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部分野生羊肚菌 IT S序列鉴定及生境分析

来源 :微生物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dong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了川渝7个县(/区)18个位点野生羊肚菌的生态环境;同时对羊肚菌的品种进行鉴定。运用SPSS对各位点野生羊肚菌的生态环境相关数据(包括海拔、生长环境、土壤物理指标和有机质、总氮、总磷等化学成分)进行因子分析。采用内转录间隔区( ITS)序列,结合观察特征,鉴定各位点羊肚菌品种。各位点样品PCR扩增所得片段大小约为1200~1800 bp,经过测序及BLAST分析,18个位点羊肚菌品种集中为羊肚菌( Morchella esculenta)、尖顶羊肚菌( Morchella conica)、小羊肚菌( Morchella deliciosa)等7个种类,与根据形态命名方式得到的结果差距较大;其生境中关键因子为有机质,范围为0.55%~2.60%;其次是磷元素和含水量。西南地区野生羊肚菌生境相似度较高,品种较为集中,为西南地区羊肚菌野生资源研究和人工栽培提供了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探究质粒拷贝数以及目标蛋白S1表达量与发酵时间的关系,从而确定放大生产pLA-PEDV-S1/Lactobacillus casei的最佳发酵时间.通过发酵重组干酪乳杆菌,绘制重组干酪乳杆菌的生长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