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式阅读教学略谈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z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论述突出了对话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对话是语文阅读课堂的生命,没有对话就没有阅读教学。初中语文教师要基于对话在阅读教学中的价值,深化对话式阅读教学,全面提升初中阅读教学有效性,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构建对话话题,提升对话有效性
  初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首先要解决一个对话话题构建的问题,因为对话话题是对话式阅读教学的前提。对话话题的构建方式不拘一格,教师可以根据学情特点、文本内容等灵活选择构建对话话题,可以以文本题目作为对话话题,也可以抓住文本线索构建对话,此外阅读教学中自然生成的疑问、矛盾冲突等都可以成为语文对话的话题。
  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回忆性散文,我就抓住文章的题目,通过解题构建对话话题:根据文章的题目,能不能说说“我” 的活动范围在哪里?课题中“从……到……”表明文章主要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按照这样的顺序划分,文章又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各写了哪些内容?在解题过程中,我又展示了与文章题目相关的图片。
  显然,选择文章的题目作为对话话题,较好地抓住了文本的切入点,通过对话不仅使学生对本文的结构特点形成整体认识,而且掌握了文章主要内容、写作顺序等,图片的辅助使用,则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对话的兴趣,提升了对话的有效性。
  二、营造对话情境,提升对话主动性
  对话是一种思维活动,它需要调动对话者热情。初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对话情境,激发学生参与阅读对话的主动性,使学生在情境作用下主动参与对话阅读学习活动。
  对话情境如何营造?教师可以利用抒情性的话语渲染气氛,通过富有感性色彩的话语,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教师也可以通过联系旧知识、联系现实生活、利用多媒体等多样化手段营造对话情境,使课堂的情感沸腾起来,思维灵动起来。
  如朱自清的散文《春》,在阅读导入环节,我要求学生吟诵自己最喜欢的歌咏春天的诗句,并交流自己的感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课堂上歌咏春天的诗句此伏彼起;再加上辅助的音乐,学生动情的吟诵,课堂对话情境浓郁,此时引入朱自清的《春》就水到渠成:“那么,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又是怎样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让我们一起徜徉于他的散文名篇《春》。”在对话情境的熏陶下,学生参与课堂对话热情高涨,为对话进行了有效的情绪渲染与铺垫。
  三、拓展对话方式,提升对话互动性
  初中语文课堂对话的深度与广度和对话的主体直接相关,目前语文阅读课堂对话主体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较为常见。为了进一步提升阅读教学课堂對话的互动性,教师要进一步拓展方式,在深化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生本对话、小组对话、微对话等。生本对话是指学生通过了解写作背景与作者的生平资料,透过文本文字,全面把握文本;小组对话是指推
  动小组学习,促进小组之间的课堂对话;微对话是对阅读课堂对话的深化,学生可以借助微媒体把自己阅读学习的成果、困惑等进行交流。
  如曹操的《观沧海》一诗,在教学该诗之前,我先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曹操的生平资料,并了解该诗的写作背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诗人在该诗中表现出来的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学生也就不难理解了。
  四、优化对话活动,提升对话应用性
  初中语文教师要进一步优化课堂对话活动,可以是基于文本某一知识点、某一突发性问题挑起学生之间的对话,制造对话,激化对话,放大学生思维上存在的分歧点,从而将学生对话推向深入;也可以将对话与说、唱、演等有机结合起来,如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对话。
  如都德的《最后一课》,文章末尾通过人物描写,将韩麦尔先生的形象推向高潮。在感悟人物形象与复杂情感时,我没有采用传统的问答对话形式,而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各小组进行推敲,展开角色表演,并由扮演者阐述此刻自己的心理与复杂的情感。这样的对话以活动形式展开,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对话兴趣,而且使学生在真切的扮演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学生很容易地就体会到韩麦尔先生对国家的满腔热忱,对敌国的满腔悲愤,对学生的满腔期望等。
  总之,对话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生命,也是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推进的有效方式。教师要进一步提高理论素养,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对话式教学的有效路径,在有效对话中构建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叩官镇初级中学(262305)
其他文献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学校、老师的培养教育,需要我们创造出各种良好的环境氛围,来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发展。本文详细介绍了对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一些方法。
小陇山林区地跨三市八县(区),每年的造林任务7~10万hm2。由于造林地域广阔,地形复杂。加之目前造林地域大多集中在林缘区,坡度大,土层浅,不易存水,是制约造林成活的最大障碍。笔者经过
一篇文章的结构由文章的题目、开头、中间和结尾四部分组成。各部分在整篇文章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它们闪烁着各自的光芒,组成了和諧的统一。只有各部分和谐统一,才是真正的好文章。  一、文章的题目设计  1.文章的题目要“精”  文章的题目是文章中心的高度浓缩、高度提炼,是文章的“神”。文章的题目要“明”。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点睛得法,周身灵动。题目要显眼,给人一种闪闪发光的效果,就像一束光,照得集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濒危珍惜物种,有“国宝”和“活化石”之称。肠道菌群对大熊猫的消化、疾病等有重要影响,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对大熊猫肠道菌群结构和
数字的发明是由远古先哲给以人类推动历史文明进步的科学和工具,“现代分析的强大生命力,来自如下的三大发现,阿拉伯数字、十进制小数和对数。”人类虽然已经在长期利用数字造福社会,但是在我们生活许多方面可以用数字方法进行应用仍有待开拓,由于数字可以作为分类的符号代表,在实践中已经有许多证明,图书馆主要目的就是让大众方便快捷的利用图书资料,图书馆学里许多分类法已经充分利用了阿拉伯数字、十进制、小数,例如现在
近日,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扰攘多年但却始终没有实施的手机实名制可能在今年启动。据电信专家陈金桥介绍:“在手机实名制法规颁布之日起,新增用户将开始实行实名制。而全部中国手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是学习语文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是培养学生语文感悟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辅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手段,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文字的内涵与乐趣。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明确阅读教学的根本性问题——谁是阅读的主体。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閱读实践”。所以,学生是阅读的主人,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
园林工程不仅能够为人们创造舒适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而且也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吸收二氧化碳、减少城市灰尘,有效调节区域环境。所以,必须加强园林绿化移栽工程管理,