综合诊疗体系”,探索了我国常见遗传代谢病疾病谱及临床特征;牵头成立了我国首个遗传代谢病高危筛查诊治协作网络,促进了遗传代谢病高
高血压日提示:在外就餐注意营养平衡  10月8日为全国高血压日。专家呼吁,现在人们在外就餐机会增多,要警惕这种生活方式对血压的影响。美国一项研究发现,缺乏锻炼、超重和吸烟等,都是影响血压的重要因素。但在这些因素之外,研究人员特别注意到,临界高血压者及高血压患者,平均每周在外用餐次数明显多于血压正常受访者。研究人员分析,与在家烹饪菜肴相比,在外就餐时营养不平衡问题更加严重,可能会摄入更多盐分和脂肪。
近年来,我国成人肥胖患病率不断攀升。2015年,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中年人尤其多见。肥胖受遗传、环境等因素影响。很多人进入中年后变胖,与不良生活方式有着很大关系,且随着年龄增长,新陈代谢速度减慢,若不适当减少热量摄入,更易发生肥胖。  肥胖与多种慢性病相关  目前认为,肥胖与下列慢性疾病相关:①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病、脑卒中和高血压,肥胖者罹患高血压的风险是
日本#神仙电饭煲  喵妈  今年春节前去日本旅游,出发前朋友们都说:去买个原装电饭煲回来,日本的电饭煲驰名全球!我听了没在意,家里那口国产货快十年了,好用得很。可临回国,在候机厅看到同行旅客一人手提四个电饭煲,这下受了刺激。我赶到机场免税店一看,整排的电饭煲啊,脑子一热,就抢了一个上了飞机。  我抢的这款据说是现在最流行的土锅煲,陶土的无涂层内胆,当时也只听得懂这结构跟我的旧电饭煲不一样。旧煲是有
高血压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60岁以上老年人一半以上患有高血压。老年人通常具有动脉硬化、肾脏功能减退、消化道功能紊乱等特征,并常合并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因此,老年人的高血压治疗通常较复杂,难以控制到目标血压水平,需要使用包括利尿剂在内的多种降压药物,进行联合治疗。此外,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副作用也较多、较重。因此,对于降压作用较强而副作用较常见的利尿剂而言,合理使用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