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态Fe(Ⅱ)驱动赤铁矿晶相重组的Fe原子交换机制:稳定Fe同位素示踪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428861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中游离态Fe(Ⅱ)与铁(氢)氧化物矿物之间的原子交换是最近发现的重要的铁循环化学过程.但是,结晶度高、性质稳定的赤铁矿,与游离态Fe(Ⅱ)之间的原子交换过程及其矿物晶相变化仍然未知.本研究中,我们采用控制实验,以5 7Fe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厌氧体系中游离态Fe(Ⅱ)与赤铁矿中结构态Fe(Ⅲ)之间的原子交换机制.结果表明,游离态Fe(Ⅱ)与赤铁矿中的结构态Fe(Ⅲ)能发生明显的Fe原子交换,即游离态Fe(Ⅱ)进入到赤铁矿结构形成结构态Fe(Ⅲ),而赤铁矿中原来的部分结构态Fe(Ⅲ)被还原释放,进入到溶液体系形成游离态Fe(Ⅱ).这一反应体系中Fe原子交换率受pH和游离态Fe(Ⅱ)初始浓度的影响;与酸性环境相比,pH 7.5的中性环境更有利于Fe原子交换的发生;在相同pH条件下,Fe原子交换率首先随游离态Fe(Ⅱ)初始浓度的升高而提高,但是过高的Fe(Ⅱ)浓度导致在赤铁矿表面吸附的Fe(Ⅱ)超过单层吸附位覆盖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Fe原子交换.Fe(Ⅱ)作用下Fe原子交换发生的同时,赤铁矿晶相发生重组.更为重要的是,通过X射线衍射表征研究发现,游离态Fe(Ⅱ)驱动赤铁矿晶相重组过程中形成新的赤铁矿和针铁矿;进一步通过穆斯堡尔谱研究证实,新的赤铁矿晶体主要形成机制为晶体同质外延生长,针铁矿形成机制为异质外延生长.本研究发现的游离态Fe(Ⅱ)驱动性质稳定的赤铁矿晶相转变及其Fe原子交换过程,可为揭示以稳定态铁(氢)氧化物为主要含铁矿物分布的热带亚热带土壤元素环境地球化学过程机制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出现较长时期的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甚则拒食的一种常见病症.随着我国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多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喂养不当或溺爱娇惯等,使近几年小儿厌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当归油治疗肩周炎30例,并随机选择30例以单纯针刺治疗作为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今天,联合国安理会实施的制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在上世纪90年代,制裁数量最多达到8项;在本世纪前10年,其峰值为12项;而现在是16项。而且,这些总数还不包括欧盟和美国实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痛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银杏叶片治疗.观察心绞痛发作程度
自1997年至今采用桂林西瓜霜藕粉糊保留灌肠治疗直肠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rn1 临床资料rn临床病例48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6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35岁,病程最长者10余
期刊
在上海最东南的大海边,在长江口和杭州湾交汇处,一座滩涂上崛起的新城正成为上海的增长极。她就是美丽的临港地区。“要使临港的开发成为提振上海发展信心的亮点”。临港地区
高功率光纤激光焊接SUS 304不锈钢板的过程中,熔池由于受力不平衡出现下掉,并在试件底部流动堆积,从而形成底部驼峰。采用高速摄像和“三明治”试件焊接新方法,分别从不同角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等因素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者下肢组织坏死的一种病变。患者肢体的供血发生障碍,表现患肢发冷、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以及趾(指
期刊
为了更好的控制十全大补丸的质量.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1.48-7.04ug范围内峰面积呈良好线形关系,r=0.9999.此方法不但简单、快速,而对十全大
期刊
精子活动低下,是男性科常见的一种病症.正常形态的精子,应为活动率≥50%,活动度Ⅱ°~Ⅲ°≥50%,精液进入阴道后,全凭精子的活动能力向前运动,精子游动到输卵管方可与卵细胞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