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练习课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chao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应该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开放而不封闭的;作业可以在生活中、在实践中完成,可以由学生合作完成,不一定非得是某个学生个人的行为;做作业可以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活动,成为对知识的一种综合的运用;练习课的课堂要善于关注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感受知识的实际运用,增加联系、接触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机会,获得更多的更广泛的交流和交往的机会。
   依据新课程理念和农村学校的实际,我和教师们一起把练习课教学模式的探索落到实处,根据练习课教学的新理念,在实践和探索中把小学数学一般的练习课的课堂结构设计为“知识回顾--基本练习——变式练习——综合练习”四环节教學模式,为基础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们如何把握练习课的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一、农村小学数学练习课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特征
   小学数学练习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相当大比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课型。在实践和探索中,我们把小学数学一般的练习课的课堂结构设计为“知识回顾--基本练习——变式练习——综合练习”四个环节,具体说明如下:
  1.知识回顾。在练习课中,要达到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的目的,学生要首先对上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在这一阶段,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及早地进入本节练习课的练习状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这部分的内容安排要特别注意要做好铺垫,激活知。
  2.基本练习。在练习课中,设计一些基本练习,能培养学生学会由表及里,抓好本质规律的学习方法。这个环节的设计再次让学生通过基本练习初步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记忆基本的概念,灵活运用概念解决简单的知识。不仅为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打好基础,还能使学生在变化的数学现象中看到不变的实质,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体现新课标的要求。
   3.变式练习。通过变式练习,教师演示后,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然后合作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内的自主练习、合作练习、让各个层次面上的学生得到相应的训练。师生在共同练习的过程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在演示、观察等操作活动中,再次巩固知识之间的相关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4.综合练习。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综合练习与评价活动,促进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与能力。综合练习中,完整的综合数学活动过程中,增强了合作的意识和技巧,并在这一过程中灵活地应用知识,并通过实际的动手验证发现解决问题不能单纯的看计算结果,常常还要考虑实际环境,进行对计算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因此,在汇报结果是出现了一些有趣的答案。最后在评价、总结交流体会中,有利于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的重点、难点、注意点,加深对知识体系的理解、巩固、记忆,在不断提高自身的同时,拓展延伸知识,使学生的的知识构架成延伸状态,为学生数学能力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实践探索与运用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我们发现“知识回顾——基本练习——变式练习——综合练习”四环节教学模式比较适合农村小学数学练习课的课堂教学。现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的《“圆的周长”练习课》为例,谈谈在数学练习课中“知识回顾--基本练习——变式练习——综合练习”四环节教学模式的具体运用。
  (一)知识回顾[做好铺垫 ,知识激活]
   谈话引入,板书课题:圆的周长的综合练习课
   1.圆的周长公式是什么?
   2.说说圆周率π是什么意思?一般取值是多少?
  (二)基本练习[思维激发,情感激励]
   (一)填空题
   1.圆周率用字母表示就是( ),它表示( )。
   2.圆的周长公式是( )或者( )。
   3.1π=……9π=
   4.计算圆的周长。
  ①d=3厘米;②r=8厘米
   5.解下列方程:①4x=48 ②3.14x=12.56
   (二)判断题
   1.圆的周长公式是C=2πd或者C =2πr( )
   决定圆面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半径或直径( )
   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的长。( )
  (三)变式练习[指点迷津,探索规律]
   变式练习
   1.出示练习题:老师手里有一根长 12.56 厘米的铁丝,如果把它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如果把它围成一个圆形,这个圆形的直径是多少厘米?半径呢?
   2.课件演示围正方形、围圆的过程。
   3.先独立思考: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什么?圆的直径与周长有什么关系?
   4.小组合作探究。
   5 .全班交流。
   6.运用提高:在已知周长求边长,已知周长求直径的练习过程中,结合周长的另一个计算公式,C= 2πr为等量关系列方程先求得半径再求直径。
   7.汇报计算方法与结果,师生共同评议不同的解题方法。
  (四)综合练习[强化技能,拓展延伸]
   1.一个圆形的羊圈的半径是12米,要用多长的铁丝才能把羊圈围上2圈?
  2.下面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你能想出几种算法?怎样算最简便?
  
  3.大圆的周长与小圆的周长有什么关系?
  4.求这个花坛的周长(如图)。
   5.畅谈感想,总结交流。
   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认为,练习课运用“知识回顾——基本练习——变式练习——综合练习” “四环节”教学模式,能使练习课的课堂教学结构程序清晰、完整。此教学模式在本镇被许多教师所采用,大家一致认为,此教学模式便于操作,能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同时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这个教学模式,如果运用得当能达到新课程理念中的“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要求,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小学数学练习课上得到应有的发展,为孩子数学能力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尤其重要。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那么,如何引起学生阅读兴趣?   1.设疑激趣
写作在小学语文素养中占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大部分学生“谈作色变”,对作文缺乏兴趣,没有表达欲望。“微博”引发出不少热门的词汇,如:微小说、微故事、微笑话,还有现在教师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中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从一个更高的角度上对篇章的整体逻辑结构进行把握,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对文本的深层解读,能够引导学生通过参与、体验、实践和探究等方式深入理解文本,发现语言规律,掌握语言技能,发展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文本解读的五个视角  
该文总结了德化县“十五”期间农村供水事业的发展成就、供水工程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提出今后发展的思路。
嗨!大家好,你别看我其貌不扬,我可是辆超级智能机器人摩托车,我不仅性能超群,而且还能自动识别主人的意图,你若是对我好呀,我定尽心尽责地为你服务,若是你要不爱护我,那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