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DM网络中的一种基于BFP—Tree方法的负载平衡路由机制

来源 :光通信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z_C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包频率模式一树结构(BFP—Tree)方法的负载平衡路由机制,该机制首先统计所有路径节点的使用频度;然后选取使用频度最高的节点路径,按照网络中各链路使用波长数的统计方差最小的原则,对业务请求进行路由选择。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阻塞概率和传输延迟性能方面都优于BFP—Tree路由机制。
其他文献
文章采用自适应均衡技术对偏振模色散(PMD)进行补偿,给出了判决反馈均衡器(DFE)结构,通过对前向均衡器(FFE)部分的改进,得到了适用于高速光纤通信系统的行波滤波器(TWF)及折叠级联的T
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建立了100Gbit/s的光POLMUX(偏振复用)-CSRZ(载波抑制归零)-DQPSK(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系统,并研究了基于FDPC(频域相位共轭)的100Gbit/s的高速光POLMUX-CSRZ-D
文章通过仿真得到了非归零(NRZ)码、载波归零(CSRZ)码、NRZ-差分相移键控(DPSK)和CSRZ—DPSK信号在偏振模色散(PMD)补偿前后的偏振度(DOP)值和剩余差分群时延(DGD)值。结果表明,与二进制强
网络向高速率和高容量不断升级,在选路过程中自适应地规避物理层损伤进而实现高质量的传输服务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物理层损伤信息的感知和保留是其中的关键。文章通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